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村在番禺市城东南15公里。属大岗镇管辖。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广东东江一带客家人迁入并建村,故名“客家村”。
客家村位于大岗镇城镇经济建设规则中心区内,截止至2002年底,该镇面积约0.54平方公里,常住居民及农业人口约有1920多人,其中农村常住人口785人,外来人口有1200人。
该村往西南距大岗镇政府约1.3公里,内有双向六车道的豪岗大道,及30米宽兴业路贯穿大岗、潭洲的两个镇级商贸中心,村内道路接通宽阔豪岗大道可通往顺德,通过灵岗二桥、北往市桥、广州、东往广珠线到达中山市,珠海市等地。 大岗镇电信业务中心在该村旁,使交通、电信方面确带来十分便利。
广州番禺客家村
该村的经济主要依靠出租土地办企业及商铺租赁,村开发兴建一个用地50亩的工业村。从2002年起,该村办起有五金、电器、制衣等外资、私营企业十三家,村民村集体商铺有八十间,其中集体商铺40间,使村2002年社会总产值达6273万元,村集体2002年达收入300万元左右。 该村集体,村民的主要收入途径,是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依靠利用大岗镇城区的优势,开发利用一切土地资源,在农业耕作面积较少情况下,以稳定发展工业的基础上,进行集约统一经营承包农田。 2002年,出租承包农田面积80亩,给广州番禺绿意。草业有限公司,投资10万元种植草业,花卉,盆景的绿化树苗场地。 同时,该村借着大岗镇的发展百业兴旺的地带,村民收入大多以务工经商,村也努力开拓创新,向着第三产业(房地产业、商贸服务行业)发展新经济路向方面建设。
从2002年起,该村为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建起了一个用地42,600平方米的新型农民居住中心村,村投资500多万,开发一个有33,335平方米用地,规划合理,市政设施完善,内有小公园,绿化休闲地的“龙门村”商住小区。 该村得到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与番禺区交通系统洽谈一个用地50亩多,区级第二客货车转运中心站,在该村范围内规划、筹建,必将使村镇的交通带来了繁华和经济发展的环境新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