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化疗是指将化疗和热疗结合应用治疗肿瘤的一种新疗法。其原理是利用物理能量加热热效应好的化疗药物,进而使肿瘤组织温度上升到有效治疗温度,并维持一定时间,利用正常组织和肿瘤细胞对温度耐受能力的差异,达到既能使肿瘤细胞凋亡、又不损伤正常组织的治疗目的。
当前热化疗最主要和最成熟的应用方式是热灌注化疗。
热灌注化疗使热疗与化疗灌注药物产生有机的互补作用,增加患者对化疗的敏感性。能够更有效地杀伤恶性肿瘤细胞,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病人的生命,同时又减轻放疗和化疗所产生的副作用,因而被国际医学界称之为“绿色疗法”。
我国的热灌注化疗,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王执民教授带领专题小组率先进行了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研究工作,现已发表多篇科研论文,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TRL型体外循环灌注热化疗治疗系统是国内首家应用体腔热物理技术防治体腔种植转移和治疗癌性积液的新型医疗设备。此设备利用穿刺技术或术后留置导管技术,将热灌注治疗液或癌性积液在治疗机内自动加热后,通过密闭循环管路建立循环,在计算机全程动态监测和反馈调控下,实现灌注治疗液在治疗时间内保持恒定的温度,对肿瘤细胞实现有效杀伤。全机制地遏制了癌性积液的反复“回潮”。成功地解决了临床上体腔灌注温度不恒定、体腔温度热匀散不理想、操作复杂等问题,避免了传统疗法经常并发的包裹、粘连、肠梗阻等系列后遗症。
湖湘中医肿瘤医院的教授告诉我们肿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肿瘤转移。肿瘤大小在1~2厘米,尚未被发现之前,癌细胞就已经开始转移。每克肿瘤组织每天可向血液中释放300~400万个癌细胞,脱落的癌细胞随血液或淋巴流布全身,一旦条件成熟,散落的癌细胞会像种子一样在身体的任何组织器官种植,并迅速生长起来,破坏脏器功能,最终导致病人死亡。
由于肿瘤的易转移性,现代医学已普遍接受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概念,传统手术、放疗、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伽马刀、光子刀、超声刀、氩氦刀、质子刀等局部治疗手段,只能有效减低肿瘤负荷,而解决不了全身性的根本问题。全身性疾病就要用全身性治疗手段来解决,然而,目前对肿瘤转移唯一有效的全身化疗,因严重的毒副作用、不可避免的耐药性和有限的疗效让肿瘤病人难以接受。
早在1866年,德国医生Busch治疗的一位面部肿瘤患者,因感染丹毒而发高烧,高烧后肿瘤竟然不治而消了。后来美国医生Coley和Miller采用给癌症病人接种细菌毒素的方法,诱发病人高烧至40℃来治疗恶性肿瘤,取得良好疗效,并于1971年在世界权威杂志《癌症》发表文章,介绍接种细菌毒素诱发高烧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达64%,医学界为之震惊,从此开启了热疗治疗肿瘤的新时代。
肿瘤全身热化疗,就是针对肿瘤转移这一世界医学难题而研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逐渐成熟,并因其突出的疗效和低毒副作用,成为当今防治肿瘤转移的最佳治疗手段。
肿瘤全身热化疗较传统放、化疗具有五大优势:
一、防治同步
有效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预防肿瘤转移或复发。
二、化疗增效
热疗扩张血管,增加肿瘤组织内部药物浓度,对化疗有成倍增效作用
三、增强免疫
热疗增强机体免疫力,有效杀灭播散入血的癌细胞,控制肿瘤全身转移。
四、骨髓保护
热疗刺激造血因子分泌,保护骨髓造血功能,减轻放化疗的骨髓抑制。
五、绿色低毒
热疗采用物理升温,不损伤正常细胞,又减轻化疗毒副作用,绿色低毒。
肿瘤全身热化疗适应于:
1、肿瘤已经转移,无法手术切除;
2、手术切除后复发或转移;
3、癌性疼痛,尤其对肿瘤骨转移疼痛疗效显著;
4、不能耐受化疗,或化疗已经耐药,最终化疗失败;
5、肿瘤引起的恶性胸腹水。
肿瘤全身热化疗对所有恶性实体肿瘤,如肺癌、肝癌、胰腺癌、胃癌、食道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肾癌、膀胱癌,以及各种软组织肉瘤、骨肉瘤、黑色素瘤等的转移都有良好的疗效。
补硒抵御热化疗副作用
微量元素硒在抵御热化疗副作用、解毒增效方面有一定作用。
硒能增强免疫力。人体的淋巴结、肝脏及脾脏等器官中硒含量较高,而这些组织正是免疫细胞的集中地。因此,补硒可以有效提高放化疗患者的免疫力,使其顺利完成放化疗。
硒能减少化疗药物的毒性。研究显示,在化疗前后服用较大剂量硒,可以减少白细胞降低,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严重脱发、肾毒性等副作用,从而有助于合理加大化疗药物的剂量,以取得更好疗效。
硒能降低化疗药物的耐药性。长期化疗,恶性肿瘤细胞容易产生耐药性。使用化疗药物的同时补充高剂量硒,可以显著降低恶性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使之始终对化疗药物保持敏感,易于治疗。
硒能清除有害自由基。硒是强抗氧化剂,人体在放疗时大剂量补硒,可以迅速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清除有害自由基,减少放疗时的副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硒可以对放化疗的副作用有着极好的抵御效果。但是在选用补硒制剂时也要注意,不可大剂量补充以免造成硒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