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

建德

中文名 建德市
车牌代码 浙A
外文名 JiandeCity
民系 吴越民系(江浙民系)
别名 严州、新安江
火车站 建德东站
市委书记 富永伟
机场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
人均生产总值 97425元(2022年,按两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
政府驻地 新安江街道
著名景点 大慈岩、千岛湖、灵栖洞、七里扬帆、情人谷、新安江水电站
地区生产总值 433.54亿元(2022年)
电话区号 0571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建德古为越地。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于原建德建德(15) 吴、越地置 会稽郡(郡治在今江苏 吴县)。

新莽时改富春为诛岁,东汉初复为富春。

汉永建四年(129年),分会稽郡置吴郡,富春县属吴郡。

三国吴黄武四年(225年),分富春置建德县,县城在今梅城,建德之名自此始;同年,又分富春置 新昌县,县城在今 大同。两县均属吴郡。

晋太康元年(280年),新昌县更名 寿昌县,寿昌之名自此始。自西晋至 南朝的宋、齐两代,建德、寿昌仍属吴郡。

梁普通二年(521年),寿昌改属 新安郡,陈时同。梁普通年间,建德划归金华郡,陈时仍旧。

隋开皇九年(589年),寿昌并入 新安县(今淳安);建德并入金华县, 改置为吴宁县,为婺州治。两县均属婺州。

隋 仁寿三年(603),以新安故城置 睦州,治新安县。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睦州为 遂安郡,改新安县为雉山县,仍为郡治。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遂安郡为睦州;在 桐庐置严州。分金华复置建德县,属严州。

唐武德七年(624年),废严州,又析建德并入桐庐、雉山两县,属睦州。

唐永淳二年(683年)复置建德县,属睦州。

唐神功元年(697年),睦州治由雉山移建德,建德为州治始此。

唐永昌元年(689年)复置寿昌县,属睦州,旋又废。

唐神龙元年(705年)再置,属睦州。五代,建德、寿昌隶睦州,属 吴越国。建德仍为睦州治所。

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睦州为严州,建德、寿昌隶属不变。

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升严州为建德府,建德、寿昌属之,建德为府治。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建德府为 建德路,路治建德,寿昌仍为所属。明初改建德路为建安府。

明洪武八年(1375年)又改为严州府,府治建德,下领建德、寿昌、桐庐、 分水、遂安、淳安六县。

清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废旧府制,设立严州军政分府,建德、寿昌属之,建德为府治。

民国元年(1912年)10月,严州军政分府废。建德建德

民国3年(1914年),在 衢县设金华道,建德、寿昌属之。

民国16年(1927年),废道制,建德、寿昌直属浙江省。

民国20年(1931年),设立第六 行政督察区,建德、寿昌属之。

民国22年(1933年)10月6日,专员办事处设建德。

民国24年(1935年)9月,在 兰溪设立第四行政督察区,建德属之;在衢县设立第五行政督察区,寿昌属之。

民国32年(1943年)9月1日,增设第十一行政督察区,建德、寿昌属之。专员公署始设淳安,后移建德。1936年(1947年)5月,撤销第十一行政督察区,建德、寿昌直属浙江省。

民国37年(1948年)4月,两县又属设署于淳安的第四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5日,建德、寿昌相继解放。同月设立第四专署,后改建德专区,建德、寿昌属之。

