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崖

中文名 泉水崖
文教卫生 清末设私塾
目录导航

概述

泉水崖村名,属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五井镇,临朐县城西南12公里、五井镇政府驻地北4公里处。西北界大楼村,北、东分别与冶源镇小楼村、石灰窑村毗邻,南与潍坊市五井煤矿隔沟相望。聚落西高东低,呈长方形。

历史沿革

先前这里即有凤凰庄,立村时间无考。明嘉靖三年(1524),于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后衣、孙、李、冯、战等姓相继迁入,现村中已无于姓。因东、南、北3面环沟,沟边均为土崖,早年村南沟西崖下有泉水长流,故名泉子崖。1989年临朐县修地名志时,因邑内有数处村庄同名,遂改称泉水崖。

据《衣氏族谱》载,衣氏由临朐城西衣家庄迁此,经世代繁衍,渐成村内大族,人口占40%;孙氏由临朐城西西郡村迁此,现人口占25%;李、冯、战3姓人口各占10%;神、刘2姓嵩山水库库区移民时由东井村迁来。全村7姓,263户,919口人,均为汉族。有l0户信奉耶稣教。

明至清宣统二年(19l0)属临朐县孝慈乡朱旺社,宣统二年至1929年属五井区太平社,1930年属第五区太平乡,1944年12月划归益都县方山区太平乡,1952年划回临朐县属第十一区太平乡,1955年属五井区花园乡,1958年2月撤区并乡属五井乡,同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属嵩山(五井)公社,1959年l0月属五井公社,1984年春社改乡(镇)后属五井镇o

1956年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1957年与杨家窝、大楼3村联合成立高级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单设生产大队,为泉水崖大队。

经济发展

现有耕地900亩,多为标准褐土,沟地占l0%,其余90%分布于村南公路两边。原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有玉米、小麦、大豆、地瓜等,黄烟是主要经济作物。20世纪80年代后,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果品生产,栽植苹果、桃等果树60余亩计2500株,年产果品20万公斤,收入30万元。

养殖业以猪、鸡、鸭、奶牛为主。有较大规模生猪、肉鸭养殖户30家,户均年收入1—2万元。2005年,在村南规划建没奶牛养殖小区,入区20户,奶牛存栏150头,户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

工、商、服务业,以农机具维修、建筑、运输、农田耕播、商品零售为主。有大型汽车、农用车、拖拉机48台(辆),收割机、脱粒机、粉碎机等15台,商品零售门市4处,从业100余人。村劳动力逐步向城镇转移,长期在外打工者200余人,人均年收入过万元。

李正廷,1986年开始在淄川打工,1995年在淄川开设小饭馆,至2008年,已拥有“王中王”餐饮连锁店5家,固定资产2000万元,吸纳员工600余人,年实现营业额5000万元,利税过千万元,进入淄博餐饮行业前十强。

过去村民吃水仅靠村北沟底2眼水井,井深不足l0米,而沟深20多米,取水须爬30余米的陡坡,逢雨雪天,常有担水人滚入沟中.20世纪80年代,部分村民在家中打井吃水,井深一般20米左右。后因五井煤矿采煤区离村越来越近,地下水位下降,村内水源枯竭。为解决吃水问题,临朐县水利局于2000年将大楼村机井水引至村中;2008年县自来水公司在村西3公里山上打井,实行集中供水,村民吃上纯净自来水。

村民种地自古靠天,遇旱灾粮食即减产或绝产。20世纪80年代,先后打200米深机井2眼,铺设管道500米,基本解决农作物灌溉用水。随煤矿采空区I临近,机井报废l眼,另1眼亦水量大减,农田灌溉主要靠嵩山水库西干渠引水。

1979年春,全村通电,户户用上电灯。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高档电器入农户,彩电拥有率100%,洗衣机、电冰箱拥有率40%,20%的户安装空调,l0%的户购置电脑。1998年开通有线电视,入户率90%。1995年开通程控电话,95%的户安装固定电话,有手机350余部。

1985年修通东西大街1条,南北大街2条。2007—2008年,实施“村村通”工程,村民及在外工作人员踊跃捐款l0万元,硬化进村路2条及村内主要街道,安装路灯l0余盏,总投资50余万元。

文教卫生

1967年村设卫生室,配“赤脚医生”2名。现卫生室配备医务人员1名。2008年底96%的户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清末设私塾。20世纪60年代设完全小学。1970年与大楼村合办初中,1975年“戴帽”设高中班,1979年高中班取消,1984年初中合并于五井初级中学。2000年镇整合教育资源,将村小学合并至大楼小学。

解放后,考出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生3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衣怀峰,[1]1978年考入石油大学,现为中石油新疆油田质量管理与节能处处长,高级工程师,受邀担任克拉玛依市政协委员。

李胜廷,参军后考入蚌埠军事学院,毕业后历任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院务部副部长、机械化步兵学院院务部部长,现任机械化步兵学院副政委兼院务部部长,大校军衔。

孙明忠当选中共临朐县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孙世义当选中共临朐县第九、十次代表大会代表。

1939年8月,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进驻五井一带,多次派工作队来村宣传抗日,发动群众参军参战。孙世吉(1917一1945),1938年8月参加八路军,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连长,1945年在蒙阴坷垃峪战斗中牺牲,时年28岁。

组织建设

建国后村党支部书记及任职时间为:冯奎员(1954—1966);孙明忠(1969—1976);冯立文(1976.1984);李恩廷(1984.12至今)。村行政负责人及任职时间为:衣汉军(1954—1966);衣汉明(1966一1969);冯立本、战明星(1969—1975);衣明道(1976—1984);衣明祥(1985一1987,2002—2004);冯立恩(1988—2001);李恩廷(2005年至今)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