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或灌木,树皮通常灰色,光滑,或有时粗糙具深沟,通常落叶,少数常绿;小枝具环状的托叶痕,髓心连续或分隔;芽有2型;营养芽(枝、叶芽)腋生或顶生,具芽鳞2,膜质,镊合状合成盔状托叶,包裹着次一幼叶和生长点,与叶柄连生。
混合芽顶生(枝、叶及花芽)具1至数枚次第脱落的佛焰苞状苞片,包着1至数个节间,每节间有1腋生的营养芽,末端2节膨大,顶生着较大的花蕾;花柄上有数个环状苞片脱落痕。
叶膜质或厚纸质,互生,有时密集成假轮生,全缘,稀先端2浅裂;托叶膜质,贴生于叶柄,在叶柄上留有托叶痕,幼叶在芽中直立,对折。
花通常芳香,大而美丽,雌蕊常先熟,为甲壳虫传粉,单生枝顶,很少2-3朵顶生,两性,落叶种类在发叶前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花被片白色、粉红色或紫红色,很少黄色,9-21(45)片,每轮3-5片,近相等,有时外轮花被片较小,带绿色或黄褐色,呈萼片状;雄蕊早落,花丝扁平,药隔延伸成短尖或长尖,很少不延伸,药室内向或侧向开裂;雌蕊群和雄蕊群相连接,无雌蕊群柄。心皮分离,多数或少数,花柱向外弯曲,沿近轴面为具乳头状突起的柱头面,每心皮有胚珠2颗(很少在下部心皮具3-4颗)。
聚合果成熟时通常为长圆状圆柱形,卵状圆柱形或长圆状卵圆形,常因心皮不育而偏斜弯曲。成熟蓇葖革质或近木质,互相分离,很少互相连合,沿背缝线开裂,顶端具或短或长的喙,全部宿存于果轴。
种子1-2颗,外种皮橙红色或鲜红色,肉质,含油分,内种皮坚硬,种脐有丝状假珠柄与胎座相连,悬挂种子于外。
木兰属约90种,产于亚洲东南部温带及热带。印度东北部、马来群岛、日本、北美洲东南部、美洲中部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我国约有31种,分布于西南部、秦岭以南至华东、东北。
绢毛木兰M. albosericea,天目木兰M. amoena,望春玉兰M. biondii,滇藏木兰M. campbellii,
香港木兰M. championii,夜香木兰M. coco,黄山木兰M. cylindrica,光叶木兰M. dawsoniana,
山玉兰M. delavayi,玉兰M. denudata,椭蕾玉兰M. elliptigemmata,毛叶玉兰M. globosa,
荷花玉兰M. grandiflora,大叶玉兰M. henryi,日本厚朴M. hypoleuca,紫玉兰M. liliflora,
多花木兰M. multiflora,馨香玉兰M. odoratissima,厚朴M. officinalis,长叶木兰M. paenetalauma,
罗田玉兰M. pilocarpa,叶木兰M. praecocissima,长喙厚朴M. rostrata,凹叶木兰M. sargentiana,
天女木兰M. sieboldii,圆叶玉兰M. sinensis,景宁玉兰M. sinostellata,二乔木兰M. soulangeana,
武当木兰M. sprengeri,星花木兰M. tomentosa,西康玉兰M. wilsonii,宝华玉兰M. zenii
中国木兰属植物栽培和利用已有2500多年,在诗词歌赋和其他文献中记载的木兰植物资料表明,长江下游优越的文化和自然环境有大量有关木兰的记载,如:吴王阖间种植木兰,并用木兰建构宫殿。也有用木兰木材制作舟车,如木兰舟、辛夷车等。唐时杨州慧照寺有木兰院。苏州刺史张搏植木兰花于堂前,取名木兰堂。王维别墅在惘川,有辛夷坞、辛夷馆等。“辛夷花发杏花飞”、“扬州辛夷腊前开”。“玉兰花九瓣,色白微碧,香味似兰。一干一花,皆着木末,绝无柔条。隆冬结蕾,三月盛开。浇以粪水,则花大而香,寄枝用木笔体,与木笔并植,秋后接之”。“玉兰早于辛夷,故宋人名以迎春,今广中尚仍此名,千干万蕊,不叶而花,当其盛时,可称玉树。树有极大者,笼盖一庭,然树大则花渐小,不可不知。”唐·白居易戏题木兰花:“紫房日照胭脂折,素艳风吹赋粉开。悟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花,”到了宋代陆游又唱道:“集架女郎花,忽满庭前枝。繁华虽少浅,高雅亦足奇。”
