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直肠癌

肛管直肠癌

目录导航

概要

肛管直肠癌是发生在肛管、直肠的赘生物。属中医文献中癌、岩、脏癰疽、锁肛痔的范畴。本病分为肛管癌和直肠癌。

病因病理

1、良性肿瘤的恶变:在临床上经常见到大肠腺瘤恶变为癌,这说明直肠癌的病因与大肠腺瘤的关系极为密切。

肛管直肠癌肛管直肠癌2、息肉:大多数直肠癌是在息肉的基础上发生的,在正常人群中,息肉发生率为5%至10%,在45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息肉发生率为10%,直肠息肉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这也是直肠癌的病因之一。

3、饮食习惯: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饮食与直肠癌发病有关。这是因为高脂肪食物可使胆汁分泌增多,促进肠道细菌生长,而胆醇、胆盐在厌氧菌作用下,形成不饱和胆固醇,如脱氧胆酸和石胆酸增加,这二种致癌物数量增加,促进直肠癌发病。同时,食物纤维摄入过少,使肠蠕动变慢,粪便及其他废物在肠道滞留过久,刺激肠粘膜,致使直肠癌发生。

4、炎症刺激:由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可致肠粘膜渗出、水肿,反复的破坏及修复过程可致纤维组织增生,使肠壁增厚,肠腔狭窄,上皮细胞间变,形成多发性息肉和慢性肉芽肿。这是直肠癌的病因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5、遗传因素: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等同样属于直肠癌的病因。

临床表现

初期 直肠黏膜上或肛门皮肤上有一无痛性突起的硬结,无明显症状,以後可出现排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较多,便意频数,但无粪便排出;或便秘,有肛门内不适或下坠感。大便带血,血色鲜红或暗红,量不多,常伴有黏液便,往往被误诊为痔疮。

中期 大便次数逐渐增多,里急後重,有排便不尽的感觉,粪便内有暗红色血液,脓及黏膜,并有特殊的臭味。

肛管直肠癌肛管直肠癌後期 因癌肿增大,肛管直肠腔狭窄,大便量少,形状变细,变扁,并出现腹胀,腹痛,肠鸣音亢进等肠梗阻徵象。肠梗梗阻可逐步从不完全性发展为完全性,此时患者多有食少纳差,呕吐,气血衰败现象。[2]

  

诊断

1.大便习惯改变,便次增多,脓血便或黏液血便;伴有肛门下坠感或里急后重感,大便形状不规则。2.腹痛、腹胀、排便困难。有的便次增多,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3.肛管癌患者有疼痛、肿块、出血或大便失禁。

4.直肠指检:约90%的直肠癌,尤其是直肠下段癌、仅靠指检即可发现。肛门指检能触及直肠或肛管肿块,形状不规则、高低不平、质硬,指套可染脓血。但目前仍有一些医师对可疑直肠癌患者不做这一常规检查,以致延误诊断和治疗。实际上这种诊断方法简单可行,经过直肠指检还可判断扪及肿块的大小和浸润程度,是否固定,有无肠壁外、盆腔内种植性肿块等。

5.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直肠指检后应再做直肠镜检查,在直视下协助诊断,观察肿块的形态、上下缘以及距肛门缘的距离,可直视肿瘤形态,并可取组织活检确定性质。位于直肠中、上段癌肿,手指无法触到,采用乙状结肠镜检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6.钡剂灌肠、纤维结肠镜检:能显示充盈缺损、黏膜破坏、肠腔狭窄,僵硬或局部梗阻等征象。但对直肠癌的诊断帮助不大,故不列为常规检查,仅为排除结肠直肠多发性肿瘤时应用。

检查方法

一、视诊: 

观察肛门的形态,有无变形,如有肿物,观察肿物的部位、大小、硬度、颜色、有无出血。如在肛门口,可撑开肛门观察,有可疑肿物须进一步检查。 

二、指诊: 

肛管直肠癌肛管直肠癌指诊时,肛管某处有肿块或肛管很小,弹性减弱,肿物边界不清、质硬、触痛明显、颜色灰暗,多为肛管癌。指诊肛门直肠如有肿块,质地较硬,不易活动或像菜花样突出,指套上可能带有脓血或血性粘液,多为直肠癌。注意肿块的部位、大小、形态、硬度、累及范围,以及活动度等。晚期直肠癌,可以出现肠腔狭窄,手指插入困难。 

三、内窥镜检查: 

根据临床需要,可选择肛门镜、直肠镜、乙状结肠镜等内窥镜检查。通过内窥镜观察肿块的部位、大小、形态、特征,以及肿块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四、X线检查: 

X线检查主要检查了解肠癌及肠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五、实验室检查: 

