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岩刘村2005年,青岩刘村完成旧村改造,闲置出大量房子,房租便宜,毗邻义乌市最大的货运市场——江东货运市场,运输方便,村里第一拨网店应运而生。
金融危机期间,凭借着“全球小商品集散地”的货源优势,村民们把青岩刘村打造成“义乌淘宝城”,浙江各地甚至重庆、安徽、辽宁等地的网商也纷纷住进青岩刘村。
2009年5月,青岩刘村组织成立义乌·国际电子商务城筹委会,组织网商培训交流。
青岩刘村原本仅有1486名村民,网店发展起来后容纳了8000多人,开出2000余家淘宝网店。
2013年,青岩刘村成交额超过20亿元,成为“淘宝村”。
2014年,首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上,青岩刘村被阿里巴巴集团正式授予“中国淘宝村”称号,成为全国首批14个淘宝村之一。
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互动融合,使义乌商贸业跃至千亿元级规模,成为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网货采购中心和全国网商的集聚中心之一。
义乌市郊的青岩刘村有中国“淘宝第一村”之称,曾上演无数淘宝店主一夜暴富的神话,电子商务行业悄然经历一场变革,青岩刘村的网店热开始退烧。
随着淘宝等电子商务行业逐步走向规范、成熟,当年“淘宝店开一家赚一家”的情形一去不复返,网商成功的大门并没有完全关闭,“一百个创业者里面大约有十几个人能生存下来。”
初创:义乌小商品是坚强后方
青岩刘村位于浙江省义乌市郊,村道两端一侧是环城路,标志性的牌坊对面是荒芜的农田;另一侧是小商品集聚地。青岩刘村是一个面积不大的住宅小区,仅有200多户人家,公寓楼清一色乌青颜色外墙,马路上冷冷清清,但村里有两多:快递多,网络推广广告多。
青岩刘村淘宝店青岩刘村成为淘宝第一村,在必然之中也有些偶然。与村仅有数百米距离原本有一个小商品交易市场,2008年迁移到商贸城,使青岩刘村出现一股房屋退租潮。当时B2B电子商务概念刚刚兴起,青岩村有几名年轻人开始从事淘宝店经营:村里要搞电子商务,进军淘宝。
周俊杰是当年首批在青岩刘村从事淘宝创业的年轻人之一,他带着从淘宝经营赚到的第一桶金成立了远洋贸易商行。他的企业有员工52人,产品4000多种,仓库面积达到6500多平方米,目标销售过亿元。
淘宝上销售的商品多以家居生活小商品为主,而义乌作为全球知名的小商品贸易市场,使得青岩刘村的淘宝店主“近水楼台”。
繁荣:大学生拿开淘宝当实践
真正让外界将淘宝与青岩刘村联系起来的,是一则义乌工商学院鼓励学生开淘宝的新闻。
有“淘宝大学”之称的义乌工商学院鼓励学生淘宝创业,学校规定“上课时可以随时出去拿货”,也可以“随时搬出学校成立公司”开淘宝店,学校为刚起步开网店的学生免费配有一间供上网的教室和一间储存货物的仓库,而学生在“淘宝”上的业绩可以折算成实践课学分。
自2008年开始,义乌工商学院共有2000多名学生参与淘宝创业,开了1500多家淘宝网店,诞生了几名百万富翁和一批月收入数千元的学生。
由于早先的比较优势,青岩刘村的淘宝店“几乎开一家成一家”。
青岩刘淘宝店疯狂的吸金能力,加之营销和推广,“青岩刘村淘宝第一村”名声鹊起,全国各地怀有网商致富梦想的人们奔向青岩刘村。
青岩刘村1000多间房屋里住着8000多人,拥有1000多家淘宝网店,其中有2家金冠店、数十家皇冠店,超过200家网店年交易额超千万。
衰退:小卖家失败意味行业成熟
正在演进变化中的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大趋势条件下,青岩刘村在经历离去潮。网络创业开始呈现股市中的“二八现象”,两成大卖家拿下80%的订单,剩下的8成小卖家长期生活在温饱线以下,最终走向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