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谷缢管蚜

禾谷缢管蚜

拉丁学名 Rhopalosiphumpadi
动物界
别称 黍蚜
中文学名 禾谷缢管蚜
昆虫纲Insecta
亚纲 有翅亚纲
总科 蚜总科
缢管蚜属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成虫

禾谷缢管蚜的成虫禾谷缢管蚜的成虫无翅孤雌蚜,体宽卵形,长1.9毫米,宽1.1毫米,体表绿色至墨绿色,杂以黄绿色纹,常被薄粉;头部光滑,胸腹背面有清楚网纹;腹管基部周围常有淡褐色或锈色斑,腹部末端稍带暗红色;触角6节,黑色,为体长的三分之二;第三至第六节有复瓦状纹,第六节鞭部的长度是基部4倍;腹管黑色,长圆筒形,端部略凹缢,有瓦纹。有翅孤雌蚜,体鹾卵形,长2.1毫米,宽1.1毫米;头、胸黑色;腹部绿色至深绿色,腹部背面两侧及后方有黑色斑纹;翅中脉分3叉,分叉较小;触角6节,黑色,短于体长(图102)。

禾谷缢管蚜的卵禾谷缢管蚜的卵初产时黄绿色,较光亮,稍后转为墨绿色。

无翅若蚜

无翅若蚜无翅若蚜末龄体墨绿色,腹部后方暗红色;头部复眼暗褐色;体长2.1毫米,宽1.0毫米。

发生规律

禾谷缢管蚜禾谷缢管蚜(7)据杭州孤山调查,以卵在梅花的芽腋、小枝基部及皮层缝隙处中越冬;翌春3月中下旬越冬卵孵化为干母,干母孵出后即在枝梢上危害。每头成活的于母经单养观察,在每年4~5月40天内平均产仔蚜169头。禾谷缢管蚜危害梅花在5月上中旬最为猖獗,至5月下旬出现大量迁飞蚜,迁飞转移到细叶结缕草、狗尾草、升马唐、牛筋草、狗牙根等禾本科杂草上取食越夏;1 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在禾本科杂草上又产生迁飞蚜迁回到梅花树上产生有性蚜,交尾产卵,每处产卵1~11粒,多数3~5粒。卵多产在枝条的东南方向。

防治方法

药剂防治

可喷施1%灭虫灵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10%~20%合成除虫菊脂2 000-3 000倍液,或l0%蚜虱净超微可湿性粉剂3 000~5 000倍液,或15%哒嗪酮乳油1 00O~2 000倍液。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例如异色瓢虫,每头异色瓢虫成虫每天可捕食禾谷缢管蚜90多头,黑缘红瓢虫等。

禾谷缢管蚜禾谷缢管蚜(9)

(1)农业防治消除田埂、地边杂草,减少蚜虫越冬和繁殖场所。

(2)药剂防治 可选用抗蚜威、吡虫啉、扑虱蚜、马拉硫磷、乐果、溴氰菊酯或其他药剂防治。要搞好麦田的防治工作,减少向玉米田转移的虫口数量。

昆虫信息

中文名:禾谷缢管蚜

拉丁学名:Rhopalosiphum padi(Linnaeus)

纲:昆虫纲

目:同翅目

科:蚜科

天敌:

主要危害作物:主要危害小麦、大麦、高粱、玉米、水稻等作物和禾本科草。

形态描述

无翅孤雌蚜体长1.9毫米,宽卵形,虫体黑绿色,嵌有黄绿色纹,被有薄粉。触角6节,黑色,长超过体长之半。复眼黑色,中额瘤隆起,喙粗壮,比中足基节长,长是宽的2倍。腹部暗红色,腹管黑色,圆筒形,短,端部缢缩为瓶颈状。尾片长圆锥形,具4根毛。

有翅孤雌蚜体长2.1毫米,长卵形,头、胸部黑色,腹部深绿色,具黑色斑纹。额瘤不明显,触角比体长短,第三节具圆形次生感觉圈19~30个,第四节2~10个。前翅中脉3条,前两条分叉、甚小。第七、八节腹背具中横带。腹管近圆形,黑色,短,端部缢缩为瓶颈状。

生物学特性及发生消长规律

每年发生10余代至20代以上。在北方寒冷地区,禾谷缢管蚜以卵在桃、李、杏梅等李属植物上越冬。翌年春季越冬卵孵化后,先在树木上繁殖几代,再迁飞到小麦、玉米等禾本科植物上繁殖危害。秋后产生雌雄性蚜,交配后在李属树木上产卵越冬。

在冬麦区或冬麦、春麦混种区,以无翅孤雌成蚜和若蚜在冬麦上或禾本科杂草上越冬。冬季天气较温暖时,仍可在麦苗上活动。春季主要危害小麦,麦收后转移到玉米、谷子、自生麦苗上,夏、秋季持续危害,秋后迁往麦田或草丛中越冬。冬季潜伏在麦苗根部、近地面的叶鞘中、杂草根部或土缝内。

禾谷缢管蚜禾谷缢管蚜禾谷缢管蚜在温度30℃上下发育最快,较耐高温,畏光喜湿,不耐干旱。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