1.隐血试验: 

可以通过对大便的隐血试验,发现隐性出血,如隐血试验阳性,提示需进一步检查,可以发现有些初、中期便血不明显的肠癌。 

2.病理切片检查: 

对可疑癌组织,可以在其边缘,取一小块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以得到明确诊断及提供对癌的分类和分型的依据。 

常见转移途径

直接蔓延:癌肿先沿著黏膜直接向周围及深层漫延,并延肠道环状进行,故容易形成肠腔狭窄。直接漫延的速度较慢。临床数据显示,癌肿侵及肠壁1/4环时,约需时六个月,环绕肠管一周,约需时18~24个月。後期可穿过肠壁,蔓延至邻近器官。

淋巴转移:直肠癌侵入肠壁淋巴组织後,可延淋巴组织向上、下、前、後以及两侧方向扩散。 肛管癌一般可向上至盆内淋巴结,向下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

血行转移:癌细胞可通过直肠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门静脉转移至肝脏。

治疗

早期癌肿较小,患者身体素质尚可,遗尽早行癌根除手术。晚期无法行根除手术而有肠梗阻,可行结肠造廔术。

中医治疗

内治

活血祛瘀,清热解毒,健脾化湿。 桃仁9克、麻仁12克、乳香3克、没药3克、地榆18克、槐角18克、当归18克、紫花地丁24克、金银花24克、连翘24克、凤尾草12克、紫草15克,水煎服。小金片4片,每日一剂。

生地9克、熟地9克、黄连3克、黄柏9克、黄芩9克、党参9克、苍术9克、白术9克、地榆9克、乌梅9克、红藤30克、薏苡仁30克、龙葵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气虚可用四君子汤,血虚可用四物汤。气血两虚用十全大补汤。

外治

外敷:九华膏或黄连膏。

灌肠:败酱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水煎80ml,保留灌肠,每日2次,每次40ml。

手术治疗

肛管直肠癌的治疗原则

肛管直肠癌的治疗原则是以提高5年生存率为目的,采用种种手段,综合治疗。

①手术疗法:是目前对付肛门直肠癌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发现后应作根治性手术,不得已时,也可作姑息手术。

②药物疗法:首先用化疗药物杀死癌细胞,但由于化疗对人体损害较重,因此,多配合中医中药,以扶正祛邪,起到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③免疫疗法: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加对癌细胞的杀灭作用。

④放射疗法:通过放射性物质的作用,使放射线直接作用于瘤体,使癌细胞破坏,瘤体缩小甚至消失。

⑤气功疗法:严格说,气功疗法是中医疗法的一种,但其独特的功效,已被人们所接受;对瘤肿有一定的缩小作用,对癌细胞也有杀灭作用。

多细胞免疫治疗

肛管直肠癌肛管直肠癌多细胞免疫治疗通过先进的血细胞分离机,提取患者自身的外周血单核细胞,然后在高标准的GMP工作室站用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用特异性肿瘤抗原致敏,形成活化的DC、CIK、NK、CD3AK、γδT五种细胞,使其大量扩增,细胞数量、质量都明显提高。然后将五种细胞回输给患者,在不损伤和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和功能的前提下,直接识别、杀死、消灭存在于人体内血液、淋巴中的癌细胞,恢复和增强机体自然抗癌免疫系统和功能。由于回输的细胞都是自体的,因此绝无排斥反应,安全性非常高。

多细胞免疫治疗在术后使用,可以帮助彻底清除术后残余在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及微小病灶,控制和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多细胞免疫治疗还可以帮助恢复由于手术和化疗造成的机体免疫损伤,恢复患者的免疫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

1、给予病人抚慰以及精神鼓励。

对消极绝望的病人,要给予他们精神安慰。做好精神调养和生活指导,并且给病人讲述一些治愈病例的治疗过程和疗养方法,使病人树立信心,在精神上得到鼓励,在治疗上看到希望。

2、要学会呵护重症病人,精心护理。

对需要做永久性人工肛门的病人,需在手术前委婉地将该手术对病人造成的影响告诉病人。术后精心护理,消除病人精神上的痛苦,增强病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保护患者的乐观情绪。

病人术后一周内,尤其是发生粪便外溢的现象时,病人自我形象受到打击,常会产生一种生不如死的痛苦感,这一时期建议减少亲朋好友的探视,避免刺激病人。

4、用自信和热情来感染病人。

对病人应抱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做到一视同仁,以自信的精神和热情的态度来感染病人。

5、要尽量配合病人的心理需求,学会换位思考。

对持有怀疑心理的病人,满足其做各种检查的愿望,耐心细致地向病人说明相关关情况。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