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有气度做事有谋略

书名 做人有气度做事有谋略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 9787506483797
目录导航

做人有气度做事有谋略

SBN:9787506483797

开 本:16开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网群价:¥20.9元

页数:229页

作者:兰晓华

2012-05-01 第1版

内容提要

做人有气度才能取信于人,安于世间;做事有谋略才能屈伸自如,达成所愿。如果你不懂得做人做事的智慧,在人际交往中、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处于劣势,被他人所左右。

《做人有气度做事有谋略》把大量贴近生活的实例和前人总结的智慧相结合,教会读者朋友一些做人做事的谋略,促使人们克服艰难、排除障碍,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实现人生的不断突破!

《做人有气度做事有谋略》由兰晓华编著。

作者简介

兰晓华,80后作家、城市营销专家、4A广告创意总监,香港商报传媒副总裁,ICMA会员、中国国土经济学会高级顾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战略顾问、中国策划研究院顾问、品牌中国联盟顾问。尤其擅长品牌与营销的交叉解决方案,对企业的营销特色化和事件行销尤为擅长,服务过雅戈尔、今麦郎、王老吉、搜于特、凡客、万科等知名企业。主要著述有《给市长上课》、《中层领导105个执行细节》、《二十几岁学会选择三十几岁懂得放下》等。

媒体推荐

心胸豁达,足能涵万物,心胸狭隘,无能容一沙。

——安东尼奥·波尔基亚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妨碍才能的发挥。

——贝尔纳

在一切有困难的交涉中,不可希冀一边下种一边收割;而应当对其妥为准备,好让它渐渐成熟。

——培根

目录上篇

做人有气度:做人就要“儒”一点,修炼魅力气场

第1章 当“仁”不让:怀仁德之心,方能安于世间

德在于心,处处懂得自律

具有人道。懂得帮助呵护他人

仁者不以善心做坏事

以孝为本,从亲人开始播种“仁”心

仁者不仅要爱人,还要爱己

我爱人人,人人方会爱我

第2章 正“义”之气:道义自在心,做事坚守原则

树立信念。维护有义之举

君子重情亦重义

君子一身正气,坚守为人原则

多行不义必自毙

“利”必须先为“义”让路

穷亦有骨气,安贫乐道

第3章 知书达“礼”:遵循礼仪习俗,为人谦恭儒雅

言谈举止尽显谦恭儒雅

得体装束彰显优雅和谐

和而不同。接受和你不一样的人

恭敬为人,尊敬长辈

恪守礼仪,拥有文明风范

第4章 提升才“智”:学而亦思之,崇尚真知求真理

先学做人之理,再学为事之智

想得“智”,从勤学开始

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

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

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不仅要学,更要注重实践

第5章 言而有“信”:忠责守信,以诚心取信于人

忠于职守。誓死恪守职责

以诚待人,诚信是为人的根基

做大事就要敢担当责任

坦然承认错误,绝不文过饰非

言必行。否则不轻许诺言

他人有错,要委婉相告

要有闻过则喜的心胸

第6章 大“中”至正:不偏不倚,适可而止自留退路

不做“绝”事,懂得为双方留退路

欲速则不达,不可过于心急

才华的显露要适可而止

不失偏颇,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

来去自然,切莫患得患失

处世懂得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最高之境为“和”