1950年3月22日,撤销建德专署,建德、寿昌改属金华专署。

1955年3月31日,重设建德专署,建德、寿昌回属。

1957年1月,为适应新安江水电站建设需要,分建德县地置相当县一级的 新安江区,直属建德专署。

1958年3月31日,新安江区改为新安江镇,隶建德县。11月21日,撤销寿昌县,并入建德县。

1959年4月,撤销建德专署,建德县划属金华专署。

1960年8月,县城由梅城镇移白沙镇(今新安江街道)。

1963年5月16日,建德县划属杭州市。

1985年12月,建德县辖:白沙镇、新安江区、梅城区、乾潭区、三都区、寿昌区、大同区。

1992年4月1日,建德撤县置市,市治新安江镇(今新安江街道)。

2000年,建德市辖15个镇、12个乡。

2002年上半年,建德市辖3个街道、12个镇、11个乡,62个居民区、518个行政村。

2003年底,建德市辖3个街道、12个镇、11个乡,25个社区、30个居民区、514个行政村。

2005年3月28日,浙江省政府(浙政发函[2005]18号)批复同意建德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一、撤销上马乡建制,与大同镇合并。调整后的大同镇辖58个行政村、3个居民区,镇政府驻地不变(古城山路52号)。二、撤销石屏乡建制,与航头镇合并。调整后的航头镇辖42个行政村、2个居民区,镇政府驻地不变(溪沿村)。三、撤销童家乡建制,与寿昌镇合并(不含童家乡过浴山村)。调整后的寿昌镇辖49个行政村、1个社区、4个居民区,镇政府驻地不变(中山路38号)。四、撤销马目乡建制,与下涯镇合并。调整后的下涯镇辖26个行政村、2个居民区,镇政府驻地不变(杨桥头)。五、撤销三河乡、麻车乡建制,与大洋镇合并。调整后的大洋镇辖38个行政村、3个居民区,镇政府驻地不变(英烈路1号)。六、撤销洋尾乡建制,与梅城镇合并。调整后的梅城镇辖27个行政村、5个社区、1个居民区,镇政府驻地不变(总府后街39号)。七、撤销下包乡、姚村乡建制,与乾潭镇合并。调整后的乾潭镇辖71个行政村、6个居民区,镇政府驻地不变(新世纪广场1号)。八、撤销凤凰乡建制,与三都镇合并。调整后的三都镇辖50个行政村、2个居民区,镇政府驻地不变(府前路)。九、童家乡过浴山村划归更楼街道。调整后的更楼街道辖28个行政村、1个社区、1个居民区,办事处驻地不变(杭衢路)。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后,建德市辖新安江、洋溪、更楼3个街道,杨村桥、莲花、李家、大慈岩、寿昌、航头、大同、下涯、梅城、乾潭、三都、大洋等12个镇和钦堂乡。

2005年末,建德市总面积2321(一说2364)平方千米,总人口50.8(一说50.71)万人。辖3个街道、12个镇、1个乡:洋溪街道、更楼街道、新安江街道;梅城镇、下涯镇、杨村桥镇、乾潭镇、三都镇、寿昌镇、大同镇、航头镇、李家镇、大洋镇、莲花镇、大慈岩镇;钦堂乡。共有30个社区、27个居民区、513个行政村。市政府驻新安江街道新安路1号。

2007年8月20日,浙政函[2007]119号批复同意建德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将乾潭镇羊毛坞村划归钦堂乡管辖。将梅城镇十里埠村划归杨村桥镇管辖。将莲花镇桑园村划归洋溪街道管辖。将大慈岩镇乌石村、乌石源村划归寿昌镇管辖。将李家镇管村桥村划归大同镇管辖。调整后,乾潭镇辖6个居民区,70个行政村;钦堂乡辖1个居民区,13个行政村;梅城镇辖5个社区,1个居民区,25个行政村;杨村桥镇辖1个居民区,23个行政村;莲花镇辖1个居民区,12个行政村;洋溪街道辖1个社区,1个居民区,13个行政村;大慈岩镇辖1个居民区,31个行政村;寿昌镇辖4个社区,51个行政村;李家镇辖1个居民区,21个行政村;大同镇辖3个居民区, 59个行政村。调整后,上述乡、镇政府驻地和街道办事处驻地不变。建德市辖3个街道、12个镇、1个乡:洋溪街道、更楼街道、新安江街道;梅城镇、下涯镇、杨村桥镇、乾潭镇、三都镇、寿昌镇、大同镇、航头镇、李家镇、大洋镇、莲花镇、大慈岩镇;钦堂乡。市政府驻新安江街道新安路1号。

