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葫芦象甲

水葫芦象甲

习性 在水葫芦根茎部打洞、吐丝结茧
寿命 200来天
目录导航

简介

在原产地,水葫芦天敌种类繁多,有节肢动物、螨类、真菌类等。其中专一性较好、能有效地控制水葫芦种群扩展的生物是水葫芦象甲,它的寄生主谱很窄,只能在水葫芦上完成生活史,现已被各国广泛采用并已取得成功。国内研究发现水葫芦象甲对23科46种植物不产生危害,不取食花卉、蔬菜、果木、粮食及其他作物,只取食水葫芦,生物防治所需的时间较长,一般从释放天敌到获得显著的控制效果至少需要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习性

象甲的寿命有200来天,其经历分幼虫——茧(蛹)——成虫三个阶段,幼虫象甲在吃根部附近的硕大梗茎(生长嫩点),控制水葫芦的繁殖;而成虫象甲则专以水葫芦叶子为食,并会钻到水下,专门在水葫芦根茎部打洞和吐丝结茧,让水灌入其中,导致水葫芦下沉烂掉。

一只水葫芦象甲一年可繁殖100-200只,而一根水葫芦一年能繁殖600根。
水葫芦象甲最怕低温。一般气温在5℃以下,水葫芦象甲就会不吃不动;0℃以下,它们就会被冻死。

引进治理

上个世纪,水葫芦被认为是有益植物从原产地南美洲引入中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水葫芦毫无节制地生长,终于泛滥成灾,成了城市和乡村河道环境的一大杀手。为了消除水葫芦公害,各级政府已经投入了大量的力量。我国每年用于治理水葫芦灾害费用在5亿元以上。科学家们用了多种手段尝试治理水葫芦灾害,但收效甚微。
目前全世界已有30多个国家在推广使用水葫芦象甲。云南省曾引入象甲虫吃水葫芦,效果很好。浙江省宁波市也引进了水葫芦象甲虫,在余姚市马渚镇投放了8000多只,以此来抑制水葫芦的蔓延。

食性研究

该物种自1996年首次引进国内,经中国农科院安全测试:该物种对63种农作物不取食。宁波市农科院也将其放在水稻、蔬菜、莲藕、木耳、果木等9种农作物上,试验发现:水葫芦象甲宁可饿死也不对这些植物取食。
试验说明,水葫芦象甲是专食动物———只取食水葫芦。国内外还未发现此虫对其他植物产生危害的记录。

专家看法

水葫芦象甲虫自1996年首次引进国内,经中国农科院安全测试:该物种对63种农作物不取食。宁波市农科院试验发现:水葫芦象甲是专食动物,只是抑制水葫芦的生长和种群繁殖能力,因此不会造成它的食性转移。
但也有专家对此有不同看法。有关农业专家担心,水葫芦象甲虫引进后,会不会毫无节制地繁殖,或由于气候和环境的改变,时间一长,会造成它们转移食性改吃其他生物,由此造成新的生态灾难?就治理成本而言,这要比人工打捞高出1-2倍。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