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甘蓝(5)二年生草本,被粉霜。矮且粗壮一年生茎肉质,不分枝。基生叶多数,质厚,层层包裹成球状体,扁球形,直径10-30厘米或更大;二年生茎有分枝,具茎生叶。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长圆状倒卵形至圆形,长和宽达30厘米。顶端圆形,基部骤窄成极短有宽翅的叶柄,边缘有波状不显明锯齿;上部茎生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基部抱茎[3]。紫甘蓝的叶面有蜡质,叶球成球形。
紫甘蓝(3)紫甘1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从国外引进品种中筛选出的品种。株型较大,生长势强,开展度65-70厘米。外叶18-20片,被覆蜡粉较多,叶色紫红,叶球为圆形。单球重2-3千克,每667米2产量3000-4000千克。定植后80-90天收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耐贮性,叶球紧实,品质好。适于春秋季节栽培,因适应性强,露地或设施栽培均可。
早红
从荷兰引进的早熟品种。株型中等大小,生长势较强,外叶16-18片,开展度60厘米×60厘米。叶为紫红色,叶球为卵圆形,基部稍突出。裁植规格为行株距50厘米见方,每667米2栽2600株左右。定植后65-70天收获。单球重750-1000克,每667米2产量2500-3000千克。适于早春小棚或春播露地栽培。
红土地(红亩)
由美国引进的中、早熟品种。植株较高大,生长势强,开展度60-70厘米,株高40厘米。外叶20片左右,叶片为深紫红色,叶球抱合紧实,近圆球形。定植后80天左右收获。单球重1.5-2千克,每667米2产量3000-3500千克。适于早春小拱棚栽培或春播露地裁培。
巨石红
由美国引进的中熟品种。植株高大,生长势强,开展度70厘米×70厘米,外叶20-22片,叶色为深紫红色,叶球圆形略扁,直径19-20厘米,叶球抱合紧实。单球重2-2.5千克,每667米2产量3500-4000千克。定植后85-90天收获。适于早春塑料:小棚或春播露地栽培。产品耐贮运性好。
勒斗马苦脱甘蓝
由日本引进的杂交一代良种。生育期100-110天,抗热,抗病,耐寒栽培适应性强。叶为紫红色,叶肉厚。叶球较大,单球重1.5千克左右。适于早春塑料小拱棚种植,也可作春播露地和夏季栽培。
特红1号
从荷兰引进的早熟品种。植株长势中等,开展度60-65厘米,外叶16-18片,叶紫色,有蜡粉。叶球为卵圆形,基部较小,叶球紧实。单球重750-1000克,每667米2产量2500千克左右。以每667米2栽2600株左右为宜。定植后65-70天采收。以露地栽培为主,也可作春秋季设施园艺栽培。
紫舂紫甘蓝
从国外引进的中熟品种。株型大,生长势强,开展度70厘米左右,外叶18-20片,紫色或深紫红色,叶球圆球形,单球重2千克左右,每667米2产量3500千克左右。春秋季各种设施园艺栽培,也可作露地栽培。
原产地中海沿岸,在中国有近百年的种植历史。紫甘蓝适应性强,耐寒性和耐热性均比普通甘蓝强,其营养成分也高于普通结球甘蓝,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各大、中城市郊区。[4]
品种选择
紫甘蓝选择抗病、高产优质品种。如紫甘蓝1号(生育期80-90天)、红亩(生育期80天左右)、巨石红(生育期85-90天)、早红(生育期65-70天)等。
早春保护地种植:利用温室育苗,在1月至2月上旬定植于日光温室或改良阳畦,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定植于大棚,4月底至5月下旬可供应市场,宜选用早红、紫甘1号、红亩等品种。
春露地种植:利用温室育苗,一般在1月播种,3月中下旬定植,6月至7月上旬收获上市,所选品种同上。
秋露地种植: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采用遮阳育苗,7月下旬至8月上旬定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宜选用早红、红亩、巨红石等品种。保护地种植:于7月上旬播种,8月定植于大棚,11月下旬至12月收获,可就地贮藏,陆续供应到来年春天,所选品种。
育苗
紫甘蓝一般用育苗移栽的方式栽培。育苗方式有普通苗床育苗和育苗盘、营养钵育苗,育苗盘和营养钵育苗可用草木灰等混合做营养土。注意病虫防治,苗龄按播种节令而定,夏秋季20-30天,春冬季40-50天。一般以6-8片真叶,节间短,叶片厚,色泽深,茎粗壮,根群发达为壮苗的标准。移栽前浇透水,有利于幼苗带土移栽。
田间管理
定植。紫甘蓝是喜肥作物,底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优质圈肥5000千克、磷酸二铵15千克、钾肥15千克,与土壤耕耙均匀后整地做畦。做畦可做平畦和垄畦,定植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而定,一般行株距为30厘米×40厘米、40厘米×50厘米或50厘米×60厘米。
肥水管理
紫甘蓝定植后除浇缓苗水外,一般不要多浇水。定植后7-10天,白天温度控制在25-27℃,夜间在13-15℃,中耕2次,以促进根系发育。幼苗期至莲座期浇水以土壤见干见湿为原则。莲座后期早熟品种适当蹲苗,控制茎叶徒长和早期抽薹。结球期保持土壤湿润,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5-20千克、磷钾肥10千克;或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2次,间隔期为7-10天。后期少量追施化肥,尤其收获前不要肥水过大,以免裂球。早熟品种结球期短,前期叶球增重快,追肥宜早,结球中期可以不追肥。
