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川农场

军川农场

所属地区 垦区宝泉岭农垦管理局
地理位置 垦区宝泉岭农垦管理局区域东部
土地面积 600平方公里
中文队名 军川农场
27公里
目录导航

简介

军川农场,原为萝北农场的两个分场。1959年3月,将萝北农场第八、第九分场合并,成立军川农场,1963年1月改为独立核算的农场。隶属东北农垦总局领导。1968年6月,组建 中国人民解放军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编为第二师第十一团。1976年2月,撤销生产建设兵团,恢复军川农场,是 黑龙江农垦总局系统国营农场,隶属 宝泉岭管理局。1992年末全场总人口1.9万多人。军川农场地处 松花江、黑龙江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是黑龙江省重点机械化农场之一。场区土地面积8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2.1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豆、玉米等,1992年粮食总产量5.7万吨。场办工业有农机修配、木材加工、粮油加工、建材、制酒等。

资源

在地系1958年建点,经数十年建设,镇内总面积已达3.07平方公里,总人口5900余人,已发展成初具规模的农垦小城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在 王震将军的亲切关怀和指挥下,来自全国各地的转业官兵和 知青在这里燃起了第一把垦荒烈火。之所以叫军川,就是因为在五十年代最早来此处建场的官兵战士几乎都是 四川籍的,在六十年代建立大兵团时期,五湖四海的人汇聚到了这里开创了 北大荒精神以及 北大荒文化。40多年来,经过几代军川人的共同努力,农场已发展成为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各业齐头并进,社会化服务管理体系配套完善的新型现代化企业。

现代发展

军川农场图册军川农场图册(12)在发展市场经济,走进新世纪的今天,农场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3亿元,每年利润近千万元。职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场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0%,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安装 程控电话1200部,农场职工个人银行存款突破亿元,人均纯收入4439元,人均住房面积15平方米,砖瓦化率达到100%。 农业是军川农场的主产业,全场有37个农业生产单位。主要种植作物有大豆、水稻、玉米、小表、大麦及红小豆、白瓜籽、向日葵、中草药等。多年来,农场从长远发展考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积极改善生产条件,新建了粮食处理中心、农作物种子加工厂、修建了农田水利强排站,更新了农机具,自动收割机83台,大中型配套农机具1100台。由于农场对新科技的重视,使得一系列的农业新技术措施得到广泛应用,作物产量和品质连年提高,特别是近几年,农场盯准市场,着力开发绿色产品,在无污染的环境生态区建立了5万亩农业绿色基地,还有 军川白酒等系列,吸引了国内外客商的目光,同时也为职工转变生产观念,发展质量效益农业,增加收入闯出了一条新路。适应市场需求的特色种植也在农场遍地开花,小粒黄豆、高油豆、高蛋白豆得到大面积推广种植。以白瓜籽、中草药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园区逐渐形成。

军川农场图册军川农场图册(5) 军川农场图册军川农场图册(6)

词条图册

军川农场图册军川农场图册(5) 军川农场图册军川农场图册(6)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