颧髎穴

颧髎穴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中医针灸穴位之一,隶属 手太阳小肠经。

[功效]牙痛、面瘫、面肌痉挛、黄褐斑、 中风、口眼歪斜、视力减退。

[解剖] 在颧骨下颌突的后下缘稍后,咬肌的起始部,颧肌中;有面横动、静分支;布有面神经及眶下神经。

[刺灸法] 直刺0.3~0.5寸,斜刺或平刺0.5~1寸。

[附注] (1)手少阳,太阳经 交会穴;(2) 《图翼》:禁灸。

穴位释义

小肠经气血在此冷降。

功能主治

口眼歪斜,眼睑(目闰)动,齿痛,颊肿。

取穴方法

在面部,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穴位配伍

配 地仓、颊车治口歪;

配合谷治齿痛、唇肿。

配大迎治目瞤动(《百症赋》);

配合谷、翳风治三叉神经痛;

配肝俞、太支治面肌痉挛、眼睑膶动(《俞穴学》)。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等。

日常保健

用双手中指指腹按揉颧髎穴穴位,由上而下按摩,每次按摩2分钟。

刺灸法

针刺颧髎穴的方法:颧髎穴直刺0.3-0.5寸;颧髎穴斜刺或平刺0.5-1寸。颧髎穴禁止艾灸。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