下篇 做事有谋略:做事“狠”一点,打造成功之路

第7章 沉着冷静:摸清对手底细,绝不草率行事

分析自身.冷静客观地认识自己

摸清对方底细,知己知彼

看事观大局,不被一时一事蒙蔽

世事变迁,为人要与时俱进

悉心观察,远离各种陷阱

做事需要策略,不可鲁莽行事

第8章 坚韧执著:咬住目标不松口,终会达成所愿

找准目标,勇往直前

隐忍等待,只为夺取成功那一刻

看准时机。迅速出击

善于与人分享,不做吞独食的人

有无限的“野心”,才会有无限的财富

有目标,还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

第9章 永不服输:越挫越勇,精神始终不倒

困境中潜藏着许多机遇

挫折只是眼前,一切不过是从头再来

顺境乘风,逆境一样可以破浪

屡败屡战,越挫越勇终会成功

笑看失败,输得起才能赢得起

居安思危,不被成功冲昏头脑

第10章 屈伸自如:不死守,懂变通

发散思维,不按常理出牌

避实就虚,获得最终胜利

用自己独特的优势获得胜利

灵活应对,换个环境换条路

此路不通,另换一条新路走

第11章 团队精神:互助互利,不抛弃、不放弃

万箭齐发,并肩作战才更有力量

团结合作,要有团队荣誉感

不逞个人之能,学会互补互利

精诚合作,团队之间绝不内耗

善于沟通才能共同发展

多一些宽容,让路更宽广

第12章 勇敢无畏:宁死不屈,绝不退缩

勇气于心,用大义凛然之势压倒对手

大胆放手一搏,不要怕冒风险

关键时刻,勇敢站出来承担一切

处变不惊,显示出自己的霸气

战胜内心的“弱小”,就能成为强者

无畏无惧。人生就会敞开更多的大门

被打压时亦不退缩,做人要有傲骨

参考文献

导语

兰晓华编著的《做人有气度做事有谋略》是致力于帮读者在提升自身修养、培养良好气度的同时,在谋事方面有一些新的启发,其旨在告诉读者,如何做人,又当如何做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本书可以让每一位年轻人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为了便于阅读,也为了将该书的理念连同方法系统化地传达给读者,本书分做人和做事两部分,分别阐述了做人、做事的成功秘诀。比如,怀有仁德之心、维护原则、懂得社交礼仪、勤奋学习、言而有信、做事适度等。只要是读者能够耐下心来,认真地去阅读和思考,就一定能够有所收获。

前言

人生几十年的历程,可以简单地用“做人”和“做事”两个词语来概括。我们每天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和这两个词语打交道。不过,交道打得多,未必就代表能够做得好。有许多人,活了一辈子,到头来却不知道该如何书写一个简单的“人”字,而有些人做了一辈子事,却处处失败,以至于到头来只想了此残生。他们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们“做人”和“做事”不得其法。

做人,有了正确的态度,也就有了完满的人生;做事,有了正确的方法,也就有了成功的密码。那么,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做人有气度,做事有谋略。

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肯定,而有气度的人恰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别人重视和臣服的。这也是有气度的人所表现出来的高素质和良好涵养的魅力。

丘吉尔曾经说过:“当我回顾所有的烦恼时,想起一位老人的故事,他临终时说过,一生中烦恼太多,大部分的时事却从未发生过。”一个人不要一味地给自己的生活增添烦恼,有很多时候都不是烦恼找上我们,而是我们自己找上烦恼,一颗宽容的心.,容纳了别人又为自己减轻了精神负担。有气度的人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对生活的挑战也能用冷静的心态去面对,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都是非常重要的。气度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不断的积攒,只有当你做人有大将之风时,才会有更多的人甘心围绕在你身边,就像在战争中,没有一个士兵不愿追随一名有气度的将军一样。气度带来的不只是好人缘,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人信赖你,在成功的道路上没有比值得信赖更重要的砝码了。

做事与做人不同,光有气度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统筹全局的谋略。谋略是一个人想要达到某种目的而想出来的巧妙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对于我们所遇到的事情,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完美的结果,这就需要我们做事情有谋略,既能解决当前的情况,又能为长远的计划作出打算。

孙膑曾说:“善战者,见敌之所长,则知其所短:见敌之所不足,则知其共所有余。”做事要学会冷静面对,屈伸自如,善用自己与对方的优势劣势,来达到成事的目的。做任何事都需要用智慧去思考,用谋略去达成,这样你才会有成功的机会。善于思考的人对生活中的细微变化异常敏感,这也是他们总能抓到机遇的原因所在,有了成事的机遇,再配上成事的谋略,想不成功都难。

本书的编写,正是致力于帮读者在提升自身修养、培养良好气度的同时,在谋事方面有一些新的启发,其旨在告诉读者,如何做人,又当如何做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本书可以让每一位年轻人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为了便于阅读,也为了将该书的理念连同方法系统化地传达给读者,本书分做人和做事两部分,分别阐述了做人、做事的成功秘诀。比如,怀有仁德之心、维护原则、懂得社交礼仪、勤奋学习、言而有信、做事适度等。只要是读者能够耐下心来,认真地去阅读和思考,就一定能够有所收获。

