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固城乡位于 任县南部,乡驻地在县城东7公里处。东经114度45分21秒——114度48分05秒,北纬37度07分11秒——37度10分14秒之间。总面积63 平方公里,总人口36906人。全乡共辖24个 行政村,地处 大陆泽南部边缘,较平坦,经济以 农业为主,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谷子等。乡办 企业有:染料化工、造纸、机械修配、制砖、烟花、火药等。
清代建固城社,1956年始建固城乡。1958年8月改为固城管理区,1960年12月改建固城人民公社。1982年4月,更名西固城公社。1984年4月,改称西固城乡,1995年大宋乡并入该乡。
西固城乡辖24个村民委员会:西固城、东固城、生刘庄、前台南、后台南、骆家庄、辛益、齐村、胡庄、南留寨、小东吴、孟庄、陈杜科、单杜科、孙杜科、大豆村、翟庄、赵村。
清凉寺位于固城城乡后台南村建于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唐武则天和明朝正统、成化、正德嘉靖年间重修。清康熙初年碑文记载:“清凉寺方圆18亩房200间住僧300余人占树500余株”盛况空前。时至清末僧去寺空。民国初期寺内改建为台南小学。1963年一场空前的特大洪水冲毁了清凉寺的全部遗址仅留下一株古槐。隋代古槐—清凉寺留存下来的唯一见证现在台南小学后墙外。据明嘉靖年间的碑文记载古槐生长于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至今已有1400余岁高龄。树高约20米树围10余米。树身枯死部分形成一洞可容纳5人。
任县西固城乡南留寨村74岁老党员耿栓群经历了新旧社会的交替,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变迁,为让后人铭记历史,不忘党恩,50多年来,他凭着对党的忠诚和顽强的毅力,用笔记下了从1938年至今该县每年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并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为该乡的发展留下了历史见证。耿栓群老人在旧社会逃过荒,不到10岁被日本侵略者抓去修过炮楼,挨打受气亲身经历了那段艰难的生活,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耿老先生翻身做了主人,才体会到了生活的幸福。1953年入党后,他便萌生了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下来教育后人的念头,从此,只有小学一年级文化水平的他,通过勤奋学习,开始追忆并坚持记录身边发生的重大事件,从未间断。哪一年耕地用上了拖拉机,哪一年谁家有了小汽车,从吃糠咽菜到大米白面,从电灯电话到楼上楼下,村里人的生活变化,社会的不断进步,都一一体现在他的记录当中,他和他的记事本成了发展的活见证。耿栓群老人近几年记录中最得意的一笔就是2006年国家免除农业税和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老人说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重大事项,是党给农民最大的实惠,这段记录,他经常会拿出来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