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昆会议中心1981年10月22日坎昆会议召开。
坎昆是墨西哥的旅游胜地,它坐落在墨西哥东南的海面上,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岛,从高空俯瞰,它宛如万顷碧波中游动着的一条水蛇。1981年10月22日,这个美丽迷人的小岛更加受到世人的瞩目,因为在这里召开了“关于合作与发展的国际会议”——“坎昆会议”。
这次会议是在南北双方经济关系矛盾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召开的。众所周知,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取得了政治独立后,在发展民族经济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对发达国家的依附程度也有所降低。它们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在60年代和70年代分别达到5.6%和5.3%,高于发达国家的5%和3.1%。它们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商品出口结构也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到1979年,这些国家的制成品出口比重已增至21%。
但是,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并未随着上述情况而改变。发达国家通过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的活动,在世界经济的各个领域继续处于垄断地位。发展中国家在生产、贸易、技术、以及货币金融等方面,都受到不公正和不平等的待遇。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利润,要比对发展中国家本身投资的利率高一倍左右。
鉴于上述原因,广大发展中国家迫切要求改变旧的国际经济关系,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附。这一斗争早在50年代万隆会议期间即拉开了序幕,70年代初,又有了新的转机。
1974年,在联合国第6次特别会议上,发展中国家明确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并通过了《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和行动纲领》,迫使发达国家首次正式承认经济上的不公正对世界安全与和平造成了威胁。1979年,发展中国家又提出了全球性国际谈判的建议。同年,第34届联大通过了要发动全球谈判的决议。但由于美国的强硬态度,1980年的第11届特别联大和第35届联大都未能就全球谈判的议程和程序达成协议。
坎昆会议外景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墨西哥和奥地利等11国外长在1980年底和1981年初两次开会,筹备召开坎昆南北首脑会议。在正式的首脑会议上,与会各国政府首脑以“建设性和积极的精神”就南北经济关系谈了自己的看法,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对话缓和南北矛盾,缩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加速民族经济的独立发展。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中国政府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五项原则。西欧、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注意到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张加强南北合作改善国际经济关系,此次会议为期两天。
墨西哥金字塔会后,由于80年代初发达国家陷于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衰退,其政府精力主要集中于解决国内经济问题,无暇顾及南北关系。再则改革旧秩序势必影响发达国家的既得利益,所以他们往往不肯在实质性问题上让步,拒绝或敷衍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要求。坎昆会议最后仅仅重新肯定了在联合国支持下全球谈判的可取性和紧迫性,对全球谈判起到了一定的政治推动作用。
不过,在坎昆会议上,发展中国家首脑和发达国家首脑能够坐在同一张谈判桌上,正式地专门讨论南北关系问题,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大会和第6次《京都议定书》成员国大会于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坎昆召开。在未来国际气候制度构建方面,提出设立每年进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公投,倡议设立国际气候法庭,监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执行情况。
2010年坎昆会议的主要议题为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哥本哈根协议》法律化,哥本哈根大会后,联合国成立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工作组,182个国家开始实质性协商。
今年5月首轮协商在德国波恩启动,各方对工作组主席提出的“谈判案文”意见不一。“案文”加入了《哥本哈根协议》,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严厉批评。至于在《哥本哈根协议》法律化方面,美国以尚未立法而告吹。二是各国减排目标的确立,从《京都议定书》的存废之争来年,2012后减排目标的确立并不明晰。三是发达国家转让新技术问题,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在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投入了大量资金,且卓有成效。
他们将此视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另一制高点。他们不愿转让各种新技术,认为这是长期研究的成果,且掌握在私人大企业、大公司中,国家无权勒令其免费转让。其实,这也是发达国家阻遏新兴经济体继续发展的手段之一。但从知识产权的保护及国家经济利益等方面来说,真正满足发展中国家的需求还很遥远。四是如何保障发达国家的资金援助及时到位。从目前欧盟的立场与表态来看,资金援助机制的建立应该还是有希望的。[1]
黄鸣,国际太阳能学会副主席,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领军企业皇明董事长,被誉为国际誉为“solar-king”。去年12月的时候,亲赴哥本哈根参加全球气候大会,其间既组织活动“Don’tkick the ball to others (不要把球踢给别人)”国际足球联谊赛,还呼吁中国政府在国家申办“2012年世界气候大会”。事实上,黄鸣曾多次积极参加联合国举办各种可再生能源会议,也曾提案《可再生能源法》并为之鼓与呼,今年10月份的天津气候大会上也还出现在会场上”。可以说,作为国际太阳能产业的代言人一直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活动,但坎昆会议,黄鸣并没有出现在现场?
记者:坎昆会议是各国政府框架下举行的会议,还是很有意义的,为什么你觉得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黄鸣:去年哥本哈根会议时,数国元首都参加,全世界都寄予希望,压力这么大,可最终都没达成结果,坎昆从关注度、压力、热度都掉下来这么多,还能形成什么?事实上,哥本哈根会议之后这一年多来,也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变化,坎昆会怎么?早已看得见。而且签了又能怎么样呢?实际上像之前的巴厘岛、京都议定书,都有约定,又怎样呢?
另外没有达成结果的哥本哈根会议,从鼓动作用来讲,已经达到了极致。现在全球人类都开始关注、重视了减排减碳,重视寻找人类自救的出路。对我们来讲,已经成果圆满了,会议再开,意义已不大。我觉得,现在更重要的不是声音,而是去做事情。
记者:很多人都期望在坎昆上看到您的身影,可惜没能看到。有失望的,为什么呢?实际上,并不是期望您能做什么,就是想听见您的声音,毕竟从民间角度来讲,皇明在世界声音是最响亮的,你没去,缺少了一个有分量的中国声音。
黄鸣:其实我觉得在这样的氛围下,在国内讲也行。而且哥本哈根会议之后的这一年,中国太阳谷的一点都不比坎昆冷清,它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近两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领导人关注皇明,关注中国太阳谷,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首相赖因费尔特2009年中欧峰会期间,点名一定要到南京皇明太阳能3G体验馆参观;除此,还有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瑞典女王储维多利亚、美国前总统卡特等,皇明模式得到全球高层的关注和认可。
国际主流媒体更是跨山越水地来到中国,来到皇明,探究皇明的经验。韩国KBS电视台相当于中国的中央电视台,他们连续五次走进太阳谷。全球最先进的新闻组织CNN三次报道皇明;英国FBC传媒集团与美国CNBC联合摄制组针对皇明模式对环境的改善进行专题报道。英国FBC传媒集团副总裁表示,皇明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印象。迄今超过100家以上的国际主流媒体报道过皇明,这是中国任何一家企业都没有发生过的。
记者:为什么全球媒体、各国“央视”爆炒太阳谷?
黄鸣: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我都很奇怪,那么多国家政要关注皇明,那么的“央视”(国家电视台),和国际主流媒体,报道皇明,为什么?后期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明白了,当坎昆会议难抓解救人类的最后一根稻草时,德州已经在行动,中国太阳谷已以样板的形式向全世界展示。
记者:太阳谷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黄鸣:中国太阳谷,通过自主研发的太阳能光热利用科技,以及整合全球顶尖的节能科技,已经构建了集民用、商用、工业、农业为一体的太阳能利用样板工程,使得整个“城市”在建筑、社区、交通、公用设施、能源使用等领域实现了微排化,下一步,将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改进,实现微排城乡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