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新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开办了第一个创业项目,“新兴伟业”。
1999年10月,成立北京象牙塔信息技术中心。
2001年,李永新团队开始涉足公务员考试领域,开国内公务员培训行业之先河。
2003年正式创立中公教育集团。
2005年,中公教育率先完成全国市场布局。
2006年,李永新带领中公教育团队已经成为广大考生公认的第一品牌。
2009年,获搜狐60年60人中国教育成就奖。
2010年,腾讯教育年度总评榜教育行业“风云人物”
2010年,荣获“十大中国教育领军人物”奖项
2011年,荣获2011新浪教育盛典“年度杰出贡献教育人物”奖项
2011年,腾讯教育盛典“2011年度教育企业杰出领袖”奖项
2013年,荣获 “公益奉献人物”称号
曾获“九十年代中国优秀大学生代表”、“自主创业杰出代表”、“北大十佳青年志愿者标兵”等殊荣。[4]
创业经历
做自己的主人
《大学生》杂志专访中公教育总裁李永新《大学生》杂志专访中公教育总裁李永新
大四时,他和同学们一样,四处出击找工作。先后得到了联想、科利华、APC等10多家用人单位的青睐,曾经实习待过的国内IT行业最大的市场顾问公司---“蓝色光标”也早已表示,希望他来做协调传媒与客户关系的客户代表,并许诺月薪至少几千元。但也有一些单位拒绝他。成功没有让他沾沾自喜,而那些失败的求职经历,却让他深思起来。
遭遇困难
创业起初,经营理念是向大学生提供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全方位服务。他得到了资金支持,投资方对李永新的想法很感兴趣,对这个市场的前景也很看好。新兴伟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就是他第一个公司的名字,然而,这次合作并不理想,就在李永新与同伴们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时,投资方突然撤资,理由是经营理念不同。学生公司遭遇第一次灭顶之灾,但李永新没有放弃,仔细思考、总结了三个月,依然决定坚持创业之路。
2008年,中公教育年度面授招生人数超过10万人次,旗下图书、面授、远程产品及服务已深受广大考生认可,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的领袖品牌概念已深入广大学生。
2010年,中公教育首开业内第一家旗舰学习中心,实现硬软件服务全面升级。
李永新2019年7月,2019福布斯中国慈善榜发布,李永新排名第43。[1]
2019年10月,鲁忠芳、李永新母子以600亿元财富排名《2019 LEXUS雷克萨斯·胡润百富榜》第40位。[7]
2019年11月,李永新家族以643.5亿元财富在2019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中排名第22。[8]
2019年,李永新以13亿美元的财富位居2019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1717位。[9]
2020年3月,鲁忠芳、李永新母子以91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0胡润百学•全球教育企业家榜》第1。[10]
2020年4月,李永新及家族以20亿美元财富位居2020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1063位。[11]
2020年5月,李永新/鲁忠芳以658.4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0新财富500富人榜第25。[12]
2020年7月23日,福布斯发布2020中国慈善榜,李永新以5,000万元现金捐赠总额,位列2020福布斯中国慈善榜第59位。[13]
2020年10月20日,鲁忠芳、李永新母子以140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0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第19。[14]
2020年11月,李永新家族以1,261.10亿元财富位列《2020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第23。[15]
2021年3月2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1世茂港珠澳口岸城·胡润全球富豪榜》,鲁忠芳、李永新母子以1,42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第80名。[16]
2021年4月,李永新以37亿美元财富位列《2021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807名。[17]
2021年5月13日,李永新/鲁忠芳以1293.7亿元财富位列《2021新财富500富人榜》第26名。[18]
2021年11月4日,福布斯发布《2021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李永新家族以426亿元位列第91名。[19]
2022年3月17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2家大业大酒·胡润全球富豪榜》,李永新、鲁忠芳以310亿元人民币位列第697位。[20]
2022年4月,李永新及家族以35亿美元财富位列《2022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851名。[21]
获奖
2009年,获搜狐60年60人中国教育成就奖。
2010年,腾讯教育年度总评榜教育行业“风云人物”。
2010年,荣获“十大中国教育领军人物”奖项。
2011年,荣获2011新浪教育盛典“年度杰出贡献教育人物”奖项。
2011年,腾讯教育盛典“2011年度教育企业杰出领袖”奖项。
2013年,荣获“公益奉献人物”称号。
做善良的人
我们希望每一个中公人都做一个善良的人,要心地纯善、乐于助人。
学员的事就是最重要的事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
“学员第一,质量至上”是中公教育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基本点。
