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徽上的五角星象征革命,水电站和稻穗分别象征工人、农民,红色绶带束扎在国徽周围象征团结与胜利。
1992年朝鲜最高人民会议修正了1972年版的朝鲜宪法,在宪法第169条添加了“革命的圣山白头山”字句,并将国徽中的山峰改为白头山的图案。
朝鲜国徽(1948-1992)
金日成主席为使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建设成为自主的、有尊严的人民的国家,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与建国同时诞生的国徽和国旗里,凝聚着金日成主席的心血。1947年11月18日,主席在北朝鲜人民会议第三次会议上提出制定国徽和国旗的问题,并教导说,国徽和国旗要很好地反映我们要建立的共和国是自主独立的国家这一点。
几天后,绘制人员拿出了用稻穗围绕高炉的国徽草案。主席过目后说:高炉只是反映了工业的一个部分。国徽应该明确反映以工人阶级为骨干、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统一团结和重工业与农业的发展前景。他又说,将来我国要发展成为富强文明的国家,还要反映表明技术发展方向的电气化,便指示绘入 水丰水电站。 主席接着说,国徽周遭的稻穗象征占我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和农业发展,用红带捆稻穗,象征朝鲜人民紧密团结在共和国政府周围,这很好。
在金日成主席的悉心指导下,绘制完成了象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是代表朝鲜人民利益的自主的、民主的、人民的国家的国徽和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