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苣

苦苣

功效 清热解毒
性味 味苦,平
外文名 Chjcory
菊科
目录导航

介绍

名称 : 苦苣

学名 : 英名:Chjcory

分类 : 菊科

型态 : 株高50~100公分,根为浅性直根系,须根发达,叶片浅绿色,有皱叶和平叶两个类型,皱叶类型叶片为披针形,叶缘有锯齿,深裂或全裂;平叶类型叶片长倒卵形,叶缘缺刻少而浅,叶片以裥褶方式向内抱合成松散的花形,苦味稍重。

用途

花和嫩叶可加入色拉,或炒熟食用。

根可以做成咖啡或无咖啡因咖啡饮用,比起蒲公英咖啡,味道更为柔和。

栽培

花期 : 进入初夏后会开蓝色小花,是清晨绽放、晚上闭合的一日型香草,但能够连续不断的开展。

日照 : 需要日照充足的环境。

管理 : 比较适合培植在排水良好、营养丰富的碱性土壤中。

繁殖 : 播种法,播种适期为9~10月;生育适温为15~20℃,有良好的耐寒性和抗病性。

晚秋时,将已落叶的根株保存在较深的容器中,置放于10度C左右的阴暗处;一个月后,叶片就会迭成球状,可以做为蔬菜食用。(此为遮光处理的软化栽培法)。

药用价值

种中文名:苦苣

【药 名】:苦苣

【拼 音】:KUJU

【来 源】:为 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兔仔菜的全草。

【功 效】:清热解毒

【主 治】:治黄疸, 疔疮,痈肿。

【性味归经】:①《千金·食治》:“味苦,平,无毒。”②《嘉祐本草》:“味苦,平,一云寒。”入肝、肺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煮熟或捣汁。外用:捣汁涂或研末调敷。

【别 名】:野苣(《千金·食治》)、褊苣(《嘉祐本草》)、兔仔菜(《广州 植物志》)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根(苦苣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我国南部及东北各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春、夏季采收。

【拉丁名】:Lactucaversicolor ( Fisch. ) Sch.Bip.

【考 证】:出自《嘉祐本草》;《嘉祐本草》:“苦苣,即野苣也,野生者,又名褊苣。今人家常食为白苣,江外、岭南、吴人无白苣,尝植野苣以供厨馔。”

【相关药材】苦苣苔 卷丝苦苣苔 苦苣根 苦苣 苦苣菜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