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头刺尾鱼

斑头刺尾鱼

目录导航

概况

命名者:(Ahl, 1923)

其他中文名:黑带倒吊

英文俗名:

Pale-lined surgeonfish;

White-freckled surgeonfish;

Yellow-freckled surgeon fish;

Earbar surgeonfish

是否有毒鱼类:否

经济型鱼类:是

食用鱼类:是

观赏鱼类:是

同种异名:

Hepatus maculiceps,

Hepatus nigricans

分布

世界分布: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西起马尔地夫、安达曼海、圣诞岛至菲律宾及莱恩岛,北至至日本的琉球群岛,南至萨摩亚。台湾南部、北部、东部及离岛之绿岛、兰屿等海域有产。

特征

体呈椭圆形而侧扁。头小,头背部轮廓不特别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颌各具一列扁平齿,齿固定不可动,齿缘具缺刻。背鳍及臀鳍硬棘尖锐,分别具XI棘及III棘,各鳍条皆不延长;胸鳍近三角形;尾鳍弯月形,随着成长,上下叶逐渐延长。体橄榄绿至暗褐色,具许多蓝灰色不规则的波状纵线,头部及颈部则散布许多暗橙色班点;胸鳍上方具一椭圆形黑斑。背鳍及臀鳍褐色,基底及鳍缘具蓝带;尾鳍黑褐色,基部有一白带,具蓝色缘;胸鳍暗色,末端黄色;尾柄棘沟缘为蓝黑色,而尾棘则为淡色。

生态习性

主要栖息于清澈而面海的潟湖及礁区,栖息深度一般在15米以下,幼鱼则活动于水表层至水深3米处。以藻类为食。

经济利用

一般以流刺网、延绳钓或潜水镖鱼法等捕获。观赏及食用兼具。剥皮后,煮姜丝汤,肉质鲜美。尾柄上骨质盾板非常锐利,易伤人,处理时需小心。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