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鱼(9)传说鱼原是天上监管鱼族的神灵,因同情神鱼私自下凡,被玉皇大帝压在武昌黄鹤楼下的长江中,以巨石镇之,以化石为食。不知经过了多少年,有一天,黄鹤翩翩戏掠江面,听得江中有呼救之声,黄鹤随声潜至江底见到鱼。鱼悲惨地向它哭诉了自己触犯天条受罚的经过,并请求黄鹤转奏天帝把它解救出来为人造福。 黄鹤听后十分同情,便飞向天宫奏准玉帝,免去鱼的苦役,在长江流域生存。到了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谪居湖北黄州时曾吃过鱼,品尝了它的美味后不禁挥毫写下了《戏作鱼一绝):“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寄语天公与河伯,何妨乞予水精灵。”诗中无限感慨地为鱼祈求,望天帝和河神能对这晶莹鲜嫩,无刺无鳞,胜似 河豚而不害人的鱼种赐封为水域中的神明, 呼吁祈求未成现实,但鱼的美味却长留 人间。[4]
草鱼种类
1.观鱼形。污染重的鱼,形态异常,有的头大尾小,脊椎弯曲甚至出现畸形,还有的表皮发黄、尾部发青。
草鱼(14)2.看鱼眼。饱满凸出、角膜透明清亮的是新鲜鱼;眼球不凸出,眼角膜起皱或眼内有淤血的则不新鲜。
3.嗅鱼鳃。新鲜鱼的鳃丝呈鲜红色,黏液透明,具有海水鱼的咸腥味或淡水鱼的土腥味;不新鲜鱼的鳃色变暗呈灰红或灰紫色,黏液腥臭。
4.摸鱼体。新鲜鱼的表面有透明黏液,鳞片有光泽且与鱼体贴附紧密,不易脱落;不新鲜鱼表面的黏液多不透明,鳞片光泽度差且较易脱落。
5.掐鱼肉。新鲜鱼肉坚实有弹性,指压后凹陷立即消失,无异味;不新鲜鱼肉稍呈松散,指压后凹陷消失得较慢,稍有腥臭味。
6.看鱼腹。新鲜鱼的腹部不膨胀,肛孔呈白色、凹陷;不新鲜的鱼肛孔稍凸出。
食材准备
红烧鱼块主料:净鱼(青鱼或草鱼)中段350克,配料:熟笋片50克,湿淀粉15克
调料:姜末5克,葱段5克,白糖20克,酱油50克,味精1.5克,绍酒30克,素油60克
制作步骤
1、鱼剁成长方块(约5厘米长、3厘米宽);
2、锅置旺火上烧热,滑锅后放少量油,下鱼块稍煎;
3、撒姜末、烹酒略焖,加酱油、糖稍烧,添沸水一勺,转小火将鱼烧熟;
4、用旺火收浓汤汁,撒上葱段,加入味精,用湿淀粉勾芡,浇亮油出锅即成。
注意事项
煎鱼为避免沾锅,先将锅烧热,用姜片将锅子擦一遍后放油,等油烧热后放鱼块。要将有鱼皮的一面朝下,鱼块在煎好一面后翻面再煎另一面。煎鱼的时候要用小火,这样煎鱼才不易沾锅煎碎。
食材准备
主料:草鱼块、黑木耳
红烧鱼块调料:盐、料酒、生抽、醋、姜蒜、花椒、干辣椒、胡椒粉、葱花、白砂糖、水淀粉、葱花。
制作步骤
1、草鱼洗净切小块,加料酒,盐,生抽,醋,姜,花椒腌制入味;
2、黑木耳泡发撕小朵备用;3、锅里放适量油,烧热后,下腌好的鱼块炸至外表金黄后捞出沥油;
4、锅里留少许油,放入姜蒜,干辣椒段,炒至出香味后下炸好的鱼块;
5、下黑木耳,加料酒,生抽,少许盐,白砂糖,胡椒粉后加适量水煮至汤汁稍浓稠;
6、加水淀粉勾芡,大火收汁,撒少许葱花起锅装盘。
食材用料:
鱼 | 葱相克食物 |
姜相克食物 | 蒜 |
酱油 | 蚝油 |
糖相克食物 | 醋相克食物 |
盐 | 料酒 |
蒜苗相克食物 | 味精相克食物 |
菜谱做法:
8.放入味精和喜欢的菜翻炒均匀即可。(家里面有蒜苗,我就放了些,也可以放葱,或是青椒等等)
健康功效:
姜:降逆止呕、化痰止咳、散寒解表
酱油:升压、补血、护齿
醋:消食积、解毒、补血
鱼 | 葱相克食物 |
姜相克食物 | 蒜 |
酱油 | 蚝油 |
糖相克食物 | 醋相克食物 |
盐 | 料酒 |
蒜苗相克食物 | 味精相克食物 |
主料:草鱼一条
辅料:姜、 盐葱、 白糖老抽、 清水料酒
红烧鱼块的做法步骤
红烧鱼块(7)1.老姜切片,香葱挽成小结,鱼洗净,去除肚子里面的黑膜,将表面水份抹干,斩成段。
锅中放适量油,爆香姜片后,放入鱼块大火煎,两面都煎一下。
2.放料酒、适量老抽,糖烧开后,放清水、葱结,大概没过鱼身2/3的量。
3.盖上锅盖大火烧开后调成中火,中途用勺子将汁淋到鱼的表面,再盖上继续煮。
4.大概烧十分钟左右,揭开盖子,调入盐,将汁再淋在鱼上面,大火收汁,出锅前撒上葱花。
小贴士
tips: 1、事物处理鱼的时候,一定要将鱼肚子里的黑膜去除干净,一是那个很脏,二是黑膜不去除干净,会有腥味。
2、煎鱼前,为了避免不溅油,一定要将鱼表面的水份用厨房纸擦干。
3、烧鱼的中途,不时的将汤汁淋在鱼的表面,让其更加入味。
红烧鱼块(5)草鱼又称鲩鱼,与青鱼,鳙鱼,鲢鱼并称中国四大淡水鱼。草鱼以草为食,故北方饲养草鱼也较多。草鱼背部的颜色为黑褐色、鳞片边缘为深褐色,胸、腹鳍为灰黄色,侧线平直,肉白嫩,骨刺少,适合切花刀作菊花鱼等造型菜。
1. 草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血液循环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
2. 草鱼含有丰富的硒元素,经常食用有抗衰老、养颜的功效,而且对肿瘤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3. 对于身体瘦弱、食欲不振的人来说,草鱼肉嫩而不腻,可以开胃、滋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