恰帕斯州

恰帕斯州

目录导航

发展历史

  从来没有原住民如此理直气壮的要求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利;也从来没有原住民农民起义运动能获得世人如此地关注。1994年1月1日爆发的墨西哥恰帕斯洲原住民起义运动,改写了世人对当地原住民的观感,也唤起世人对弱势、受压迫族群的关怀。

恰帕斯洲(Chiapas),地处墨西哥东南一隅,「富有却贫穷」,几世纪以来,遭受资本主义的蹂躏与掠夺,「富有」许多令人觊觎的资源,却也惹来诸多不幸,财富无法落到当地人手中的结果,造成了资源分布不均的「贫穷」问题。职是之故,借着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生效之日,恰帕斯洲逾三分之一强的原住民终于发出其内心深藏已久的怒吼,在副总司令马尔寇斯(Subcomandante Marcos)的领导指挥之下,萨帕迪斯塔国民解放军(EZLN)占据恰帕斯洲许多主要城市,震惊墨国上下,迫使政府不得不重视其诉求。

经济情况

  恰帕斯州位于墨西哥南部,是墨第一大有机咖啡出口省和农业、渔业及水果生产大省,经济欠发达。该州的区位优势明显,是进入中美洲和南美洲的通道,与中美洲和南美洲有自贸协定。中国的远洋油轮可直达其港口。

       产糖大州2007-2008制糖年墨西哥恰帕斯州产糖271,698吨:道琼斯墨西哥城2008年08月21日消息,据墨西哥食糖和酒精商会本周二公布的数据,作为墨西哥南部的第五大产糖州的恰帕斯州在已经结束的07-08制糖年中累计产糖271,698吨,较06-07制糖年271,054吨的产量增长0.2%。该增长水平低于全国3.9%的增长率,07-08制糖年全国共产糖552.1万吨,为历史第二丰产年。 2007-2008制糖年墨西哥全国共有57家糖厂参与生产。引

恰帕斯州首府图斯特拉—古铁雷斯与墨西哥城一样,坐落在群山环抱的谷地中。只是海拔比墨城略低一些,高楼大厦少一些,但这里也不乏像皇道旅馆这样的高档宾馆和利物浦这样的豪华商场。沿途所见印第安人聚居区却是另一番景象,住房多是简室陋屋,篱笆墙,铁皮顶。 在圣克里斯多瓦尔市街头和农贸市场里,伸手行乞的印第安儿童令人为之心酸,印第安人的贫穷与大城市的繁华形成强烈反差。

恰州是墨西哥自然资源最丰富的一个州。水力发电量占全国水电总发电量的47 %,石油产量占全国石油总产量的40 %,森林面积大,牧业发达,但经济上却是墨西哥最为落后的一个州。墨西哥全国9000 多万人口,印第安人有1100万,其中120万人居住在恰州,占这个州人口近1/3 。在印第安人居住区,文盲比例高达60 %以上,一半以上的儿童上不了学。从医疗卫生事业看,全国平均500人有一名医生,而在恰州平均1899人才有一名医生。

土地问题和生产投入不足是印第安人生活贫困和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墨西哥进行过两次土地改革,但这个州土地还是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印第安人缺少土地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多年来国内外投资者因恰州冲突实际上停止了对恰州的投入,严重制约了生产的发展。恰州至今还没有一家外商独资企业。

发展潜力

  恰州是玛雅文化的发祥地,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为开发恰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州政府去年投资组建了加勒比航空公司,每天与首都一地就有10个往返航班。去年全州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今年计划增长25%。农牧业部近几年在全州推广农业多样化计划,指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恰州特万特佩克海湾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理想的海虾养殖地,那里水温终年如一,一年可以有两个半养殖周期,比墨北部地区的养虾场可以多养一茬虾。恰州在那里建成的海水养虾场面积已达2272公顷,每公顷每一季产虾一吨左右。

州政府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联邦政府几年来在社会开支方面逐年加大了对这个州农牧业、教育、卫生、扶贫项目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帮助州政府解决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联邦政府实施的各项扶贫计划也都把恰州放在了优先地位。

社会状况

  恰帕斯州整体属热带湿润气候。北部靠近塔巴斯科州的地区年均雨量高达3,000毫米。该区的原始植被为低地常绿雨林,但绝大部分已为农牧业所毁。往太平洋的方向雨量逐渐减少,但在塔帕楚拉附近仍然可能种植香蕉及其他热带作物。另一方面,在中部呈平行形态的山区,气候温和而多雾,因而形成了云林 (例如栖息了格查尔鸟和角官鸟的 Reserva de la Biosfera el Triunfo。)

       该州的人口多数是乡村的贫农。三分之一至少具明显的玛雅血统,而西班牙语在郊区并不流行。当地有40%人口营养不良,是全国最高。

其他社会问题包括称为Maras、来自中美洲的帮会组织,和同样来自中美洲,而目的地为美国的非法移民,但他们也令当地的贫穷问题更加恶化。他们经常受到墨西哥当局的虐待。

       自1994年起,该州的萨帕塔运动 (Ejército Zapatista de Liberación Nacional,简称EZLN或Zapatistas)发动了持续至今的武装起义。目前的局势是平静又紧张的,尤其是在32个由阵线控制的城镇 (MAREZ)。

旅游景点

  帕伦克遗址在墨西哥恰帕斯州境内,是玛雅文明古典时期最重要的城邦之叶。已知帕伦克最早的统治者是于公元431年登上王位的。公元599年和公元6111年.帕伦克曾经两次被附近l韵强国卡拉克穆尔打败。公元615年,年仅12岁的巴加尔二世成为帕伦克国王,巴加尔统治帕伦克长达68年之久。他使帕伦克从衰弱走向强大进而成为列雅西部地区的霸主。今天的历史学家把巴加尔二世称作“巴加尔大帝”。1952年,考古学家在帕伦克得到了重大的新发现一座高大的玛雅金字塔的下面埋葬着巴加尔大帝的遗骨。本来玛雅金字塔被公认为是神庙与埃及作为陵墓的金字塔的用途完全不同。然雨,这一次吲发现使得今天的考古学家不得不重新认识玛雅盒宇塔的意义。剐口球石棺顶盖上的神秘图画也引像了人们无尽的联想有人说鄂里面有类似书宰宙飞船的图案。于是许多人以此为依据相信玛雅人的文明程度相当可观.他们可能拥有飞行器,或者是与外星人有着引某中。不过一般严肃的历史学家仍然认为那只是个普通的神话图案。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帕伦克古城及历史公园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帕伦克古城及历史公园,面积约17平方千米,潮湿多雨,原始森林遍布,树木高达30多米,野生动物大多是中美洲特有的品种。公元前1世纪,帕伦克古城就已是美洲著名的城市。公元600-700年间,城市发展达到顶峰,神庙、宫殿、广场、居宅等建筑,构成宏伟壮观的建筑群。城内主要建筑有1座王宫和5座神庙。王宫建在梯形平台上,周围建有4座面积不等的庭院,宫内装饰着华丽的壁画和雕刻。奥托罗姆河缓缓穿过市中心,河上建造了一座长约50米的拱形引水渡槽。令人不解的是,公元800年左右,帕伦克城的建设突然停止了。公元10世纪,这座古城消失在热带森林中,直到公元18世纪中期遗址才被发现。

地震事件

2017年9月7日,恰帕斯州发生地震。8日,墨西哥国家地震中心更新地震消息,将7日恰帕斯州托纳拉西南137公里处海域发生的地震由8.0级修正为8.4级,震源深度19公里。这次地震已造成9人死亡。[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