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水,旧名赤亭水。《水经注·江水》载"举水又东南赤亭下,谓之赤亭水";明清之际,上段称举水、中段称歧亭河、下段称旧洲长河(旧洲后称新洲)。
举水,系武汉市以下长江干流北岸支流之一,是鄂东北地区有一定代表性的河流,
举水干流发源于鄂豫两省交界处的风波泐山,河水自北而南流经麻城市城关、宋埠、柳子港、新洲城关,最后于鹅公颈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68公里,河源处海拔802米,河口海拔8.5米,总落差790多米,平均坡降千分之0.63。干流弯曲系数1.53。
麻城市城关以上为上游,长69公里,平均坡降千分之1.79%。河宽自上而下由不到10米宽至300米左右,河床亦由卵石、砂砾渐转变为沙质组成;麻城至新洲柳子港为中游,问段长52公里,河宽一般保持300~400米,坡降千分之0.49%。柳子港以下为下游,河段长47里,平均坡降为千分之0.37%。两岸依靠举东、举西大堤约束,堤距宽800~1000米。
举水两岸支流众多,流程短促,集水面积不大。河长超过5里的支流共有136条。
河流 | 岸别 | 河源 | 河口 | 流域面积平方公里 | 河长公里 |
---|---|---|---|---|---|
跳石河 | 右 | 万子山 | 颜家河 | 223 | 42 |
阎家河 | 左 | 康五寨 | 胡家细湾 | 727 | 61 |
白果河 | 左 | 茅沟清 | 巴子山 | 32 | 46 |
浮桥河 | 右 | 分水岭 | 饶家河 | 518 | 55 |
鄢家河 | 右 | 罗家冲 | 何家河 | 218 | 35 |
东河 | 左 | 毛前湾 | 叶家大桥 | 171 | 33 |
沙河 | 左 | 接天山 | 李家湾 | 780 | 58 |
河流 | 岸别 | 河源 | 河口 | 流域面积平方公里 | 河长公里 |
---|---|---|---|---|---|
跳石河 | 右 | 万子山 | 颜家河 | 223 | 42 |
阎家河 | 左 | 康五寨 | 胡家细湾 | 727 | 61 |
白果河 | 左 | 茅沟清 | 巴子山 | 32 | 46 |
浮桥河 | 右 | 分水岭 | 饶家河 | 518 | 55 |
鄢家河 | 右 | 罗家冲 | 何家河 | 218 | 35 |
东河 | 左 | 毛前湾 | 叶家大桥 | 171 | 33 |
沙河 | 左 | 接天山 | 李家湾 | 780 | 58 |
鄂东北大别山区降水充足。举水流域年平均降水量1224毫米,比全省平均值高出近百毫米,且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并多暴雨,年际变化大,如上游麻城全年70%的降水量集中于4~8月。最大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最小年降水量不足700毫米。
举水水位、流量过程深受降水制约,涨落变化急剧,短短的一两天内,河水位可涨落两三米。举水(柳子港站)水位过程线呈不规则的锯齿形。该站多年平均流量为36.6立方米/秒,实测最大洪峰流量达5180立方米/秒,为多年平均流量的141.5倍,最桔季节,河水发生断流。举水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9.4亿立方米,相应年径流深为477.5毫米,实测最大年径流量为44.5亿立方米(1969年),最小年径流量7.5亿立方米。年产水模数47.8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年。在全省主要中小河流中,位居中等。径流年内分配十分不均4~8的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70%以上,其中最高月7月份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1/4以上。下游柳子港站1954年7月,径流量曾达21.0亿立方米.为该站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65倍。该站1955年6月24日一次洪水总量就达11.7亿立方米,与多年平均总量仅差8%。
举水柳子港站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为0.26公斤/立方米,年平均输沙量31.6万吨,最大年输沙量131万吨,最小2.98万吨,年平均输沙模数为146吨/平方公里·年。全流域水能蕴藏量6.12万千瓦,可开发为4万千瓦,年发电量0.96亿度。举水流域水利建设在全省中小河流中位居前列,拦蓄能力高。至1980年代末,全流域已建成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8座,小型水库275座,总库容14.48亿立方米,为柳子港站以上年径流量的1.14倍。
浮桥河水库,位于麻城县西 30 公里的举水支流浮桥河段上,是一座具有灌慨、防洪、发电、养殖、航运等综合利用的水库。承雨面381 平方公里,设计总库睿 5.34 亿立方米,其中调洪库容 2. 41亿立方米.兴利库容 2.705 亿立方米,死库容 0.225 亿立方米。
麻城大坳水库。水库位于麻城东南15 公里,明山水库以北的举水二级支流麻溪河上。承雨面积17. 2平方公里,总库容0. 276 亿立米.粘土心墙坝,最大坝高 31. 7米。水库以灌慨、发电为主,灌慨放益设计1. 8万亩,实际运用已基本达到。
举水自新洲县城关至大埠街 34.5 公里,通航 2-20 吨船舶,其中河口3.5 公里常年通航,枯水期航深 0.3~1. 米,航宽 20-50有跨河桥梁 座.
