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冷却水

循环冷却水

目录导航

由来

循环水的冷却是通过水与空气接触,由蒸发散热、接触散热和辐射散热三个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1、 蒸发散热:水在冷却设备中形成大大小小的水滴或极薄的水膜,扩大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延长接触时间加强水的蒸发,使水汽从水中带走气化所需的热量从而使水冷却;

2、 接触 散热:水与较低温度的空气接触,由于温差使热水中的热量传到空气中,水温得到降低;

3、 辐射散热:不需要传热介质的作用,而是由一种电磁波的形式来传播热能的现象。

水质标准表

项 目 单 位 要求和使用条件 允许值
悬浮物 Mg/L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 <20
换热设备为板式,翅片管式,螺旋板式 <10
PH值   根据药剂配方确定 7-9.2
甲基橙碱度 Mg/L 根据药剂配方及工况条件确定 <500
钙离子 Mg/L 根据药剂配方及工况条件确定 30-200
亚铁离子 Mg/L   <0.5
氯离子 Mg/L 碳钢换热设备 <1000
不锈钢换热设备 <300
硫酸根离子 Mg/L 对系统中混凝土材质的要求按现行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94的规定执行  
硫酸根离子与氯离子之和 <1500
硅酸 Mg/L   <175
镁离子与二氧化硅的乘积 <15000
游离氯 Mg/L 在回水总管处 0.5-1.0
石油类 Mg/L   <5
炼油企业 <10

注:

甲基橙碱度以碳酸钙计;

硅酸以二氧化硅计;

镁离子以碳酸钙计。

1.密闭式系统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应根据生产工艺条件确定;

2.敞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的设计浓缩倍数不宜小于3.0.浓缩倍数可按下式计算:

N=QM/QH+QW (3.1.9)

式中N 浓缩倍数;

QM 补充水量((M3/H);

QH 排污水量((M3/H);

QW 风吹损失水量(M3/H)

3.敞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中的异养菌数宜小于5×105个/ML粘泥量宜小于4ML/M3;

技术参数

项 目 单 位 要求和使用条件 允许值
悬浮物 Mg/L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 <20
换热设备为板式,翅片管式,螺旋板式 <10
PH值   根据药剂配方确定 7-9.2
甲基橙碱度 Mg/L 根据药剂配方及工况条件确定 <500
钙离子 Mg/L 根据药剂配方及工况条件确定 30-200
亚铁离子 Mg/L   <0.5
氯离子 Mg/L 碳钢换热设备 <1000
不锈钢换热设备 <300
硫酸根离子 Mg/L 对系统中混凝土材质的要求按现行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94的规定执行  
硫酸根离子与氯离子之和 <1500
硅酸 Mg/L   <175
镁离子与二氧化硅的乘积 <15000
游离氯 Mg/L 在回水总管处 0.5-1.0
石油类 Mg/L   <5
炼油企业 <10

循环冷却水的处理方法

1. 流量范围: 40~2400 m3/h

2. 过滤精度:100~2000 μm

3. 工作压力: 0.1~1.6 MPa

4. 压力损失: ≤ 0.016 MPa

5. 排污阀口径:DN 50 mm

6. 排污时间: 10~60 s

7. 排污耗水量:<1%

8. 适用温度: ≤ 85 ℃

9. 电源: 交流三相380V/50Hz

10.控制界面: 数显、旋钮、开关

11.滤网类型:316不锈钢

技术背景与意义

循环冷却水的处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 去除悬浮物:

增设旁滤装置,旁滤流量一般为循环水量的1%-5%,过滤去除悬浮物质。

2. 控制结垢;

软化除盐或投加阻垢剂。

3. 控制腐蚀;

投加阻垢剂,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将金属覆盖起来,从而与腐蚀介质隔绝,防止金属腐蚀。

4. 控制微生物

投加杀生剂。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