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县

邻水县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南朝粱置邻水县,一作潾水县。县有潾水,又有潾山。刘煦曰:“潾山以重叠潾比为名,潾水所出也。”故有邻水县之由来。 在邻水,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邻水无水,大竹无竹,开江无江,平昌不平”。难道邻水真的与水无缘吗?其实并非如此,就我们的县名来讲就与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全县境内有两条干流,一条是东槽的大洪河,一条是西槽的御临河。据史书记载,这两条河流在历史的变迁中名称发生了数次变更。据《四川通志》记载,大洪河在古时候称为东溪,御临河称为西溪,邻水旧县志分别称他们为东河和西河,而在《舆地纪胜》里则称他们为大邻水和小邻水。

邻水县建制较早,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一千四百六十年前的南朝梁大同三年(公元537年),宕渠地区开始设置邻山县和邻水县,并归同时新设置的邻州、邻山郡管辖。但那时候的邻水县。据唐朝《元和郡县志》记载邻水县邻水县(5),邻山,在邻山县城以西四十里。因此山重峦叠嶂,附近的山相比不及而得名。《四川通志》考证则说,西山。在大竹县城以西四十五里。邻水就是从这里流出,也就是古邻山。《元和郡县志》又称:邻水在邻水县,从县城东面的邻山流出,所以以出于邻山为名。清朝李元在《蜀水经》中对大小邻水的记载则更为明晰:邻水有两条河流,都出自大竹县的西面的邻山……大邻水谓之东溪,小邻水叫做西溪。之所以称为“邻”,是因为相邻的重山与之相比都不及。《太平寰宇记》称:邻水县因水得名。唐朝时曾把邻水改成清潾水。“邻”水从山,“潾”水从水。清朝雍正年间,邻水举人陈嘉儒在《邻水河经源流考》中写道:邻州的邻水、邻山两县,均在南朝粱代设置。一州两县都以邻为名,那么山和水肯定是一脉相承的。水从邻山流出,所以山水同名。邻山在大竹县境内,而邻水也发源于大竹。清朝先后编的《邻水县志》都说邻水以水为名。其实,现代邻水县的地域,比南朝梁代设置的邻水县的地域大很多,是那时邻水县的一部分、邻山县的一部分和邻州郡的一部分地域之和。

由此看来,邻水县是由境内大邻水、小邻水而得名,而且这个名称历经隋唐五代、宋明元清,也同样与东西两河的古老文明源远流传于世。

邻水民间流传着一句口头语:“邻水无水,大竹无竹,开江无江,平昌不平。”邻水县境内有两条干流,一条是东槽的大洪河,一条是西槽的御临河。据《四川通志》记载,大洪河在古时候称为邻水,御临河称为小邻水。邻水旧县志称为东河和西河。《舆地纪胜》称为大邻水、小邻水。

新老之分

在邻水,有“新民”“老民”之说。那么,什么是“老民”,什么是“新民”呢?这得从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两次大规模的“湖广填四川”的故事说起。

在中国历史上,蒙古(元)同南宋王朝经过了长达48年的战争,而四川地区则是双方斗争的焦点。频繁的战斗,使四川的社会经济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人口锐减。到元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四川人口锐减到只有98542户、615772人,而邻水在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6年)则少到只有几百户人家。元末,湖北随州(今湖北随县)农民起义军出兵攻巴蜀,并在重庆建立“大夏”国。为加强统治,扩充实力,湖北随洲农民起义军将原籍乡民大量迁蜀,特别是在川东一带开垦防务。

邻水县邻水县(5)明末清初,清军对四川境内张献忠、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镇压和对叛将吴三桂的平定,前后有40余年,加之瘟疫流行,四川人口再次锐减。邻水地处川东要冲,饱受战乱之苦,以致于境内出现“十里无人,百里无烟”,“群虎白旦出游”的现象。邻水甚至从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到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17年间无知县,县署名存实亡。清朝从顺治到乾隆几代皇帝都非常重视四川的安定问题,提出一系列“安民”、“宽民”政策。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四川巡抚奏请“聚两湖、两广、闽、黔之民以实东、西川,耕于野”。从此,从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浙江等省向四川大量移民。在康熙年间,多半移民都是官府强迫入川的,也就是民间流传“被官府捆绑双手一队一队赶来的”,四川人上厕所名叫改手,也源于此事。在两次大规模的“移民填川”中。对第一次即元末明初长达半个世纪的从湖广来的移民被称为“老民”,也就是老移民;对第二次,即从清代近一百年的移民被称为“新民”,也就是新移民。