2012年末,全市总面积2364平方千米。总人口50.92万人。辖3个街道、12个镇、1个乡:新安江街道、洋溪街道、更楼街道、莲花镇、乾潭镇、梅城镇、杨村桥镇、下涯镇、大洋镇、三都镇、寿昌镇、航头镇、大慈岩镇、大同镇、李家镇、钦堂乡。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建德市下辖3个街道、12个镇、1个乡[12]

区划详情

3个街道:新安江街道、洋溪街道、更楼街道。

12个镇:莲花镇、乾潭镇、梅城镇、杨村桥镇、下涯镇、大洋镇、三都镇、寿昌镇、航头镇、大慈岩镇、大同镇、李家镇。

1个乡:钦堂乡[12]

街道名称

面积

平方千米

人口

社区及行政村

街道地址

新安江街道

110.89

7.22

新蓬,黄泥墩,梅坪等16个村

莱市路23号

洋溪街道

74.71

1.36

洋安,城东等6个村

复兴路12号

更楼街道

81.41

2.49

洪宅,邓家等15个村,及更化社区,邓家居民区

更楼商街208号

乾潭镇

368.48

4.5

姚村,沛市,等25个村

新世纪广场1号

大慈岩镇

86.59

1.91

新叶,李村,等12个村,及檀村居民区

府前路1号

航头镇

157

4.55

东村,航景,等18个村,及航头居民区

总府后街39号

三都镇

186.04

2.62

寿峰,羊峨,等19个村,及三都居民区

府前路1号

下涯镇

161.81

2.58

大洲,金洲,等11个村,及下涯居民区

下涯洋桥头1号

大同镇

172.27

5.61

镇源村,胡松源,等33个村,及大同居民区

古城山路52号

大洋镇

223.77

3.51

河源,三河,等21个村,及大洋居民区

溪沿村405号

梅城镇

154.95

4.64

龙泉,城西,等16个村,及严陵社区

总府后街39号

杨村桥镇

134.16

2.28

梓源,杨村桥,等12个村,及杨村桥居民区

荷花路10号

李家镇

104.94

2.22

李家,龙村,等10个村,及李家居民区

李家村308号

寿昌镇

155

3.39

十八桥,卜家蓬,等26个村,及望江社区

中山路38号

莲花镇

86.11

1.14

莲花,戴家,等6个村,及莲花居民区

莲花路10号

钦堂乡

55.32

0.85

大溪边,莆田,等7个村,及钦堂居民区

自然环境

街道名称

面积

平方千米

人口

社区及行政村

街道地址

新安江街道

110.89

7.22

新蓬,黄泥墩,梅坪等16个村

莱市路23号

洋溪街道

74.71

1.36

洋安,城东等6个村

复兴路12号

更楼街道

81.41

2.49

洪宅,邓家等15个村,及更化社区,邓家居民区

更楼商街208号

乾潭镇

368.48

4.5

姚村,沛市,等25个村

新世纪广场1号

大慈岩镇

86.59

1.91

新叶,李村,等12个村,及檀村居民区

府前路1号

航头镇

157

4.55

东村,航景,等18个村,及航头居民区

总府后街39号

三都镇

186.04

2.62

寿峰,羊峨,等19个村,及三都居民区

府前路1号

下涯镇

161.81

2.58

大洲,金洲,等11个村,及下涯居民区

下涯洋桥头1号

大同镇

172.27

5.61

镇源村,胡松源,等33个村,及大同居民区

古城山路52号

大洋镇

223.77

3.51

河源,三河,等21个村,及大洋居民区

溪沿村405号

梅城镇

154.95

4.64

龙泉,城西,等16个村,及严陵社区

总府后街39号

杨村桥镇

134.16

2.28

梓源,杨村桥,等12个村,及杨村桥居民区

荷花路10号

李家镇

104.94

2.22

李家,龙村,等10个村,及李家居民区

李家村308号

寿昌镇

155

3.39

十八桥,卜家蓬,等26个村,及望江社区

中山路38号

莲花镇

86.11

1.14

莲花,戴家,等6个村,及莲花居民区

莲花路10号

钦堂乡

55.32

0.85

大溪边,莆田,等7个村,及钦堂居民区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建德建德(3)建德市地处杭州市西部, 钱塘江上游,杭州——黄山黄金旅游线的中段,位于北纬29°12′20″~29°46′27″,东经118°53′46″~119°45′51″。东与浦江县接壤,南与兰溪市和龙游县毗邻,西南与 衢州市衢江区相交,西北与淳安县为邻,东北与 桐庐县交界。东起乾潭镇梓洲村(原姚村乡梓洲村)双门灶,西至李家镇大坑源村卢桐源,长84.38公里;南起航头镇珏塘村,北至乾潭镇大源村(原下包乡大源村)石豹头扶梯岭,宽62.93公里。总面积2321平方公里,占浙江省面积的2.28%。

