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斑刺尾鱼

橙斑刺尾鱼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橙斑刺尾鱼(英文名:Orange-epaulette Surg)又称一字刺尾鲷,俗名红印倒吊、一字倒吊,为辐鳍鱼纲鲈形目刺尾鱼亚目刺尾鱼科的其中一个种。[1]

科学分类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目:鲈形目 Perciformes

亚目:刺尾鱼亚目 Acanthuridae

科:刺尾鲷科 Siganidae

属:刺尾鱼属 Acanthurus

种:橙斑刺尾鱼 A. olivaceus

[2]

地理分布

本鱼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海域,包括圣诞岛、台湾、日本、澳洲、菲律宾、印尼、新几内亚、马里亚纳群岛、密克罗尼西亚、斐济群岛、夏威夷群岛、瓦努阿图、所罗门群岛等海域。

栖息特性

栖息环境

礁区、砂泥底、近海沿岸、舄湖、礁沙混合区 [1]

栖息深度

水深3~20米。

形态特征

橙斑刺尾鱼图册橙斑刺尾鱼图册(19)本鱼体呈椭圆形而侧扁。头小,头背部轮廓随着成长而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颌各具一列扁平齿,齿固定不可动,齿缘具缺刻。体长在6厘米以下时全身为黄色,稍大时则在肩部出现不明显呈“一”字形的橙色横斑。次成鱼体为暗黄到棕色,横斑变为明显橙色,至成鱼体色则以深黑色为底。在成长过程中体色常有前后浓淡不均的两色现象。幼鱼尾略凹入,成鱼则成方形凹入。背鳍硬棘9枚、背鳍软条23~25枚、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22~24枚。体长可达30厘米。

橙斑刺尾鱼图册橙斑刺尾鱼图册(9) 橙斑刺尾鱼图册橙斑刺尾鱼图册(9)

生态特性

橙斑刺尾鱼图册橙斑刺尾鱼图册(9) 橙斑刺尾鱼图册橙斑刺尾鱼图册(9)

经济利用

本鱼幼鱼常出现在较浅的内湾海域,多单独或成小群活动。而成鱼也多单独或成群觅食,属藻食性。

渔业方法

体色特别,为可爱的观赏鱼,大鱼亦可食用,因体色特别,故不常食用,而食用时常做成味噌汤。

词条图册

一般以流刺网、延绳钓或潜水镖鱼法等捕获。观赏及食用兼具。剥皮后,煮姜丝汤,肉质鲜美。尾柄上骨质盾板非常锐利,易伤人,处理时需小心。[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