第一次移民中先后有甘、王、冯、陈、周,吴、刘等40多个姓氏迁入邻水,主要生活在九龙、丰禾、复盛、八耳、石永、观音、牟家、合流及县城四郊的平坝、浅丘等土地肥沃之地。老民至今已传30代左右。第二次移民中先后有谭、袁、何、余、雷、吕、张、夏等56个姓氏4万余人迁入邻水。他们大多数在入川过程中,均靠近同姓落户创业的深丘、山地、土质瘦薄的地方。新民至今已传15代左右。

遥想当年,先祖们移居邻水世代艰苦创业,才有了我们今天的邻水。我们要珍惜这段凝重的历史,发挥我们的创造精神,努力建设新邻水。

南朝时期

梁武帝大同三年(537),析宕渠县(秦置宕渠县,县域包括今达州、巴中、广安、营山等地,治今渠县土溪镇)始置邻山县、邻水县,属同时新置的邻州(省级)、邻山郡(市级)所辖(由于当时的建制比较混乱,二县城及州治、郡治均设在金城,今大竹县四合乡)。

邻水县寄理于州城(今大竹县四合乡两条大河汇合处)。隋朝时从州城迁至岳池溪(昆楼镇,今兴仁镇),宋朝时县城迁徙至今天的鼎屏镇.元朝时县省,明朝复置,清属四川顺庆府,民国初属四川嘉陵道。

唐《元和郡县志》载:邻山,“在邻山县西四十里,此山重叠,邻比相次”,故称邻山。《四川通志》考证曰:“今有西山,在大竹县西四十五里,邻水出焉,盖即古邻山也。”《元和郡县志》又称:邻水“在邻水县,其源出县邻山”,此水以源于邻山(今铜锣山)为名。清李元著《蜀水经》对大小邻水记载甚详:“邻水有二源,俱出大竹县西邻山……,大邻水为东溪,小邻水为西溪。谓之邻者,重山邻此而相次也”。《太平寰宇记》称:邻水县“因彼州水以名之”。唐代改邻水为潾水。“邻”水从山,“潾”水从水。清雍正己酉(1729)邻水举人陈嘉儒在《邻水河经源流考》中道:“邻州为邻水、邻山二县,均梁置”。“一州两县,俱以邻得名,则山与水必同一脉。水源自山,故山水同名也”。“邻山在大竹境内,而邻水亦发源于大竹。窃意 邻山绵亘甚长,至龙鼻岩而结穴,故上刻‘邻山’二字。而其来龙在大竹者,当时俱号邻山;其水之发源处,当时亦号邻水。故邻山、邻州,俱以山得名;而邻水,则从绕至州治者而名之耳。”清代先后成书的《邻水县志》均载“以水为名”。

由此可见,邻水县的得名,不仅以其境内的大邻水、小邻水的古老名称而命名,而县历经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也同样与东西两河的古老文明源远流长于世。

邻水县古称邻州,始建于梁大同三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8]

解放后期

地区级管辖变化:

1949年11月——1952年8月7日,属西南大行政区川东行署大竹专区;

1952年8月8日——1953年3月10日,属四川省大竹专区;1953年3月11日——1968年9月,属四川省达县专区;

1968年9月——1993年7月2日,属四川省达县地区;

1993年7月3日——1998年7月31日,属四川省广安地区;

1998年8月1日至今属于四川省广安市。

县际行政区划变化:

1953年,邻水县第四区高兴乡(今高滩镇)第五村(大面村)全部划归江北县(现重庆市渝北区)第十三区茨竹、中兴2乡分管。

1953年,邻水县御临乡(今幺滩镇)第十村的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等6个邻划归长寿县称沱乡,御临乡第七村三邻车家湾、何家湾共13户划归长寿县万通乡(现万顺镇)。

2004年2月17日,邻水县四海乡政府驻地由大沟村6组迁至大塘村4组。

2004年,邻水县辖18个镇(鼎屏、九龙、丰禾、柑子、城北、城南、合流、坛同、高滩 、幺滩、袁市、石永、兴仁、王家、八耳、观音桥、牟家、龙安)、27个乡(太和、新镇、冷家、长安、两河、关河、龙桥、黎家、椿木、梁板、三古、风垭、西天、同石、复盛、子中、护邻、凉山、长滩、甘坝、四海、九峰、古路、荆坪、柳塘、石滓、华蓥)。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857198人。各乡镇人口分布为(单位:人):