水文

建德市境地处浙西丘陵山地和金衢盆地毗连处,地表以分割破碎的建德建德低山丘陵为特色,大部分地区地质构造属钱塘江凹槽带,山岭属天目山、千里岗和龙门山系。千米以上主峰有12座,主要分布在境域西北和东南。山脉大致呈北东向西南走向。整个地势为西北和东南两边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水系由周边向中间汇集,主要河流由西南流向东北,与山脉走向基本一致。

境域山地和丘陵占建德市总面积的88.6%。北部和西部山岭由古生代到新生代的砂岩、石灰岩和页岩等组成,侵蚀明显,切割较深,山势陡峻,相对高差达400米~600米,坡度常为30~40度。南部为200米以下的丘陵,地势平缓,坡形浑圆,坡度一般在15度以下,谷地也较开阔。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215平方公里,占建德市总面积的9.4%。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新安江、寿昌江及兰江两岸,土地肥沃,排灌条件良好,是建德市的主要农耕地带,也是商品畜禽的重要产区。

气候特征

建德市境域水系属 钱塘江流域,有新安江及其支流寿昌江和兰江、富春江4条较大河流及38条中小溪流。

新安江

新安江新安江在建德市境西部的芹坑埠入境,由西向东流经新安江城区、洋溪、下涯、马目、杨村桥,在梅城与兰江汇合后流入富春江;境内全长41.4公里,流域面积1291.44平方公里。

兰江

在 三河乡入境,自南而北流经三河、麻车、大洋、洋尾,于梅城东关汇入富春江,境内长23.5公里,流域面积419.38平方公里。

富春江

由西南流向东北,经乌石滩、 七里泷,于冷水流入桐庐县;境内长19.3公里,流域面积615.75平方公里。寿昌江是 新安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李家镇长林大坑源,主流长65.8公里,流域面积692.3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

建德市属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4℃,年均总降水量1600毫米, 日照充足,年均日照总时数为1760小时。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建德市主要矿藏有 石灰岩、 白云石、大理石、花岗岩、石煤、铜、铁、 铀等,其中石灰石储量最大,出露面积约85平方公里,估计储量143亿吨。

水资源

建德市境内生物资源丰富,据查明,有森林树种700余种,药用植物700多种,动物140多种,其中有44种动植物资源属国家重点保护对象。

人口

建德市境内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水资源、水力资源较丰富,水资源总量18.58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6.81万千瓦。水质极佳的淡水资源,为大水面网箱养鱼奠定了基础。

政治

人口

截止2010年11月1日零时,建德市的常住人口为43075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73062人相比,十年共减少42312人,下降8.94%,年平均减少4231人,下降0.93%;建德市常住人口中县外流入人口为31555人,占7.33%。建德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56151户,家庭户人口为41195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06人减少0.42人。

2022年末,全市户籍人口505478人,比上年末减少2032人,下降0.4%。其中,男性人口 255455人,女性人口 250023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0.5%和49.5%。全年出生人口 3043人,出生率为6.01‰o;死亡人口 4149人,死亡率为8.1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8%。迁入人口 1452人,迁出人口2373人,人口机械增长率为-1.8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44.6万人,比上年增长0.5%[2]