病虫害防治
紫甘蓝发生的病虫主要有:软腐病、黑腐病、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等。防治软腐病、黑腐病:合理轮作,高畦栽培,增施有机肥,及时拔出病株。发病时用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50%代森锌水剂800-1000倍液,每隔5-7天灌根加喷雾1次,连续2-3次,喷雾时务必将药液喷洒到植株根颈部、基部、叶柄及叶片上。防蚜虫、小菜蛾、菜青虫:用1%阿维菌素2000倍液,或25%吡虫啉乳油3000倍液等,交替喷雾防治。如果种植面积较大,可用太阳能杀虫灯配合黄板诱杀成虫。
适时收获
当叶球紧实时可分批采收,收货时切去根蒂,去掉外叶和损伤的叶片,使叶球干净不带泥土。
每100克紫甘蓝含胡萝卜素0.11毫克,维生素B10.04毫克,维生素B20.04毫克,维生素C39毫克,烟酸0.3毫克,糖类4%,蛋白质1.3%,脂肪0.3%,粗纤维0.9%,钙100毫克,磷56毫克,铁1.9毫克。200克甘蓝菜中所含有的维生素C的数量是一个柑橘的两倍。紫甘蓝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硫元素和铁元素。
紫甘蓝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多酚,花色苷,硫苷等。
酚类化合物
新鲜紫甘蓝中含有丰富的酚类物质,可达90-117mg/100g FW。具有较高酚类化合物含量的果蔬通常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其抗氧化能力与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花色苷
紫甘蓝色素的主要成分是花色苷。研究发现紫甘蓝色素主要组分是矢车菊花色苷的糖苷及酰化物。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花色苷具有强抗氧化活性,花色苷可以加快微血管循环来减轻眼睛受到自由基攻击,还可以帮助基体激活和提高视紫红质的再生能力。紫甘蓝中花色苷的数量与品种、产地、气候、季节等因素都有关。
硫苷
紫甘蓝中含有丰富的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含量一般为30.1-98.3mg/100g FW。硫苷是一种含硫的阴离子亲水性次生代谢产物。当植物组织受到损伤时,在黑芥子酶的作用下,硫苷会发生水解,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异硫氰酸盐、硫氰酸酯、腈类等物质。哺乳动物体内不含黑芥子酶,但在胃肠道细菌菌群的作用下,仍可以发生硫苷的水解过程。这些水解产物不仅对植物自身起到保护作用,也是其特殊风味的主要成分,还具有很强的抗癌活性。
此外,硫苷的水解产物还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活性,对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皮肤有保护作用,还能防止糖尿病和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
紫甘蓝产量高,结球紧实,价格较低,易储藏和运输,抗病虫能力强,现作为一种可食用蔬菜在国内大范围种植,是一种广受欢迎的鲜切蔬菜。紫甘蓝因其具有鲜艳的色泽,色素含量高、营养价值高,无毒、安全等特点。紫甘蓝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为排名第三可食用最佳蔬菜。紫甘蓝属低热量高纤维食物,具有丰富的叶酸,肥胖者及孕妇均可食用。[5]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皮肤瘙痒性疾病,眼部充血患者忌食。
紫甘蓝(5)购买紫甘蓝时应选择艳丽亮紫红色,有光卡,包心紧实但不裂球,球面干净,无病虫害,无枯烂叶,无冻害的紫甘蓝。
紫甘蓝具有抗寒力强、耐贮运的特点,秋、冬季购买可在室温下进行短期贮藏,适宜贮藏温度为0℃,长时间在低于0℃条件下贮藏,紫甘蓝的紫红色会被破坏转向灰白色;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95%以上,贮藏环境湿度过低时,紫甘蓝外叶失水萎蔫,降低商品性。在冷库均衡温度和湿度下,紫甘蓝可保存4-5个月。用保鲜袋4-5个月。用保鲜袋或塑料袋包装,家庭冰箱冷藏,可贮藏20天以上。
紫甘蓝最常见的食用方式,一般是鲜食或者腌制后食用。
什锦大拌菜
原料:黄瓜半根、黄椒半个、圆生菜半个、紫甘蓝半个、圣女果10个、鸡毛菜20克,香醋、生抽、香油、盐适量。[6]
做法:1.将所有蔬菜清洗干净,黄椒去蒂去籽,切成圈。圆生菜、紫甘蓝撕成片,圣女果对半切开,黄瓜切片,鸡毛菜去老根备用。2.将所有准备好的蔬菜放入一个大的容器中,倒入调味料拌匀。[6]
清爽大拌菜
食材:生菜100克,苦菊30克,紫甘蓝30克,苹果100克,去皮烤花生20克,葡萄干20克,酸奶100克。[7]
做法:1.生菜洗净撕片,苦菊去根洗净切段,紫甘蓝洗净切细丝,控干水分;2.苹果去核,留皮切片,葡萄干洗干净,花生略切碎;3.将各种蔬菜、苹果片一起放入大碗中拌匀,浇上酸奶,再撒上葡萄干和花生碎,即可享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