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和髎穴

耳和髎穴

主要配伍 配听宫、翳风主治耳鸣
操作 斜刺或平刺0.3—0.5寸
功能 祛风通络,解痉止痛
目录导航

穴位释义

禾髎。禾,五谷之代称也,此指气血中的脾土微粒。髎,孔隙也。禾髎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及穴外汇入的寒湿水气在此化雨冷降。本穴物质中一方面是耳门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其量少,其性收引,另一方面是足少阳胆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传入本穴的湿冷水气,两气交会后在本穴的变化为化雨冷降,所降之雨如从孔隙中漏落一般,故而得名。

取穴方法

正坐或侧伏,在耳门前上方,平耳廓根之前方,鬓发后缘之动脉搏动外取穴。

功能主治

清热降浊。主治头痛,耳鸣;牙关紧闭,口喎。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头痛、面神经麻痹、下颌关节炎等。

穴位配伍

配听宫、翳风主治耳鸣;

配颊车、地仓、阳白主治面瘫;

配太阳、印堂、足临泣主治偏头痛。

日常保健

用两手食指或中指同时点按左右两边穴位,顺时针匀速 按揉100下,然后逆时针匀速按揉100下,为一次,每天按揉3——4次,一次见效,当天就好。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定位

在侧头部,当鬓发后缘,平耳廓根之前方,颞浅动脉的后缘。

解剖

在耳前肌、颞筋膜浅层及颞肌;布有颞浅动、静脉的分支和属支;有耳颞神经、面神经颞支分布。

操作

避开动脉,斜刺或平刺0.3~0.5寸。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