民族

杭州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市共有54个少数民族成份,常住少数民族人口约13.4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54%。城区常住少数民族人口(含萧山、余杭区)8万余人,区县(市)常住少数民族人口5万4千余人,人口在万人以上的苗族、土家族、侗族、畲族和壮族等5个民族,在杭流动少数民族人口约15.97万人。全市有1个畲族乡——桐庐县莪山畲族乡,19个少数民族(畲族)村,民族成份包含了畲族、苗族、土家族、侗族、布依族、仡佬族等,其中又以畲族为主,占民族村中少数民族人口的99%以上,呈现大散居、小聚集的分布格局[8]

经济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富永伟
市委副书记

王新锋、俞伟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市长 王新锋
副市长

陈文岳、王伟、何瑞洪、袁思明、李俊(女)、方华、洛桑多吉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 吕平
副主任

夏喜生、吕建月、吴岳炎、徐拥军、姜建生、刘国金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主席 俞伟
副主席

汪华瑛(女)、钱晓华(女)、郑志华、叶强、章学东

以上内容参考来源:建德市人民政府[13][14][15][16]

综合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富永伟
市委副书记

王新锋、俞伟

第一产业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市长 王新锋
副市长

陈文岳、王伟、何瑞洪、袁思明、李俊(女)、方华、洛桑多吉

第二产业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 吕平
副主任

夏喜生、吕建月、吴岳炎、徐拥军、姜建生、刘国金

第三产业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主席 俞伟
副主席

汪华瑛(女)、钱晓华(女)、郑志华、叶强、章学东

文化

劳村二月八

初步核算,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GDP)433.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92亿元,比上年增长 3.6%;第二产业增加值219.60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173.02亿元,增长 0.9%。三次产业占 GDP比重为9.4:50.7:39.9。按两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7425元,比上年增长1.0%。按两年平均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5596元,增长1.7%。经最终核实,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424.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1%,三次产业占GDP比重为9.1:51.5:39.4。

2022年,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80.53亿元,比上年增长20.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剔除矿业权收益10.85亿元一次性因素,为41.17 亿元,比上年增长 6.9%,加上矿业权收益为52.02亿元,增长35.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33.34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4.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8.55 亿元,增长 23.4%,其中民生支出 60.99亿元,增长26.8%,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7.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卫生健康支出、城乡社区支出分别增长70.5%、38.1%和56.6%。

2022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513 人,比上年增加235人。安置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614人,其中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1182人,比上年增加66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386人。

2022年,全年新设市场主体11722户,比上年减少194 户,其中,新设企业 3363户,比上年减少1076户;新设个体工商户8354户,比上年增加882 户。年末在册市场主体59893户,比上年增加5620户,其中企业19090户,个体工商户40353户,比上年分别增加785户和4888户。

2022年,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6.11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7%,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6.66亿元,增长0.4%;金融产业增加值31.05亿元,增长8.5%;健康产业增加值17.85亿元,增长10.2%;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1.76亿元,下降5.6%;时尚制造业增加值20.17亿元,增长2.4%[2]

婚嫁习俗

建德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市建德建德),浙江省重点商品材基地和大棚草莓基地 、出口创汇莲子基地,杭州市重点柑桔基地。建成了茶叶、柑桔、草莓、板栗和笋竹、畜禽、水产等六大优势农产品主导产业和莲子、瓜菜、香榧、薄壳山核桃、花卉苗木、蚕桑等六大特色农产品基地,总面积60多万亩。

2022年,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1.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5.04亿元,增长4.6%,其中,种植业产值40.36 亿元,增长 0.0%;林业产值3.89亿元,增长6.2%;牧业产值16.04亿元,增长18.3%;渔业产值2.40亿元,增长0.2%。

2022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730公顷,比上年增长1.0%。其中,稻谷种植面积6363公顷,增加122公顷;小麦种植面积874公顷,增加94公顷;大豆种植面积2087公顷,减少59公顷;油菜种植面积5918公顷,增加2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7.06万吨,比上年减少0.05万吨,下降0.8%。其中,稻谷产量4.27万吨,减产0.1%;小麦产量0.33万吨,增产0.1%;大豆产量0.58万吨,增产3.6%;油菜产量1.71万吨,增产3.4%。

