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该村黄氏族谱记载:1404年(明永乐二年),该村黄氏先祖黄得由青州诏徙即墨,始居即墨东关。15世纪末,其五子景端之后人黄旗峰迁至现址立村,因村前龙泉河向西流,村名为西流庄,后演变为黄家西流村。
2003年,全村有常住居民345户,总人口1229人,有黄、薛、周、刘、杨、修、马、邹、崔、于、高、宫、俞、孙、张、解、陈、郑、范等19姓,均为汉族,其中黄姓最多,约占全村人口的98%。
1949年,全村有耕地140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大豆等作物,平均亩产105公斤,农业收入约2.2万元,畜牧业收入1万元。1950年冬,该村进行了土地改革,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粮食产量有所提高,至1954年,亩产达到151公斤。1957年,成立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全村农户全部入社,粮食平均亩产增加到200公斤。1958年,农业大丰收,但由于劳力全部投入到“大炼钢铁运动”中,造成粮食极度浪费。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打直径9米机井6眼。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农业生产主要依靠手工劳动和牛、驴、骡等役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粮食产量也大幅增长,至1982年,粮食亩产增至343公斤,全村6个生产队各有拖拉机、脱谷机、扬场机、喷灌机、播种机1台,有汽车3辆。后因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第一产业萎缩,至2002年,只有耕地660亩。
1949年前,该村有豆腐坊、油坊等小加工业和制鞋、木器制作等小手工业,规模都较小,以家庭作坊式生产。1964年,生产大队办起第一个集体副业头发庄。1969年,建立电镀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村个体、私营企业开始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个体、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飞速发展。至2002年,先后有蓝天绣品厂、展桂皮鞋厂、科力五金厂、忠豪索具厂、鲁鼎索具厂、红升家具厂、黄海锻造厂、德军模具厂、永固索具厂、广源索具厂、奇峰索具厂、田横酒厂、明月热烫锌厂、大地玛钢厂、电镀公司等40余家较有规模的企业落户。2003年9月,韩国独资企业青岛岱侑通讯有限公司落户该村,占地30亩。
建国前,该村村民就有经商的传统,有部分人常年为青岛等地商铺雇工,有部分村民从事小本生意。建国初期,成立供销合作社,村集体成立手推车运输队。1967年,村集体建立磨坊、油坊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依托临近即墨服装批发市场的优势,个体商业迅速发展。2002年,全村有8户经营饮食业,6户从事理发业,7户经营小百货,5户经营修理修配、5户从事家庭缝纫,户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第三产业成为村民重要收入来源。2003年村集体总收入21030万元,人均纯收入4996元。
建国前,该村小学有1个教学班,分4个年级进行复式授课。由于经济落后、生活贫困,只有少数适龄儿童才能入学,大多数适龄儿童不能接受教育,1949年,青壮年文盲占青壮年总数的65%以上。建国后,该村学校并入江家西流完全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0%。1958年,又建立小学,有4个教学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1982年,村集体投资15万元,新建小学教室,建筑面积432平方米,有6个教学班,可容纳250名学生就读。恢复高考至2002年,全村有61人考入大、中专院校。
该村有浓郁的文化传统,歌舞剧、吕剧有很深的群众基础。建国后,村民每逢节日自发组织高跷、龙灯等活动,并成立农民剧团,能够演出《三世仇》《五铁耙》《小姑贤》《李二嫂改嫁》《红色娘子军》等剧目,其中《红色娘子军》曾连续演出40余场,很受群众欢迎。
建国前,全村没有一所诊所,仅有民间医生3人。建国后,人民政府免费为村民接种各种疫苗,彻底杜绝了传染病的流行。1957年,设立诊所,有医务人员4人。1962年,设立卫生室,有“赤脚医生”1人。之后,医疗卫生事业有很大发展,至2002年,村卫生室被评为甲级卫生室,有医务人员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