坚持,永不放弃
我们要保持必胜的信念,充满激情、不畏艰难、坚持下去、获得成功。
突破自己,主导变化
要发展,就要不断打破陈规,突破现有模式,创造新的思想、新的产品、新的工作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追求差异化的发展。
珍视共同梦想,无保留协作
为了实现共同的梦想,无保留地信任团队每一个成员,相互依赖、相互关联、竭诚合作,共同成功。
经历过困难,我们才能体会到帮助别人的价值,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快乐。我希望,我们的内心更加纯善,真真正正去帮助人,踏踏实实去做公益。
——中公教育集团创始人、总裁李永新
李永新将中公教育的全部历史经验和文化积淀归纳为“永远做善良的人”,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做一个善良的人,用自己的善良去承载和履行教育者的使命,给学生改变未来的力量。李永新从1999年开始创业后所走出的每一步,都是对这句话的印证。在与学生、与市场、与社会的善意互动中,中公教育受到了来自各界的种种呵护,每一湾激流都安然渡过,每一道沟梁都成功跨越,每一次挫折都助推成长,每一次山穷水尽时都能绝处逢生。
“与其将希望寄托于市场的恩赐,不如坚信我们自己的善良。”于是,一路风风雨雨、跌跌撞撞,中公教育从一家弱小的企业成长为资产过亿、年创利税数千万元的企业集团。
企业,不但要有一颗热衷公益慈善的心,关键要付诸实际行动。
上海华东师范慈善爱心屋
2010年10月,中公教育在华东师范大学建立阳光助学基地,免费捐赠价值20余万元的课程和图书辅导资料,建立慈善爱心屋,长期向华师大广大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同学提供免费的公务员考试辅导及配套服务。
走进怀柔打工子弟小学2010年11月,中公教育集团全国客服团队走进北京怀柔打工子弟小学,送去学习用品及生活必需品等。
北川社会型公益企业2011年12月26日,由中公教育集团持续投资1000万,同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成立国内一家救灾型社会企业--北川中公未来茶品有限责任公司,以生产和销售北川高山生态绿茶为主营业务,为当地提供逾200个就业机会。
与吉林心语协会联合慈善活动
2012年4月29日,中公教育首届名师点睛班暨爱心传递公益活动在长春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举行。[22]在此次活动上,中公教育集团向心语志愿者协会捐赠了20余万元的办公用品、10万元现金以及本次活动全部收入约1.8万元,用于扩大公益平台,支持心语协会为残疾人事提供了职业技能培训,以及为400多名单亲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心理援助。
向北大捐赠10亿元
2021年3月3日,李永新向北大捐资10亿元,并设立北京大学中公教育发展基金,全面支持北大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发展。[23]邱水平为中公教育集团颁发北京大学杰出教育贡献奖。李永新代表中公集团接受颁奖。郝平与李永新共同签署捐赠协议。全方位用以支持北大的发展建设,以及设立中公德善奖学金、助学金、奖教金和中公讲席教授等项目。这是北大建校以来获得的最大一笔个人捐赠,也是最大一笔校友捐赠。[24]
李永新1、成功=勤奋+智慧+坚持。
2、“创业者选择自己可控的项目,再选择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坚持做下去,离创业成功就不远了。”
3、创业不是为了生存、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做有意义的事情。
4、在失败中反思,寻找商业模式,寻找突破点,并且坚持于某个方向,成功也就水到渠成了,创业从来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5、创业还应该遵循以下三个规律:一是可控的商业模式。二是就低原则,比如IT、生物医药等专业性很强,如果没有过硬的背景和实力,不要盲目追求高、精、尖。其实一些门槛很低的领域更容易获得成功。三是可复制。创业项目只有可复制,才能实现规模化,进而做大做强。
6、创业者需要具备以下几项素质:一是坚持;二是激情;三是勤奋;四是踏实;五是创新。
7、成功者必须要具备两个特点———良好的道德和坚持到底的韧性。“才能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你要敢于吃亏、敢于让步”。
8、对于挫折,一定要从技术层面进行总结,找到经验和价值所在,但是,从心态上,“一定要看淡一点”。
9、企业家做了自己最擅长的,资本自然会追着你,而不是想尽办法去迎合资本。
10、“目前很多大学优秀的学生都以公务员为毕业后最主要的就业方向,这并不能说是最好的选择。广大学生还是应该从自身出发,分析自己是否适合从事相关工作。”
李永新每一个企业早期都会打上创始人鲜明的个人风格烙印,中公教育也不例外。创始人李永新在创业初期就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他得到过许多荣誉,被媒体誉为“大学生毕业即创业的第一人”,可许多熟知他的人都更喜欢强调他的善良。“做善良的人”也成为了中公教育集团的文化核心。《参考消息》。
说起公务员考试培训,中公可谓是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中公的成功不仅在于拥有强大的教研团队、雄厚的师资力量、科学的课程设置等,在考生当中口碑相传的还有中公对整个公务员考试的透彻研究和贴心服务,因而成了政府之外考生获取考试资讯的最重要的来源。《北京晚报》
综观李永新成立的公司,几经挫折,从新兴伟业、象牙塔到中公教育,本质上始终牢牢抓住他创业之初的灵感,为学生提供“智力服务”,这也是他口中的“素质教育”,不是简单的用一些“秘法”提升所谓“应试技巧”,而是在教学中真正强调对学生根本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大学生杂志》
培训企业避开浮躁的方式其实很简单,就是发现需求,满足需求,一心一意做业务。唯如此,才会如李永新所说:企业家做了自己最擅长的,资本自然会追着你,而不是想尽办法去迎合资本。《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