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现象

降水现象

目录导航

释义

降水现象是指液态和/或固态的水汽凝结物或冻结物从云中或空中降落到地面的现象。包括:雨、冻雨、阵雨、毛毛雨、冻毛毛雨、雪、阵雪、米雪、雨夹雪、阵性雨夹雪、霰、冰粒、冰雹、小冰雹、冰针。观测员根据降水物的形态和下降的情况以及当时的云层、降水形成的条件等进行分析、判定降水的种别。

特征

降水(除冰针外)的强度分为三级,即小、中、大,降水的特性分为连续性、间歇性和阵性三种。不同的降水特性反映着不同云层的内部气流运动的状况,因此,观测时应当根据降水强度变化的缓急、持续时问的长短和降自何种云层来判定。

举例

雨从云中降落的滴状液态将水。有连续性,间歇性及阵性之分。连续性指持续时间较长或停歇时间 较短,间歇性指持续时间较短或停歇时间较长,阵性指降水强度变化太,开始和停止都比较突然,出现阵雨时,有时伴打雷暴。

雪由水汽凝华而成的固态降水。多呈白色不透明的六出分枝的星状或六角形片状结晶(雪花)。常缓缓飘落,强度变化较缓慢,但阵雪的强度变化较大,降落和停止比较突然。互相攀连的雪花可粘附成雪片,半融化的雪或雪与雨同降时称为湿雪或雨夹雪。

毛毛雨

由微滴组成并纷密飘降的液态降水。多降自层云或雾,偶尔或降自层积云。落在水面无波纹, 落在干地上无湿斑, 与人面接触有潮湿感。

辐枝状冰晶,在下降时俘获过冷却云滴而生成的白色不透明的球状或锥形的固态降水物,或称软雹。直径约2~5mm,降于雪前或与雪同降。下降时常带阵性,松脆易碎,着硬地反跳。

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态降水,常降自强烈的积雨去中。直径超过5mm的称为冰雹,小于5mm的称为小雹。雹核一般不透明,但也有透明的,外包有由透明层与不透明层相间的冰层。小雹以霰为核心,包有薄冰层。

米雪

白色不透明的比较扁的或比较长的小颗粒固态降水。常降自含有过冷水滴的层云或雾中。直径一般小于
1mm,着硬地不反跳。

冰针

飘浮于空中的微小冰晶。成片状或针状,有时可降落地面。由空中水汽在严寒时直接凝华而成。在阳光
照耀下,闪烁可辨,有时可形成日柱或其他晕的现象。多出现于高纬度和高原地区的严冬季节。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