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草

硬草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硬草硬草(6)一年生草本植物。秆簇生,高5-15厘米,自基部分枝,膝曲上升。叶鞘平滑无毛,中部以下闭合;叶舌短,膜质,顶端尖;叶片线状披针形,无毛,上面粗糙。圆锥花序紧密,分枝粗短,小穗线状披针形。颖果纺锤形。种子繁殖,种子在土壤中的适宜出苗深度为0.12-2.4厘米,深度超过2.4厘米难以出苗;分枝双生。

①根:须根系。

②茎:直立或基部斜升,簇生,径2毫米,平滑,具3节,节较肿胀。株高10-40厘米。

③叶:线状披针形,长5-14厘米,宽3-5毫米,扁平或对折,平滑或上面与边缘微粗糙。叶鞘平滑无毛,有脊,下部闭合,长于节间,顶生叶鞘长4-1l厘米。叶片或叶鞘带紫绿色。叶舌三角形,膜质,长2-3.5毫米,顶有3叉,先端截平或具裂齿。

④花:圆锥花序较密集而紧缩,坚硬而直立,长8-12厘米,宽1-3厘米。分枝孪生,常1长1短,前者可达3厘米,后者仅具1-2个小穗,粗壮而平滑,直立或平展。小穗柄粗壮,侧生者长0.5-1厘米,顶生者长2.5厘米。小穗有2-7朵小花,长4-5.5毫米,草绿色或淡褐色。小穗轴节间粗壮,长1厘米。颖卵状长圆形,顶端钝或尖。第1颖长1.5毫米,具1脉。第2颖长2-3毫米,具3-5脉。外稃宽卵形,具脊,顶端钝,具5脉,边缘具狭窄的干膜质,基部平滑无毛。第1外稃长3厘米,内稃长2-2.5m,宽0.8m,脊微粗糙,顶端有缺口。花药长1毫米。

⑤果实:颖果纺锤形,长1.4厘米。

⑥种子:种皮深灰色至草绿色。

产地生境

广布于欧洲、地中海地区、俄罗斯、小亚细亚、伊朗、亚洲喜马拉雅地区;中国新疆(天山)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500-1000米的中山石质地带。[1]

主要价值

植物危害

硬草多在小麦、玉米等旱地作物田造成为害,在一些水稻旱作及老直播区同样对水稻的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稻麦连作田块的发生量显著高于水旱轮作田块。该杂草的各种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其田间防治具有一定的难度,应采用农艺措施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控制。

防治方法

硬草在水量充足的田间无法造成大范围的为害,在小麦种植过程中注意实施水旱轮作能够很好的控制硬草的为害;如田间硬草为害严重,所留存的种子量较大,应考虑下茬改种其他作物。

在小麦播种后只出苗前,采用2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00-150克/亩,或900克/升乙草胺乳油(野老旱卫)80-100克/亩,兑水35-50千克进行土壤喷雾处理。

如错过了芽前封闭除草的时机,可以在小麦越冬前,或初春草龄较小时,采用6.9%精恶唑禾草灵乳油60-80 ml/亩,兑水35-40千克进行茎叶喷雾处理予以防治。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