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古蔺县

泸州市古蔺县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中文名 古蔺县
车牌代码 川E
所属地区 中国四川省泸州市
别名 蔺州、落鸿、郎酒之乡
下辖地区 17个镇、3个街道、3个少数民族乡
行政代码 510525
著名景点 四川黄荆老林国家森林公园、古蔺县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箭竹大黑洞景区
电话区号 0830
目录导航

历史文化

古代为西南夷地,系彝、苗、羿人聚居地。唐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纳溪县以南设置羁縻蔺州,古蔺属羁縻蔺州地域。

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古蔺属潼川府泸州。元代,古蔺先属四川行省永宁路,后属四川行省永宁宣抚司。

明代,古蔺先后属永宁长官司、永宁安抚司、永宁宣抚司和四川布政使司叙州府叙永军粮厅。明洪武四年(1377年)置永乐卫,二十三年置白撒(今白沙)千户所,卫所 隶贵州都司。

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裁叙永军粮厅并入永宁县,古蔺属永宁县。雍正九年(1731年)置古蔺巡检司于古蔺州隶叙永厅,置赤水分县于赤水河,隶永宁县。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正月廿五日(2月26日),永宁县自今叙永东城移至古蔺场。宣统元年(1909),改县名永宁为古蔺,属永宁直隶州管辖。

天启三年(1630年)置叙用善后厅后改为叙用军粮厅。

1911年11月27日,古蔺保路同志会在县城召开群众大会,宣布古蔺独立,成立古蔺县大汉军政府,李晓青任都督。同年12月6日,蜀军政府派马集成等13人来蔺视察。次日,李晓青派兵杀害马集成一行12人及同志军10人。同月21日,杀害古蔺同盟会重要成员周南,史称“打马杀周”。

民国二年(1913年),古蔺属下川南道。民国十九年(1930年),古蔺属四川省政府,同年废永宁直隶州,古蔺县隶属于四川省永宁道。改军政府为县知事公署。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古蔺属四川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民国19年隶四川省政府,21年裁赤水分县隶四川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10日,古蔺县解放,隶属川南行政区泸县专员公署。

解放初期,为适应土地改革,缩小区划范围,1952年,古蔺县属四川省隆昌专员公署。1953年古蔺县设16个区6个镇162个乡,后几经调整,1958年改乡为人民公社,1960年改隶泸州专区,古蔺县随泸州专区并入宜宾专区。1984年复改人民公社为乡,古蔺县辖10个区1个直属镇72个乡一个区辖镇1985年划归泸州市辖,1985年,省辖泸州市成立,古蔺县属泸州市。

1987年经省政府批准大村区所属的复陶、二郎、新华三个乡合并组建二郎镇,将箭竹、乌龙、大寨、马嘶4个乡(马嘶乡从建新划入部分地域)改建为苗族乡。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将古蔺县组建为12个镇17个乡(其中4个苗族乡)。

1997年,古蔺县面积3181平方千米,人口70.8万,辖12个镇、17个乡(包括4个民族乡),614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4558个村民小组。

2004年,古蔺县行政村由原来的614个减少到269个:1000人以下的村有1个;1001至2000人的村有44个;2001至3000人的村有137个;4000人以上的村有24个。辖29个乡(镇),269个村。2004年,古蔺县全面推行强村扩组,古蔺县由原来的614个行政村调整为269个行政村,23个居民委员会调整为16个社区。村建制调整后,有的乡仅管辖2—3个行政村。

2004年底,古蔺县辖12个镇、13个乡、4个民族乡(马嘶苗族、箭竹苗族、大寨苗族、乌龙苗族),269个村委会、16个居委会(社区)(其中城市社区3个),4558个村民小组。古蔺县面积3182.3平方千米(实控3183.5平方千米),年末总人口801544人。

2006年末,辖12个镇、14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

地理环境

地形面貌

古蔺县位于 四川盆地最南缘,处于 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带 乌蒙山系大娄山西段北侧,古蔺县呈半岛状伸入黔北。境内海拔300—1843米,地势西高东低,南陡北缓地形起伏较大,山峦耸立,沟壑纵横,“七山一水两分地”,是典型的盆周山区县。境内地层古老,构造复杂,灰岩出露广泛,有大小山体486座。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7°41′~28°20′,东经105°34′~106°20′之间。南东北三面与贵州省毕节、金沙、仁怀、习水、赤水等五市(县)相连,西与叙永接壤。全县幅员面积3184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其中民族乡3个),269个行政村,总人口85万人,境内居住有汉、苗、彝、回等13个民族,是全省杂散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县之一。

气候条件

古蔺县地处 四川盆地南部边缘向贵州高原过度地带,具有四川盆地气候和贵州高原气候特征。其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夏季炎热、冬季不太寒冷。气温差异大,无霜期长,年降雨量偏少,湿度适中,日照较充足,常年多夏伏旱。古蔺县垂直气候明显。古蔺县不同地域 气温分布差异大,具有四川盆地南部高温和 贵州高原乍寒乍暖的特点。

旅游景点

黄荆旅游风景区

古蔺黄荆原始森林风景区位于四川省泸州市郎酒之乡古蔺,地处四川盆地南,云贵高原北,大娄山北部地区的古蔺县西北部境内,属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度带的赤水河流域,自然面积43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300多米。黄荆风景区峰峦叠嶂、山深林密、沟壑交错,瀑布飞泻、鸥穴深潭、溪幽水静、丹霞绝壁、环岩栈道等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包括人间仙境——环岩,八节洞瀑布群,红龙湖——高峡平湖等主要风景。

红龙湖公园

红龙湖位于 四川省 泸州市 古蔺县城北,距县城19.5公里,与黄荆景区相连,面积达30平方公里。红龙湖整个湖区由红龙湖、月儿湖、琴蛙湖等大小7个湖泊组成,海拔1600米左右,为人工湖泊。

美食特产

麻辣鸡

一种卤制小吃,以鲜、香、麻、辣著称。其特点是选料严格,工艺考究,香气扑鼻,肉质细嫩,皮脆脱骨,咸淡适宜,麻辣得当。喜欢川味的客人来到古蔺,都要品尝一番。

麻辣鸡四川省古蔺县的一种特色食品。享誉整个四川,已经走出川内,在其它省市站住了脚根。始创于解放初起,创始人系四川省古蔺县人聂墩墩。

腊肉

古蔺 腊肉大多是在已经用盐腌制过的猪肉上再用柏香树枝叶熏制半天而成,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 风味独特,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 ,人称“飘香风味,古蔺腊肉’‘古蔺 腊肉大多是在已经用盐腌制过的猪肉上再用柏香树枝叶熏制半天而成,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 风味独特,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 ,人称“飘香风味,古蔺腊肉’‘

手工面

古蔺手工面是古蔺的特色美食,已经在川南传播开了.手工面分为水面和干面.因为干面储存时间长,所以更被古蔺人和外地人所接收.我也就介绍干面.在古蔺的方言中,面条叫做挂面,.这是有一定原因的,这与面条的制作有一定关系.首先古蔺的气候干燥,空气质量非常好,面做出来不久就已晾干。而在晾干过程中需要把面条挂起来.一般这种晾干面条的简易装置是用木条搭建成的。通过这种简易装置把面条晾干.大家可别小看这种东西,它可以使面条与阳光充分接触,而且是均匀的。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