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品牌 高等教育出版社
开本 16
书名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出版时间 2010年12月1日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类型 人文社科
目录导航

图书信息

书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作者:郑永廷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12月1日

ISBN:9787040307597

开本:16开

定价:31.40元

内容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修订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根据当代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际与需要,按照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原则,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功能特点、历史发展及继承改革;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采用系统方法,建构了以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方法、工作方法、反馈评估方法、研究提高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方法论体系;研究、总结了适应新时期需要的新方法;继承了中国古代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借鉴了相关学科的知识与国外的有益方法。本教材具有科学性与价值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特点,是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全国高校统编教材。该教材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主干教材,亦可用于相关专业的教材,并适用于党群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学习、参考。

图书目录

第一篇概论

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及其体系建构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及研究对象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含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与知识借鉴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学科理论基础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知识借鉴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功能与特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功能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特点

第四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体系结构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层次结构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体系建构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

二、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第二节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

二、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

三、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继承与改革

第一节坚持继承与改革的统一

一、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发展

二、坚持在改革的过程中赋予传统方法新功能

第二节继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

……

第二篇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方法

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获取方法

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分析方法

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方法

第三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

第七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方法

第九章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隐性教育方法

第十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第十一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方法

第十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方法

第四篇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评估方法

第十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调节方法

第十四章思想政治教育的检测评估方法

第五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教育者提高的方法

第十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

第十六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修养提高方法

编辑推荐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

文摘

从上述定义出发,我们就可以得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研究内答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形成、变化和发展有其自身的基本规律,掌握这些规律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的重要任务。任何一种教育方法的形成、变化和发展,总是为了适应一定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律而形成和发展的。如果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不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教育方法就难以发挥作用,更谈不上发展。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形成、变化和发展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诸如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理论、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等。同时,一定的教育方法适应和推动社会发展,主要是通过促进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来实现的,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只有符合和反映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这里要说明的是,我们研究人们思想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形成、变化和发展的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如果脱离了实践,从头脑中主观臆造一套方法,就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也就是说,科学的方法不是人们主观臆造的,而是在实践基础上对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正确概括与总结。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离不开实践这个土壤,实践性和应用性是其突出特征。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变化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出新任务、新要求,从而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发展;另一方面,如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自觉地完成了自身的革新和完善,并解决了时代提出的新问题,也就赋予了自身新的时代面貌。

后记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编写的通用教材,是在张耀灿教授的指导下,由我校组织编写的五本系统教材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总结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经验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经验,并合理借鉴西方国家和地区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科学方法,采用纵向的过程建构模式,全面介绍了思想信息获取方法、思想信息分析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从而形成了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学科体系。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编者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对适应新形势发展的一些新经验、新方法进行了概括,对传统方法在新形势下的新运用与新发展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具时代性和应用性。
本书由陈华洲主编,各章执笔人如下:第一章陈华洲(华中师范大学),第二章、第六章汪洪(武汉工程大学),第三章、第四章陈华(合肥工业大学),第五章陈华洲、刘静(华中师范大学),第七章、第八章万美容(华中师范大学)。本书大纲由主编制定,经参编人员集体讨论确定,全书最后由陈华洲统修定稿。
本书从确定选题到出版,历经了一年多的时间,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及参编单位的大力支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张红梅等编辑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序言

应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邀约,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点组织编写了这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组织编写、出版这套系列教材是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为了加强学科建设,更好地为思想理论教育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2005年底,我国正式增设了_个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为它的一个二级学科。从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定位更为科学、准确。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加强,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教材建设也应与时俱进,首先要更好地坚持以完整和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指导,尤其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其次要自觉地通过教材建设来参与并加强学科建设,吸取近年来学科建设的优秀成果,以便更好地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和干部、群众的思想理论教育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二是为了通过教材建设,探讨如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教材建设要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中发挥它的学科优势。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办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等,一直是主要专业课程。但就教材建设而言,当代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的课程和教材建设相对薄弱。而这门课程和教材又非常重要,薄弱现状一定要改变。在开放日益扩大和深化的今天,东西方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思潮常常冲击和侵蚀人们的思想,因此加强对社会思潮形成及发展规律和思潮引导规律的研究就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