举水流域面积4046平方公里。其中上游地 区为著名的大别山区,峰峦起伏,地势高峻。中游地区丘陵广布, 自新洲城关以下进入鄂东滨江平原,地势平坦。全流域中山地约 43.5%,丘陵占46.2%,平原10.3%。流域地势坡向与陆水相反,北高南低,河水自大别山麓,顺着地势,直泻长江。
麻城举水举水发源于大别山中段南麓,鄂豫交界的风包裂山,自北向南,流经河南省新县局部、湖北省麻城市大部、红安县小部、武汉市新洲区大部,由黄冈市团风县处注入长江,是长江的一级支流。举水干流全长170.4km,流域面积4367.6平方公里。干流河源至麻城大桥为上游,长69km,河床比降17.9‰,河宽由上至下10m扩宽至280m,河床由卵石沙砾渐变为沙质;麻城大桥至柳子港为中游,长52.4km,河床比降4.9‰,河宽由280m渐变400m,河床由细沙组成;柳子港至出口为下游,长49km,河床比降3.7‰,河宽达到800~1000m,局部达到1500m,柳子港至辛冲由细沙组成,辛冲至河口由沙壤土组成。
麻城依河而建,一道长堤将大河和城区隔开,河水清澈见底,麻城自来水厂建在河边,河中间有几个巨大的水塔。河堤又宽又直,堤的两边栽满了垂柳,微风吹起,垂柳随风摇摆,远远看去,就象姑娘的秀发。
举水流域兼有山区、丘陵、平原自然地貌,高低地势差1328m,地形地势呈山地-丘陵-平原缓变的台阶分布,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流域东北部是山区,峰峦起伏,最高峰康王寨海拔1337m;东部龟山山脉环绕其境,主峰海拔1250m,其余为400m以上中低山地,为中幼林及牧特产地。中部丘陵起伏不大,地势和缓,面积广阔为高低丘陵及河谷平原,几乎全部耕种,是流域粮棉油主要产区。南部新洲以下是平原湖区,是农业、渔业生产基地。流域山区占42.5%,丘陵占46.6%,平原占10.9%。
举水流域湖北省内包括麻城市大部、红安县小部、团风县部分和武汉市新洲区等4个县市(区),共有60个乡级行政单位,1133个村民委员会,1993年年末人口166.8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8.18万人,总劳力72.75万个,总耕地面积为128.96万亩,其中水田83.50万亩,旱地45.46万亩。上游人口稀少,中下游人烟稠密,单位面积人口382人/km2。流域内耕地多集中在干流两侧及丘岗支流河谷,这些地方的垦殖指数可达40~50%,流域内人均耕地(按农业人口计算)为0.87亩,低于全省1.27亩的水平。
举水河流经武汉市新洲区有一处延绵数里的沙洲,古称“举洲”,今人称“宋渡岛”。举水河最有特色的地方自然就是这里就是,在柳子港大桥段上下游,河底不是淤泥,而是白色的细沙,这里的沙洲毫不孙色与著名海滩。入夏水浅时,从河堤横走举水河,水没不过成人小腿,即到举洲沙洲,日光下沙滩白皑皑,颗粒细小纯净。河岸柳树成荫,桑树成片,是一道很美的风景,微风轻松之时站在沙洲上,心旷神怡!而靠近河堤一侧,因河底暗涌冲洗,水略深,且深浅不一。
主岛上有一个行政村,叫宋渡村。有300多户人家、1500余居民,分6个自然村落住在岛上。此岛位于举水河中间,在夏季涨水期,举水河河宽陡增,宛如大湖。宋渡岛容易被淹,淹水时,岛上居民转移到河两岸人家寄居,隔河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