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记

品牌 时代华文书局
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译者 孙宜学
语种 简体中文、英语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ISBN 9787544210737
定价 ¥10.00元
原版名称 DeProfundis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这位自称“除了天才就一无所有的爱尔兰的绿孔雀”,在狱中搓完粗麻绳,以泪洗面给自己的同性恋密友道格拉斯写这封长信的时候,还恍惚置身于鲜花与掌声、机智的谈吐与百合花的清香中。他曾遍尝人间的鲜果,曾自由或自以为自由地飞翔在精神的天堂,现在他才知道自己的天才同样可以给自己带来精神的地狱。读这样的作品,带给人们的也许并不是对他天才的激赏,而是对一位真正天才同情,以及对命运女神喜怒无常本性的更深一层的理解。

编辑推荐

《狱中记》编辑推荐:王小波之妻、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作序推荐,感叹道:“阅读王尔德狱中血泪斑斑的书信时,让我们铭记人类历史上迫害同性恋的这一痛苦教训,对同性恋者多一些理解和支持,为同性恋的权利运动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投一张赞成票。”中英双语经典文库,英文本根据作者手稿原文修订而成!中文译本为翻译出版多部社科作品的社学会博士翻译!最经典、最精彩、最权威的中英双语本!“英国第一才子”灵魂大作,一部在全球销售超过2000万册的情书,一个诗人灵魂的呢喃,一个唯美主义者的呼喊。有的作家更伟大,有的作家更有想象力,但没有一个作家比王尔德更有魅力,无论他在书桌上还是在监狱里。你不需要感受他的痛苦,你只需要欣赏他的天才。所谓天才,就是让痛苦也变得优美。

目录

李银河序:对同性恋者多一些理解和支持
正文狱中记
附录一:奥斯卡·王尔德年表
附录二:道格拉斯、罗斯和《狱中记》
正文狱中记英文版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奥斯卡•王尔德 译者:高修娟

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英国著名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代表作有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剧本《莎乐美》等,散文《狱中记》尤为著名。

高修娟,女,中国社科院社会学博士,现为高校教师,当代青年翻译家,译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西方迷失之路》等。

序言

李银河序
对同性恋者多一些理解
这本书是伟大的英国文学家王尔德在因同性恋入狱服刑期间所写的信件。由于出自大文豪的手笔,其文字即使是寻常家信,也显得熠熠生辉,痛苦辛酸之情力透纸背。尤其是眼看这样一朵人类文学史上的奇葩在暗无天日的牢狱中备受摧残,更是令人心中戚戚,为他的悲惨遭遇扼腕叹息,也为当时的英国社会竟然能够这样来对待这位天才作家感到痛心疾首。
同性恋在人类历史上,尤其是西方历史上,受到过极其残酷的待遇。据说,对同性恋的仇视是从希伯来教义传播到伊斯兰教义,最后传播到基督教教义中的。这些宗教一度把“异教徒”与“异端”当做“鸡奸罪”的同义语。基督教之所以反对同性恋,原因之一是由于它不能生殖后代。基督教因此认为它是对既存价值观念的威胁,会损害婚姻和家庭的繁衍功能。
在英国法律中,同性恋虽然并未被视为刑事犯罪,但是却一直被当作一种“违反人的天性的罪行”。“鸡奸法”主要是针对同性恋行为的。在有关同性恋的各项法律中,最重要的是英王亨利八世的法律,因为后世有关同性恋的法律大多援引这项法律。1533年,英王亨利八世制定了对鸡奸罪判处死刑的法律;1553年,其女玛丽亚保留了这一法律;1562年,女王伊丽莎白仍旧沿用了对鸡奸罪判死刑的法律;1828年,英国通过了一项针对同性恋者的新法令,它重申以下原则:“每个被控犯有这种令人厌恶的鸡奸罪的人,无论其与人或任何动物犯有这种罪行,都将作为重犯而处以极刑。”19世纪下半叶,尽管同性恋仍被视为犯罪、不道德和不体面的事情,但男妓充斥伦敦,英国上流社会的男子寄宿学校中也盛行同性恋。英国对同性恋的法律与其他各国相比一直是最为严厉的。直到1861年,英国法律还规定对同性恋者须判死刑,可以强制执行。在1861年以后,死刑改为监禁,从10年有期徒刑到无期徒刑不等。据说,这种改变并不是因为对同性恋的态度变得宽容了,而是因为从1826年到1861年之间,英国国会陆续将须判死刑的罪名从200种减至只剩下4种。在量刑普遍放宽的形势下,同性恋才从死罪变成了轻罪。在王尔德生活的时代,他之所以能够因为同性恋被捕入狱,正是英国当时这种严厉的法律造成的。
西方社会对同性恋的严厉态度直到19世纪才开始改变,同性恋者终于被承认为一群有特殊性倾向的人,而不是单个的罪人或病人。这种状况的真正改变是由于同性恋解放运动的兴起。在同性恋解放运动的影响下,西方各国同性恋者的法律地位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同性恋法律地位变迁过程中的最重要事件当推英国的“沃芬顿报告”。1954年,约翰·沃芬顿公爵及一个著名的委员会开始检查有关同性恋的英国法律。沃芬顿委员会报告的结论是:“除非社会通过法律机构专门去将犯罪与恶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否则就应保留一个由个人来判定行为是否道德的领域,这个领域用简明的话来说,不关法律的事。这么说不是要宽恕或者鼓励私下的不道德。相反,强调道德或不道德的判定纯属私下的及个人的性质,是为了强调个人与私下的责任。可以期望一个成熟的人会在没有法律惩罚的威胁下,自觉地承担起责任。”沃芬顿报告以其将法律领域与道德领域划分开来的思想,对后世的法律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划时代的影响。
按照这一思想,英国1956年颁布的《性犯罪法》规定,凡不在公共场所双方同意而且没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的肛交,不算犯罪。1967年,英国法律终于使彼此同意的成年人之间的同性恋关系合法化。这一法律规定:年满21岁,双方同意的同性恋行为不算犯罪。但仍然限定,参与者在二人以上或在公共场合的同性恋行为应视为犯罪。至此,西方大多数国家中同性恋法律地位的改变表现在,只要不违反以下三项原则,同性性行为即可不由法律追究,这三项原则是:(1)不涉及未成年者;(2)不在公共场所进行;(3)双方自愿。换言之,法律已不再追究发生在两个成年者之间的自愿的、私下进行的同性性行为。如果王尔德生活在当代英国,他不会遭遇到那么可怕的惩罚和摧残,人类也不会为曾经如此苛待过他们最杰出的儿子而追悔莫及。
阅读王尔德狱中血泪斑斑的书信时,让我们铭记人类历史上迫害同性恋的这一痛苦教训,对同性恋者多一些理解和支持,为同性恋的权利运动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投一张赞成票。
2012年5月30日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