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腭化齿龈边音

软腭化齿龈边音

中文名 软颚化齿龈边音
俗称 含糊的l(darkl)
符号构成 在l中央划一条波浪线构成
目录导航

概述

软颚化齿龈边音(Velarised alveolar lateral approximant,俗称dark l)是辅音的一种,用于一些口语中。[ɫ]可表示软腭化[lˠ]或喉壁化[lˤ]。它通常也是一个齿化齿-齿龈化齿龈化的[l](如果是齿或齿-齿龈化的时候可以拼成[l̪ˠ]或[l̪ˤ]或[ɫ̪],详见“发音方法,特征”)。它与普通的齿龈边音一样,为浊辅音。

发音方法

特征

  • 发音方法是无擦通音,即是将舌头放近另一个发音部位,但不收窄声腔,故此不会做成湍流。
  • 变化后[ɫ]的特征:

· ·齿化,即发音时舌尖或舌叶抵住上齿龈脊(上排牙齿)发音。

· ·齿-齿龈化。即发音时舌叶靠近齿龈,舌尖在上齿龈脊之后。

· ·齿龈化,即发音时舌尖或舌叶靠近齿龈,分别被称为:舌尖化(apical)与舌叶化(laminal)。

· ·后齿龈化,即发音时舌尖或舌叶靠近齿龈后端。

  • 此音可以有两种变音方式:软腭化 或 喉壁化,即在发[l]时,舌根上扬,抵住软腭或抵住咽喉后部。
  • 发声类型是浊音, 意味着发音时声带振动。
  • 口腔辅音 ,表示发音时空气只从口里流出。
  • 边音,即气流从舌两侧流过,不从中部流过。
  • 肺部气流音,即气流特点是从肺部直接流出,而不是从口腔或声门流出。

注意

注意*:很多人在发音时容易忽略这个音,或者把它读成汉语的“尔”或者是“哦”。这都是不对的。要想发好这个音,舌尖不一定要完全接触上齿龈,但:①一定要有舌根略微紧缩的动作,以至于舌根会翘起来,抵住软腭;②不可以圆唇/用嘴唇做(否则会发成[o]或者[u])。尤其是当这个音位于词尾时。国际音标[l]的侧视舌位图国际音标[l]的侧视舌位图


国际音标[ɫ]的侧视舌位图国际音标[ɫ]的侧视舌位图


在英语中

在英文音标(包括DJ、K.K.等)中,关于 l 的音位只有一个:/l/ 。但是,根据不同的语音环境,却有两种不同的发音。一种是清晰的[l](常规的齿龈边音),另一种则是含糊的[ɫ](软腭化齿龈边音)。

体会一下 level 这个词,如果你的英语口音比较主流,那么你一定能意识到首尾两个 l 的读音差异很大——其实你当初学英语的时候就很可能注意过这一点。因为通常,level 中的字首 l 是清晰的 [l],而字末 l 是含糊的 [ɫ]。

通常,含糊的 [ɫ] 不出现于北爱尔兰和威尔士,清晰的[l]则不出现于澳大利亚、新西兰、苏格兰与北美绝大部分地区。英国标准英语(RP,Received Pronunciation)和其他一些英语口语(像是南非英语)的音节开头却有清晰的 [l] 并在音节结尾有含糊的 [ɫ]。

譬如,在典型的英式英语里,只要 l 后面还有元音,l 就会是清晰的 [l]。而典型的美式英语要含糊得多,除了词首的 l 还稍稍清晰一些,剩下的 l 基本就都是含糊的了。

以人名Bill和Billy为例:

这两个人名在英式、美式词典中都会记作 /bɪl/ 和 /'bɪli/。二者看似一致,但实际上,它们的英美读音有显著差异:英音为 [bɪɫ] 和 ['bɪli];美音为 [bɪɫ] 和 ['bɪɫi]。看明白了吗?L在英音中只要后面有元音就不会含糊了,但在美音里夹在元音之间也会是含糊的。你能明显感觉到美音的 Billy 真的像是 Bill + y,而英音 Bill 和 Billy 的关系没那么简单。这就如同我们在听由美国人录制的磁带时,像 Australia 这类词结尾会明显地读成 -tral-ia,而英格兰人则往往读成 -tra-lia。

在这个音的演变中,有的人会把软颚化的 [ɫ] 说成 [w]。澳大利亚英语中就有这样的现象。所以,milk 就变成了“miwc”,tell 就成了“te-w”。

在俄语中

俄语中的齿龈边音通常都为:[ɫ](且常表现为[ɫ̪]),而不是原位音[l]。此音以字母 л 表示。

例如:малый -[ˈmɑ̟ɫ̪ɨ̞j] -小的。

其他语言

语言 词语 国际音标 意义
阿尔巴尼亚语 halla [häɫä] 姑/姨
荷兰语 bal [bɑɫ]
苏格兰英语 loch [ɫɔx]
冰岛语 sigldi [ˈsɪɫtɪ] 乘船航行
挪威语 spelle [spæɫːe] 玩弄
苏格兰语 fluir [fɫyːr] 楼层
土耳其语 kızıl [kɯzɯɫ] 红色
威尔士语 lol [ɫɔɫ] 胡言乱语
西弗朗西语 lân [ɫɔːn] 陆地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