鼎屏镇

城北镇

城南镇

柑子镇

龙安镇

观音桥镇

牟家镇

合流镇

人口 60621 42898 39984 18322 17543 23214 19864 19499
   坛同镇 高滩镇 九龙镇 幺滩镇 袁市镇 丰禾镇 八耳镇 石永镇
人口 37861 30229 53836 26107 25089 43842 13950 28882
   兴仁镇 王家镇 太和乡 新镇乡 冷家乡 长安乡 西天乡 梁板乡
人口 24174 22037 16855 6501 10302 15444 11149 12953
   甘坝乡 四海乡 九峰乡 椿木乡 华蓥乡 子中乡 风垭乡 黎家镇
人口 9330 9416 6301 9132 3998 12753 9436 14391
   龙桥乡 关河乡 两河镇 长滩乡 凉山乡 复盛乡 古路乡 荆坪乡
人口 16216 11532 10473 11996 9245 17656 7938 11483
   柳塘乡 石滓镇 护邻乡 同石乡 三古乡         
人口 13992 15640 10731 6538 17935         

行政区划

鼎屏镇

城北镇

城南镇

柑子镇

龙安镇

观音桥镇

牟家镇

合流镇

人口 60621 42898 39984 18322 17543 23214 19864 19499
   坛同镇 高滩镇 九龙镇 幺滩镇 袁市镇 丰禾镇 八耳镇 石永镇
人口 37861 30229 53836 26107 25089 43842 13950 28882
   兴仁镇 王家镇 太和乡 新镇乡 冷家乡 长安乡 西天乡 梁板乡
人口 24174 22037 16855 6501 10302 15444 11149 12953
   甘坝乡 四海乡 九峰乡 椿木乡 华蓥乡 子中乡 风垭乡 黎家镇
人口 9330 9416 6301 9132 3998 12753 9436 14391
   龙桥乡 关河乡 两河镇 长滩乡 凉山乡 复盛乡 古路乡 荆坪乡
人口 16216 11532 10473 11996 9245 17656 7938 11483
   柳塘乡 石滓镇 护邻乡 同石乡 三古乡         
人口 13992 15640 10731 6538 17935         

区划概况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邻水县下辖25个镇。[9]

自然环境

25个镇:鼎屏镇、城北镇、城南镇、柑子镇、观音桥镇、牟家镇、合流镇、坛同镇、高滩镇、九龙镇、御临镇、袁市镇、丰禾镇、八耳镇、石永镇、兴仁镇、王家镇、石滓镇、三古镇、两河镇、太和镇、椿木镇、梁板镇、复盛镇、黎家镇。[9]

矿产资源

森林资源

县内已探明矿藏27种,主要有煤、天然气、硫铁矿、磷铁矿等。其中煤的储量最丰,近4亿吨,年产原煤150万吨,是全国100个产煤大县之一。天然气储量也较大,年产天然气4亿方,是川东大气田主要采区。华蓥山九洞饮用矿泉水水质优良,是全国五大名泉之一

水利资源

邻水县森林资源占广安市的近50%,属国家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区。森林资源分布在三条山脉之上,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罗过铺林场位于八耳镇的倒须沟树蕨自然保护区,建有省级罗家洞森林公园,保护着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树蕨及其生态系统。

地理综述

邻水县邻水县邻水县年平均降水量21.09亿立方米,68%降水量在510月份。全县多年平均径流量10.095亿立方米(地表水9.052亿立方米,其中水利工程蓄引水1.22亿立方米,地下水1.043亿立方米),过境流量5.785亿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15.88亿立方米。全县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5199处,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10座,小(二)型水库54座,山平塘3487口,石河埝228道,引水渠592条,提灌站261处,蓄水池566口。总蓄引、提水能力1.22亿立方米,有效水量1.01亿立方米。关门石水库建成于2005年是以灌溉、防洪、城镇供水为主,兼顾环保、旅游、水产养殖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总库容2318.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830万立方米。

人口

邻水县属川东褶皱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境内华蓥山、铜罗山、明月山三条山脉背斜平行排列,形成“三山两槽”的特殊地貌,深丘、浅丘、台地、平坝兼而有之。

