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群岛战役

目录导航

正文

舟山群岛位于杭州湾外东海,是南北海上交通的要冲,宁沪杭地区的屏障。除舟山本岛外,还有岱山、长涂、普陀、桃花、六横、登步、金塘、大榭等400多个岛屿,总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1949年夏,上海市和浙江省大陆解放后,国民党军第75、第87军和暂编第1军等共10个师约6万人退据舟山群岛,由舟山防卫司令部司令石觉(后改为东南军政长官公署舟山指挥部,郭忏任主任)统一指挥,企图对上海、杭州地区实行海上封锁,并屏障台湾。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奉命以第22军并指挥第21军第61师共4个师4万余人,采取逐岛攻占方针,解放舟山群岛。

8月18日晚,渡海登陆部队分三路向舟山外围岛屿发起进攻。第22军一部于19日晨攻占大榭岛,歼守军近2个团。25日占领梅山岛。10月3~5日攻占金塘岛,歼守军大部。此时,佛渡、六横、虾峙等岛守军慑于被歼,仓皇撤逃。第21军第61师旋即进占佛渡等岛,并于18日晚攻占桃花岛,全歼守军。11月3日,向登步岛发起攻击。国民党军4个团在海空军配合下增援登步岛。第61师登陆部队因后续梯队未能跟上,兵力较弱,伤亡较大,于11月5日奉命撤出战斗。至此,已攻占舟山外围岛屿30多个,取得了渡海作战经验,夺取了前进阵地,为进攻舟山本岛创造了有利条件。

作战期间,国民党军陆续从台湾、金门等地调兵增援,使舟山本岛总兵力达5个军,连同海、空军及特种部队约12万人。国民党军加筑工事,抢修机场,企图固守。1950年4月,第三野战军为保证战役全胜,决定增至6个军和特种兵纵队炮兵一部参战,组成南、北两个集团,分由第7、第9兵团指挥,并延长了进攻舟山本岛的准备时间。各参战部队筹集船只,进行渡海登陆训练。在进攻舟山本岛作战即将发起之际,国民党军鉴于海南岛已失,为集中兵力确保台湾,遂于5月13日开始将据守舟山的部队秘密撤退。16日,第三野战军即令第21、第22、第23军追歼逃敌,相继占领定海、朱家尖、岱山、普陀山、长涂山等岛,至19日舟山群岛全部解放。此役,共歼国民党军8850余人。舟山群岛的解放,打破了国民党军对长江口的封锁,对建设上海和巩固浙东海防具有重要意义。

(本词条内容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授权提供,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