希望本书能带给所有渴望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的读者们以有益的启发和思考。

兰晓华

2012年2月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德在于心,处处懂得自律

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邻,不仅仅是指邻居,也指朋友和亲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相伴。从孔子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一个人要想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和发展,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首先应该拥有一些必备的道德素质。假如一个人追求“孤德”的话,他自然就会被别人孤立和疏远,最终也必将成为孤家寡人。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流传几千年,并且逐步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原因的。除了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之外,还和它一直强调道德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有关。自孔子开始,历代儒家代表人物都一再强调道德的重要性。他们之所以看重道德的作用,是因为道德是人类生存于社会的理念,能够对人们的行为起到规范的作用。道德能够告诉人们,怎样做才能够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儒家在强调道德作用的同时,还时刻告诉人们如何加强道德修养。孔子曾经说,要想提高道德修养,就应该做到“克己,慎独”。意思就是说,德在于心,要懂得处处自律,懂得自我约束。毕竟,道德不是法律,道德修养的高低靠的不是外在因素,而取决于一个人的自我约束能力的大小。如果一个人不检点,常常对自己放松要求,喜欢由着性子胡来,那么,他的道德修养就可想而知,他的人际关系恐怕也好不到哪儿去。

孔子还说过“纵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不逾矩就是说要有自律的精神。自律是什么?它是指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原则,自己控制自己的一言一行。也可以说,自律就是一个人意识中的法律,它能够告诉我们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一个人的自律精神越强,他的道德修养也就越高。

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清朝末年,庆亲王奕助邀请湖广总督张之洞到军机处议事。张之洞来到了军机处门前,站在那里,不上台阶。别人再三邀请他也不肯。奕助感到非常奇怪:“张之洞你搞什么鬼呢,直接进来不就得了,还非得让我去请你啊?”这时候,另一个军机大臣瞿鸿勖明白过来了,就让其他人到台阶下和张之洞谈话。

原来,雍正皇帝在位时,曾经御笔榜示内阁:军机重地,有上台阶者处斩。从雍正到光绪,将近两百年时间,这个规矩早就被人打破了,也很少有人能想起来,即使想起来了也不以为意:这都是老皇历了,当今皇上和太后也未必能记得这事儿,没有必要再按着雍正朝的规矩来要求自己。但是,张之洞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既然自己已经知道了这个事儿,就应该按照规矩办。因此,他说什么也不肯上台阶。

张之洞是什么人呢?他是清末三大总督之一,是洋务运动的中坚力量,是慈禧太后最信任的大臣之一,是可以在紫禁城内骑马行走的人。但是,他却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高而忽视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仍时时处处告诫自己要克己慎独。这种自律精神,在纲纪败坏、人心松散的清朝末年的政坛上是不多见的。他能够得到慈禧的信任和大臣们的拥护,和这种自律的精神有着直接的关系。

我们讲张之洞的故事并不是告诉人们做事要墨守成规,不懂得变通,而是告诫人们做人要懂得克制自己,约束自己,不能因为自己的地位高、能力强、财富多等就肆意而为。一个人无论有着什么样的社会地位,都应该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时刻约束自己。特别是对于一些有权有势的人来说,更需要如此。不要以为你有了权势,就有了践踏道德的资本和实力,如果你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不但会给别人带来伤害,也会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也正因为如此,许多权倾朝野、富甲天下的人在取得了别人羡慕的东西的同时,非但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反而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他们的这种精神,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任何时候都值得学习。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科技时代,信息时代,民主时代。许多人都在追求自我和自由,这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不过,追求自由和自我,并不是放纵自己。如果在放纵自己的前提下去追求所谓的自由和自我的话,那么,有些人就可能会越来越堕落,如果人人都在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之下去追求自我和自由的话,那么,这个社会非但不会进步,反而会倒退。因此,越是在有条件追求自由和自我的时候,越是要有自律精神。

在自律中提升道德,是每一个人的正确选择。自律并不是所谓“存天理,灭人欲”,也不是刻意地去压制内心的想法。其实自律非常简单,只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多加注意就行了,比如,过马路时不要闯红灯、买票时不插队、和别人发生矛盾时不轻易起冲突等,当这些行为成为习惯的时候,我们的道德修养也就随之提高了。P4-6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