2022年,全年蔬菜种植面积9197公顷,下降1.0%,蔬菜产量26.54万吨,下降1.1%;水果产量23.17万吨,下降0.7%;茶叶产量3109 吨,下降2.6%。肉类总产量2.62万吨,增长21.1%。其中禽肉产量0.52万吨,下降0.6%,猪肉产量2.07万吨,增长30.0%;禽蛋产量6.54万吨,增长16.0%。年末生猪存栏23.14万头,比上年末增长15.7%;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15万头,下降16.0%。禽类存栏 499.38万羽,增长 9.7%。全年生猪出栏27.49万头,比上年增长30.1%。

2022年,全年水产品总产量9940吨,下降1.6%。木材产量6.62万立方米,增长1.7%。

2022年,新增高标准农田7266亩,标准农田地力提升5950亩。农业机械总动力15.91 万千瓦。累计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450家,其中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77家。农业龙头企业107家,其中杭州市级以上64家。各类展会获奖产品 25只,其中省级获奖产品 25只。

2022年,全年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1.52亿元,比上年增加0.2亿元。累计历史文化村落46个,其中当年新增1个。累计建成风情小镇7个。累计杭州市特色村8个,其中当年新增4个。累计建成未来乡村8个,其中当年新增4个。农家乐(民宿)达到389家,比上年增加8家;全年接待游客数18.3万人次,增长3.4%,实现经营收入7358万元,增长36.2%[2]

社会

2022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84.72亿元,比上年增长 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9.10 亿元,比上年增长3.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3%,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3.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89.1%和84.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87.79亿元,比上年增长5.1%;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682.75亿元,增长5.7%,其中,出口交货值87.60 亿元,增长1.3%。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前十大行业合计增加值139.9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87.9%,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的贡献率达到88.7%,贡献率比上年提高13.2个百分点。前十大行业增加值“四正六负”,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0.4%,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0.6%,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下降3.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1%,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10.5%,金属制品业增长 18.3%,非金属矿采选业下降14.3%,医药制造业增长14.8%,纺织业下降15.0%。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12.37 亿元,比上年增长35.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8%,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5.8%,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6.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6%,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5.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利润分别增长 61.0%和5.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利润分别下降9.3%和4.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1.74 元,比上年增加1.44元;营业收入利润率10.61%,比上年提高0.81个百分点。39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99家,企业亏损面24.8%,亏损面比上年扩大9.5个百分点;企业亏损率8.3%,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4.85%,比上年末下降0.97个百分点。

2022年,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4.90 亿元,比上年下降4.8%,占 GDP的比重为8.0%[2]

交通运输

服务业

2022年,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5.36 亿元,比上年下降1.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3.80 亿元,下降5.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16 亿元,下降5.5%;金融业增加值31.05亿元,增长8.5%;房地产业增加值29.54 亿元,下降11.9%;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3.17亿元,增长7.4%;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4.03亿元,增长5.9%。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1.42亿元,比上年增长2.1%,利润总额-2.03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2022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7.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67.3%,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9.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3.8%。分结构看,工业投资下降19.1%,制造业投资下降5.9%,交通投资下降 59.2%,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下降 38.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 2.6%,民间项目投资下降11.8%。

2022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9.6%,其中,住宅投资下降4.6%。房屋施工面积232.85万平方米,下降16.2%;新开工面积6.48万平方米,下降89.1%;竣工面积16.64 万平方米,下降72.8%。商品房销售面积19.27万平方米,下降 58.4%,其中住宅销售17.27万平方米,下降59.4%;商品房销售额21.37亿元,下降64.1%。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8.67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0.59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2.92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0.98万平方米。

国内贸易

2022年,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00 亿元,比上年增长2.3%。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0 亿元,下降3.8%,其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55.7%。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8.0%,中西药品类增长 25.1%,日用品类增长21.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4.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9.0%,汽车类下降17.7%。