木兰属植物种类经济价值大,不少乔木种类材质优良,是我国北纬34°以南的重要林业树种;有些种类的树皮作厚朴或代厚朴药用,花蕾作辛夷药用,是我国二千多年的传统中药;多数种类的花色艳丽多姿,色香兼备,是我国二千五百多年的传统花卉,如玉兰、紫玉兰等约有二十余种早已引种至各国都市,享誉全球。
1.挥发油
木兰属植物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类化合物,其中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占比例较大。研究较多的是厚朴、辛夷的挥发油成分。
2. 木脂素类化合物
木脂素类化合物普遍存在于木兰属植物中,可将其分为苯并呋喃类、四氢呋喃类、联苯丙烯类、二苯基四氢呋喃骈四氢呋喃衍生物类、杂木脂素和多聚木脂素及其他类型的木脂素。
3. 生物碱类化合物
从木兰属植物中发现的生物碱多为异喹啉类取代物。
4. 其他类型化合物
木兰属植物还具有很多其他类型的化合物,如黄酮、甾醇等。
1.抗菌作用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强大的抗菌作用是由于联苯环上同时存在亲水的烯丙基和亲脂的酚羟基,联苯则不显示活性。
2. 抗炎、抗过敏作用
厚朴酚具有抗炎作用,其抗炎机制是厚朴酚可能是一种环氧酶(COX)和脂肪氧化酶(LO)的双重酶抑制剂。另外,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也可能是厚朴酚抗炎作用机制之一。从M. fargesii中得到的magnone A,B 是新颖的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PAF )。 Denudatin B能抑制PAF 诱导血小板聚合作用。厚朴酚与和厚朴酚也具有降低PAF 合成的作用,可能与抑制乙酰辅酶A 的活性有关。辛夷挥发油对SRS-A 、组胺(HA)、乙酰胆碱(Ach)所致豚鼠离体回肠收缩具有拮抗作用,对豚鼠过敏性哮喘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3. 钙拮抗活性和抗过氧化作用
木兰属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一些苯并四氢呋喃类木脂素、二苯基四氢呋喃骈四氢呋喃衍生物等均对钙调素有拮抗作用。和厚朴酚在体内、外都表现出很好的抗衰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直接清除氧自由基和提高酶活共同作用的结果
4. 对心脑血管作用
从M. obovata中分到的三聚木脂素(magnolianin)对豚鼠分页核白血球的胞液形成具有很强的5-HETE 抑制作用。厚朴的活性成分厚朴酚具心肌保护作用,对脑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性损伤有保护作用。柳叶木兰碱、木兰碱、千金藤碱、木兰箭毒碱都具有降压作用。辛夷挥发油可使结膜血管扩张、静脉扩张,微血管扩张尤为显著,可产生局部收敛作用,可使血管流量增加、血流速度加快,但不改变血管直径。
5. 抗肿瘤作用
木兰属的多种化学成分均有抗肿瘤作用,研究较多的是厚朴酚与和厚朴酚。通过对体内、外多种肿瘤的细胞毒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抗肿瘤血,管形成和抑制细胞增殖,提高维甲酸与维生素D3 对细胞的分化,阻止肿瘤细胞转移,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MDR),抑制酶的合成以及抑制DNA、RNA和(或)蛋白质的合成等机制发挥了抗肿瘤的作用。
6. 箭毒及神经阻断作用
木兰属生物碱的活性主要是箭毒作用及神经阻断作用。对中枢多巴胺能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可能是多巴胺受体水平上的切断作用。此外,还有抑制交感神经摄取多巴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