华蓥山

华蓥山发脉于大巴山南麓,是川东平行褶皱岭谷和川中丘陵的界山,呈东北至西南走向,跨达州、广安、重庆和内江、自贡、泸州、宜宾等市,全长325公里。因"雪积巅顶,远望如琼瑶撒地,晶玉铺山",故名华蓥山。

铜锣山

铜锣山是川东平行褶皱岭谷区的第二条山脉。北起达县雷音铺山北端,呈东北至西南走向,跨达州、大竹县、邻水县和重庆市长寿县、渝北区、南岸区、巴南区、綦江县等县区,止于綦江北岸天台山。全长260公里,宽5~10公里,一般海拔600~1000米,最高峰万峰山在邻水县龙安镇境内,海拔1054米。因长江横切重庆市以东的山岭,形成铜锣峡,峡中江水击石,有如铜锣之声,故名铜锣山。

铜锣山由大竹县大安槽进入邻水县境内,经新镇、太和、冷家、长安、梁板、九峰、幺峰、幺滩等乡镇,长约65公里,其中万峰山至显应山一段,山势险峻,沟谷幽深,是铜锣山地势最高的地段。背斜轴部遭长期溶蚀,呈"一山二岭一槽"形态。槽内残丘、溶蚀洼地、落水洞星罗棋布,具有典型的岩溶景观。大坪、贵人槽、梁板、昌家槽等谷地,地势平坦开阔,人烟密集,良田连片,物产富饶。

明月山

明月山明月山明月山为川东平行褶皱岭谷区的第三条山脉,北起开江县,呈东北至西南走向,跨达州、梁平、大 竹、邻水、垫江、长寿、渝北区等县区,止于巴南区永兴场。全长232公里,宽4~6公里,一般海拔700~1000米。因长江横切渝北区与巴南区之间的山岭,形成峡谷。峡岸峭壁上"有圆孔如满月状",故称明月峡,山以峡为名。

明月山在大竹县下岩仓进入邻水县境,介于垫江、长寿县和邻水县之间,系大洪河的分水岭。经护邻、兴仁、石滓、八耳、丰禾、黎家等乡镇,长约47公里。从护邻乡垭拐山至石滓镇中城寨一段,奇峰兀立,绝崖纵横,山溪深澈,悬泉飞溅。

政治

2020年末,公安户籍总户数309268户,总人口1001452人。其中,按性别分,男529078人,占总人口的52.8%,女472374人,占总人口的47.2%;按户籍性质分,城镇居民213458人,占总人口的21.3%,农村居民787994人,占总人口的78.7%。全年出生人口10669人,人口出生率10.6‰;死亡人口12013人,人口死亡率11.9‰;人口自然增长率-1.3‰。[4]

经济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县委书记
黄永鸿
县委副书记 石国平、易林
参考资料来源: 邻水县人民政府[10] [11]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县长
石国平
副县长
谢建平、刘翔宇、张春燕、杨军、熊纬、周胜川、刘强
参考资料来源:邻水县人民政府[12]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主席
尚敏
副主席
刘勇、陈禾、刘晓、王再利
参考资料来源:四川在线[13]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
冯永斌
副主任
谢菁、熊勇、肖丽、蒋清裕
参考资料来源:四川在线[6]

综述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县委书记
黄永鸿
县委副书记 石国平、易林
参考资料来源: 邻水县人民政府[10] [11]

第一产业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县长
石国平
副县长
谢建平、刘翔宇、张春燕、杨军、熊纬、周胜川、刘强
参考资料来源:邻水县人民政府[12]

第二产业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主席
尚敏
副主席
刘勇、陈禾、刘晓、王再利
参考资料来源:四川在线[13]

第三产业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
冯永斌
副主任
谢菁、熊勇、肖丽、蒋清裕
参考资料来源:四川在线[6]

交通

社会

202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3.3亿元,比上年增长3.9%(简称增长,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1.4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1.7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0.1亿元,增长3.1%。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9.2%、35.8%和35%,依次拉动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1.4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21.1:29.5:49.4。

2020年,全县民营经济增加值137.6亿元,增长2.8%,占GDP的比重为56.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9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54.9亿元,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69.8亿元,增长1.3%。民营经济三次产业对民营经济增加值的贡献率分别为8.7%、23.7%、8.2%。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9.4:39.9:50.7。[4]