2022年,全年实现网络零售额194.88亿元,比上年下降21.2%。

对外经济

2022年,全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95.91亿元,比上年下降3.4%。其中,进口 6.24 亿元,下降51.0%;出口 89.66 亿元,增长3.6%,出口份额占全国的 0.37‰。服务贸易出口额1.07亿美元,下降 23.6%。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4.52亿美元,增长11.4%,其中跨境电商出口额4.28 亿美元,增长14.2%;进口额0.24亿美元,下降22.1%。

2022年,全年新引进外商投资项目5个,比上年减少1个。实际利用外资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6%。

金融

2022年,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79.3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2%,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9.3%。住户本外币存款余额459.47 亿元,增长 18.9%。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16.95亿元,增长19.4%,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19.5%。中长期本外币贷款569.70 亿元,增长16.9%。金融机构本外币住户贷款余额351.99亿元,增长10.5%。其中,住户消费贷款余额179.31亿元,下降0.3%。

2022年,年末境内上市公司6 家,其中上交所主板3家,港交所主板、深交所创业板、深交所中小板各1家。

2022年,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10.15亿元,比上年增长 28.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63亿元,增长 27.6%;人身险(健康险和意外险)保费收入0.52亿元,增长 32.0%。各类赔款及给付5.63亿元,增长12.8%。其中,财产险赔付5.51亿元,人身险赔付0.11亿元。赔付率55.45%,赔付率比上年下降7.51个百分点[2]

邮政电信

科教文体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是大同镇劳村一年一度的“二月八”庙会。庙会从二月初七开始,到初九结束,初八日达到最高潮。庙会是为纪念劳村刘姓祖先“刘爷爷”而举办的,已有八九百年历史了。

医疗卫生

被子至少要两床,一对枕头,要成双的,要红色的。木器用品。主要的是一对木箱子。箱子里还要装满红枣、花生、桂圆、柏子,意为早生贵子,还有红鸡蛋、甘蔗等。竹器用品,包括一对火熜和一只针线箧。

民生保障

资源利用

2022年,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2159.58公里,比上年增加66.8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35.39公里。全年公路货物运输总量3021.05万吨,比上年增长26.1%;公路货物周转量39.75亿吨公里,增长 25.9%。公路旅客运输总量1270.0 万人次,下降9.4%;公路旅客周转量4.73亿人公里,下降 23.0%。市区公共交通运营线路19条,营运公交车辆143辆,公交客运总量1345.1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 15.6%。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141623辆,比上年末增加14825辆。民用汽车保有量106538辆,增加12262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95863辆,增加11908辆。民用轿车保有量(小型、微型载客汽车)94416辆,增加12101辆,其中私家车(个人小型、微型载客汽车)89734辆,增加11723辆[2]

环境保护

2022年,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26 亿元,比上年增长 6.0%。邮政特快专递业务34.08万件。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6.25亿元,比上年增长7.4%。年末电话用户总数60.67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数53.23万户,固定电话用户数7.44万户。互联网用户76.16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89万户,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数52.92万户,增加0.60万户[2]

安全生产

建德建德

建德市设有建德市 寿昌中学、 新安江职业高级中学、 建德市先锋职业学校、 建德市工业技术学校、 建德市雾江职业学校、建德市 新安江中学、 浙江省严州中学梅城校区、浙江省严州中学新安江校区(即 严州中学新校区)等八所中学。

2022年,年末全市共有幼儿园40所,在园幼儿13539人,比上年下降0.9%。共有小学31所,在校学生23765人,增长2.7%,学龄儿童毛入学率 100%。普通中学23所,其中初中17所、普通高中(含民办)6所;在校学生数17538人,其中初中 10329人、普通高中7209人。初中升高中段比例99.77%。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603人。全市专任教师4480人,其中,幼儿园专任教师1161人,小学专任教师1389人,初中专任教师983人,高中专任教师814人,职高专任教师116人,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17人。

2022年,全年实施各类科技计划79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5项。年末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9 家,其中当年新认定41家。年末拥有雏鹰计划企业59家,其中当年新认定5家。年末拥有省科技型中小企业622家,其中当年新增82家。杭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开发中心134家,其中省级以上54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2家,众创空间3家。全年专利授权量1702件,比上年下降14.3%,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36 件,与上年持平。全年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66项,技术合同金额9.24 亿元。