邮电通信

县城境内山区、丘陵和平坝交错分布,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从北向南平等展布,形成了独特的“三山两槽”地形地貌和不同的自然气候带和植被分布带,山地林茂草丰,平坝五谷丰足,丘谷果树环绕,为发展立体农业提供了条件。已建成全国商品粮基地、全国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和全省的柑桔基地。现代,瞄准重庆市场,发展近郊农业,为重庆服务的蔬菜、西瓜、优质玉米、水果、水禽基地正在形成。全县农副产品量大质优。“邻水脐橙”在1995年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三个金奖、两个银奖,被1999年中国国际博览会认定为“国际名牌”,远销北京、沈阳、上海、广东等省市,出口俄罗斯等国,产品供不应求,享誉国内外。

2020年,全县实现粮食总产量45.7万吨,增长0.6%;油菜籽产量1.9万吨,增长6.9%;花生产量1万吨,增长3.1%;园林水果产量7.9万吨,增长2.4%;蔬菜产量59.9万吨,增长4.4%。

2020年,全年出栏肉猪71.1万头,增长32.2%。全年肉类总产量6.3万吨,增长17.4%。其中,猪肉产量4.9万吨,增长28.1%;禽肉产量10.8万吨,下降13.5%。禽蛋产量1.6万吨,增长11.9%;牛奶产量747吨,增长9.1%。[4]

教育科技

邻水县邻水县(5)

202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3.1亿元,增长4.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7%,拉动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工业化率达到21.8%。

2020年,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3户,其中新增企业14户。实现总产值325.7亿元,增长4%,增加值增长5.5%。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产值67.4亿元,增长0.2%,重工业产值258.3亿元,增长5.1%。支柱产业实现产值320.4亿元,增长4%,其中煤炭行业1亿元,增长2%,机电产业216.8亿元,增长4.4%,建材行业66.4亿元,增长3.8%,农副产品加工11.2亿元,下降0.3%,纺织服装业25.1亿元,增长3.3%。123户企业全年营业收入318.2亿元,增长9.3%,产品销售率为99.3%,利润总额为6.5亿元,下降2.8%。

2020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8.6亿元,增长0.5%。全县资质等级以内建筑企业33个,实现总产38.9亿元,下降37.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7.9万平方米,下降28.5%。[4]

文体卫生

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7%。其中:民间投资下降1.3%,技改投资下降23.9%。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3%,第二产业投资下降5.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0.1%。

2020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6.2%。商品房施工面积200.7万平方米,增长20.8%。商品房销售面积61.6万平方米,下降3.5%。

市场贸易和服务业  

202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7亿元,下降2.2%。其中,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78.5亿元,下降2.3%,乡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37.2亿元,下降2.0%。从行业看,批发业11.9亿元,下降2.7%,零售业86.4亿元,下降1.5%,住宿业1亿元,下降5.8%,餐饮业16.5亿元,下降5.2%。

2020年,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4169万元,增长9.3%,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797万元,增长9.4%。

政与金融  

2020年,全年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2.3亿元,增长0.5%,其中税收收入6.5亿元,下降11.7%,非税收入5.8亿元,增长18.9%。地方公共财政支出55.4亿元,下降0.3%。

2020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7.3亿元,比年初增加37.4亿元,增长12.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8亿元,增长14.6%。其中,定期储蓄存款余额203.3亿元,增长13.9%,活期储蓄存款余额94.7亿元,增长16.1%。各项贷款余额152.7亿元,比年初增加17.6亿元,增长13.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5.9亿元,比年初增加0.9亿元,增长5.7%;中长期贷款余额133.9亿元,比年初增加17.5亿元,增长15.1%。[4]

环境安全

邻水是川陕渝鄂重要公路交通要道,境内国家高速、省道、县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国家五纵七横的两条重要的高速公路达渝高速公路与沪蓉高速公路交汇于县城南部,210国道和达渝高速公路纵贯南北,邻垫高速公路和304省道横穿东西,2013年邻渝快速物流通道开工建设,届时,重庆邻水两地的物流成本将大大降低。县城到重庆主城区90公里,到重庆江北机场75 公里、重庆寸滩保税港80公里,到广安前锋火车站30公里。另有5条边际公路已被四川省纳入与重庆的连接通道规划,正在抓紧建设。便捷的交通大大降低了渝邻两地物流运输成本,有效推动了两地经济的融合。

交通建设加快推进。县城西出口完成征地拆迁并启动建设,渝邻快速通道、西环线、高速路南、北出口前期工作稳步推进。省道304线石滓至大佛寺段改造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271公里。

2020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4029.2公里,其中,等级公路4011.3公里,高速公路104.3公里。[4]