2022年,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站16 个,农家书屋235个,博物馆1个。年末市图书馆总藏书94.86万册(件),比上年增加6.64 万册(件) ﹔书刊外借 60.50万册次,增加16.30 万册次。全年剧团国内演出322场次,观众人数9.6万人次。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5.46万户,有线电视信号100%数字化。《今日建德》全年共出版249期,日发行数1.8万份。建德新闻网日均点击量1.3万人次。

2022年,全年举办各类群众性体育比赛279场,参赛运动员5万人次。全市健身苑点590 个,其中当年新建9个。农村健身设施覆盖率达100%。全市体育场馆3个,新建篮球场16 个,新建乒乓球室46个。全年获得杭州市级以上各类奖牌总数276枚,其中金牌128枚、银牌63枚、铜牌85枚[2]

旅游

2022年,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406个,其中医院1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262个,个体卫生机构111 个,其他卫生机构20个。全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 2912张,其中医院床位2325张。年末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193人,其中执业医师1502人,执业助理医师303人,注册护士1974人,药剂人员 282人,检验人员132人。全年无偿献血5541人次,献血量171万毫升,其中流动献血1197人次[2]

新安十景

2022年,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514 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049元,增长3.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69元,增长6.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73,比上年缩小0.05。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9573元,增长15.1%。

2022年,全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32401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43834元,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718元,增长6.2%。

2022年,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5.42万人,其中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21.77 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90 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3.35万人,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8.41 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4.94 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9.63%。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1.88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4.52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8.6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9.49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018人,比上年末增加732人。

2022年,年末全市养老机构17所,其中敬老院7所;养老机构床位2926张,其中敬老院床位1434张;供养老人1019人,其中敬老院在院老人535人。年末全市特困人员457人,其中集中供养262人。年末共有社区服务中心256个。

2022年,年末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832人,其中,城镇555人,农村9277 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平均每人每月1216 元/ (人·月),比上年提高334 元/ (人·月)。全年发放困难家庭救助金1.47亿元。

2022年,全年市慈善总会共募集捐款1061 万元,发放各类救助金1977万元[2]

其他景点

2022年,年末城区建成区面积10.60 平方公里,城区道路长度139.42公里。城区供水总量1892.72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1121.10 万立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7.83%,比上年提高2.08个百分点。城区园林绿地面积510.85公顷,比上年增加24.62公顷;公园绿地面积267.05公顷,增加15.85公顷。年末实有公园数17个,公园面积 230.40公顷,增加14.41 公顷。年末城区管道煤气用户57570户,比上年末增加5445户。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97.54%,比上年提高0.49个百分点。

2022年,全年完成造林更新面积 1.4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0.58万亩,更新造林0.9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为73.47%。

2022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4.00 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用电0.59亿千瓦时,增长53.3%;第二产业用电32.13亿千瓦时,下降2.1%;第三产业用电5.69亿千瓦时,增长14.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5.59亿千瓦时,增长25.1%。工业用电量31.39亿千瓦时,下降2.3%。

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总量比上年增长 4.8%,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增长1.5%。

2022年,全年总供水量2.08亿立方米。除险加固病险水库5座、山塘31座。农村饮用水工程各级投入资金2000万元,完成54个村庄饮用水工程,解决饮用水人数0.67万人[2]

著名人物

2022年,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349天,空气优良率95.6%。PM2.5年平均浓度23微克/立方米,PM10年平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主要水系监测断面Ⅲ类及以上占比100%[2]

荣誉

2022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包括工矿商贸企业、道路运输、水上交通、渔业船舶事故)9起,比上年减少3起,下降25.0%,其中工矿商贸企业事故4起、道路运输事故5起;死亡7人,比上年减少2人,下降22.2%[2]

词条图册

2022年,全年预计旅游接待总人次336.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8%,其中,国内游客 336.5万人次。全年预计旅游总收入52.0 亿元,比上年增长 6.9%。年末各类旅行社22家,A 级及以上景区5个,其中4A 级景区5个。乡村旅游收入7.23亿元,下降11.2%[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