民生保障

开发建设

2020年全年邮电业务收入46998.3万元,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不包括分机)达到98541户,移动电话用户667733户,互联网用户205580户。

2020年,全县实现旅游总收入50.8亿元,减少36.9%,接待国内游客560万人次。[4]

旅游建设

全县已建成地方广播、电视台,“村村通”工程、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40.4%。

教育质量闻名全省,全省前茅。邻水中学是省一级重点中学,邻水二中是省二级重点中学,邻水职中是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鼎屏小学是全省重点小学。

中学名单:

邻水中学(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邻水二中(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丰禾中学(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九龙中学(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坛同中学(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石永中学(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邻水实验学校(私立学校)

邻水县金鼎实验学校(私立学校)

邻水县袁市中学(职高)

四川省邻水职中(邻水三中)(国家重点职中)

邻水县合流中学(职高)

邻水县柑子中学(职高)

邻水县兴仁中学(职高)

2020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59所,在校生137932人,教职工10128人,其中专任教师8703人。年末共有幼儿园179所,招生8458人,在校生25846人,专任教师1172人;小学31所,招生8586人,在校生56595人,专任教师3209人,小学学龄儿童毛入学率100%;初中52所,招生8844人,在校生28916人,专任教师2506人;特殊教育1所,招生11人,在校生79人,专任教师27人;普通高中8所,招生5240人,在校生16350人,专任教师1325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7所,招生5148人,在校生10146人,专任教师464人。

2020年,全年组织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7项,立项14项,争取到位资金1040万元;申报市级科技创新项目18项,立项4项,争取到位资金80万元。引进应用先进技术10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5项。申请专利295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42件。专利授权373件,有效发明专利46件。组织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全部通过国家认定。[4]

著名人物

2020年,全县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镇综合文化站25个,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兴办文化产业。新发展文化企业12家,新增资产500万元规上企业1家。

2020年,全县共有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9项。

2020年,全县拥有广播电视台1座,“有线+无线+直播卫星”广播电视通村率达到100%,全县贫困户100%通广播电视,贫困村100%广播电视正常播出。实施全县152个贫困村广电扶贫项目2.8万户,7.8万贫困人口看上电视。为全县城镇低保家庭8362户减免有线电视收视费230.8万元。全年农村公益电影放映5700场,累计放映79800场。

2020年,拥有县级综合体育场(室内场馆)2个,免费开放体育场馆锻炼12万人次,指导体育各专业协会和乡镇开展各类运动会80余场。各种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全民健身运动高潮迭现。

2020年末,医院、卫生院共62个,其中县级以上公立医院3个、私立医院13个,乡镇卫生院45个。医院、卫生院共有病床3701张,卫生技术人员3537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医师共1199人。[4]

荣誉

2020年,全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应监测366天,实际监测366天,优良天数347天,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4.8%。全县饮用水涉及18个镇共计34个饮用水源,为地表水或地下水(地下水点位10个,地表水点位24个),达标率91.2%。城市集中饮用水关门石水库水质达标率100%。御临河国控出境断面各项监测指标年均浓度为地表水Ⅱ类水质,入境断面各项监测指标年均浓度分别为地表水Ⅲ类水质;大洪河国控出境断面各项指标年均值符合地表水(河流)Ⅲ类水质,入境断面各项监测指标年均浓度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功能区噪声监测3个点位、城市区域106个点位、道路交通4个点位,各点位昼间和夜间等效声级均达到相应类别标准要求。

2020年,全县全社会能耗116.8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减少0.2万吨标准煤,万元GDP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3.9%,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0.5%。

2020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起,死亡11人。[4]

词条图册

2020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951元,增长5.8%。其中,工资性收入25109元,增长6.1%;经营净收入5540元,增长5.1%;财产净收入1447元,增长9.1%;转移净收入5855元,增长4.2%。人均消费性支出24954元,增长1.1%,其中食品消费支出8473元,增长1.0%,恩格尔系数34.0%。

2020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565.6元,增收1398.5元,增长8.7%。其中,工资性收入7994.6元,增长9.1%;经营净收入7204元,增长7.8%;财产净收入467元,增长12.1%;转移净收入1900元,增长9.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315元,增长8.0%,其中食品消费支出5117元,增长7.9%,恩格尔系数35.7%。

2020年,全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覆盖人数48.4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8.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4.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80.1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9万人。全年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448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9685人。[4]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