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领域的新名称,就是 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准则、制度的要求,根据企业理财环境与生产经营特点,利用自己的 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日常 会计事项的处理和 财务报表的编制应采用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
会计职业判断解决 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应否确认为 会计要素,何时确认为要素,怎样确认为要素的关键问题。要求 会计人员在作判断时,必须尊重客观事实,要保持客观中立,如实反映经济事项中对 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实际影响,保证 会计信息的质量。其主体是适度独立的从事工作的会计人员,客体是日常会计事项的处理和 财务报告的编制,它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全过程,涉及 会计确认、计量、记录等各环节。
1.主体因素。主要是指会计人员素质。由于我国会计人员在计划经济中形成的照本执业的习惯,使整体素质相对较低,职业判断能力没有达到与 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水平,出现了谬误的判断的可能性较大。
2.客体因素。主要指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越高,对会计职业判断的要求越高,其误判的可能性越大,相反复杂性越低,对会计职业判断的要求越低,其误判的可能性越少。
3.环境因素。主要包括:(1) 利益相关者的自利本性使他们追求各自的自身 效用最大化。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或投资人、债权人、管理当局、雇员、政府等。自身效用最大化就是追求最大限度地获得自身利益。当条件成熟时,利益相关者的动机会转化为对会计的操纵行为,操纵会计人员利用职业判断的弹性空间进行 财务欺诈、利润规划和 盈余管理,这时会计职业判断完全背离了必须遵守的原则,其目的变成惟一的目的,就是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只有当诚信与自己的最终价值相符合时,只有当诚信能给企业带来利润,不诚信会带来损失时,利益相关者才会讲诚信。(2)契约的不完备性。现有的各项 法律法规没有对经济发展中的 新生事物规定相应的处理方法。在 基本会计准则和 具体会计准则之间,会计准则与 税收制度之间都存在不协调性甚至冲突、矛盾的地方。当契约的一方认为违反契约的规定或利用契约的不完备性可获得的效用,比履行契约所获得的效用要大时,就会放弃履行契约而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3)造假成本低。 会计造假的 预期收益明显大于预期成本,被发现的可能性小,即使被发现,造假者的 法律责任小,处罚力度小。
4.财务会计报告的质量要求。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任务就是为包括所有者在内的各相关 利害关系人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是评价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作为会计信息集中体现的财务会计报告,也是企业 会计政策的综合反映。因此,衡量财务会计报告质量的高低,基本上就能衡量出一个企业的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政策水平,即会计职业判断水平。在 会计实务中,很难找出特别明确的标准去衡量财务会计报告的质量。就一般意义而言,高质量的财务会计报告应该满足会计信息的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明晰性等质量特征。此外,财务会计报告应结合企业具体情况编制,能体现企业的自身特点,切合企业的实际,以符合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5.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 会计法、企业 会计准则、企业 会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为会计职业判断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可以说,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始终,涉及到方方面面,在 会计实践工作中主要表现为: 会计原则的选择与协调, 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 会计估计, 重要性原则、划分 收益性支出与 资本性支出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际运用。会计职业判断水平受制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两个方面。
在我国,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因素,除上述理性因素外,还有许多现实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会计政策的选择,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这些现实因素主要有:企业的社会知名度、企业的资本或 股权构成、企业的 红利分配政策、企业收益的 增长幅度和 股票价格等。
会计职业判断
1.自觉养成良好的会计职业判断习惯。这是正确 运用和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的前提条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 会计准则和 会计制度的发展,这在客观上要求 会计人员正确运用职业判断处理 经济业务事项,在主观上也要求会计人员建立一种职业判断的意识,提高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2.坚持诚信原则和遵守职业道德。诚信原则是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重要原则,它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客观公正地对本 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作出合法合理的判断。诚信在 会计行业尤为重要,中国现代会计 先父 潘序伦先生指出“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把信用作为会计工作的 生命线。诚信不仅是一种责任,更与重大利益相关;诚信不仅仅是道德要求,而且是市场经济下的基本 游戏规则。企业生存和发展都必须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会计人员的诚信是企业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诚信的会计人员才能客观、真实地进行 会计核算,提供正确的 会计信息。
3.坚持独立原则的同时必须合理权衡各方面的关系。独立原则要求会计人员不要盲目依从企业管理层的意见而放弃应有的判断原则,应在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下合理借鉴其他企业对同类 会计事项的处理,不要把思想限制在过去的判断方法和结果中,应以 求真务实态度对待会计职业判断。
4.坚持合法原则。它要求会计人员必须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或 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合法判断,在法律法规或准则没有规定的,应选择符合一般 会计原则的 会计处理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乎常理的判断。也就是说,会计职业判断只能在 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作出判断和选择,所选择的 会计政策和会计原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精神实质,否则,就是 违法行为,要受到 法律制裁。
5.坚持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对每一次判断都有充足的依据为基础,以免造成判断偏误。在出现多个备选方案时,应按照 谨慎原则,对备选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并使用识别衡量和序列衡量方法选择最优方案。识别衡量是指确定判断对象(某一备选方案)与判断标准相符合的程度。序列衡量是指把判断对象按一定标准 排列起来后,衡量其各自的优劣,从中选择最优方案。
6.坚持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它要求职业判断的依据或方法应有一定的稳定性,对于不同 时间出现的、相同的经济业务,无论同一个会计人员或不同的会计人员都应该运用相同的判断方法。对于法律法规或准则没有规定的,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也应遵循一致性原则,避免会计人员无法判断,或因滥用会计原则引起的判断过度,或因没有合理运用会计原则引起的判断不足。
7.成本效益原则。会计信息也是一种商品,提供和使用会计信息需要花费成本。只有当会计信息所能带来的效益高于其成本时,才值得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包括收集、整理、编制报表、 查核鉴证、分析及解释所花费的代价等,甚至还包括为披露 企业经营情况而在 同业竞争中所造成的不利 影响。这些成本大部分是由企业负担,但也可能转嫁给报表使用者。至于会计信息的效益,对企业而言,可能增加经营效率,获得资金的融通或吸引投资;对投资者和 债权人而言,可充分了解投资报酬及风险,使其资金处于最佳运用状态,与此相对应, 社会经济资源也可得到最优配置。所以,人们在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抉择 企业会计政策时,应权衡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效益。在基本的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应选择便于理解和实施的会计政策,并尽可能地降低操作成本。
8.熟练掌握和合理运用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专业知识是指 会计理论、会计准则和制度,以及 行业会计制度、 国际会计准则、 管理会计和 计算机操作技能及数据库 网络技术等知识,是职业判断能力的潜在表现,也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最起码的从业知识。相关知识是指与会计工作有密切关系的 财政、 税收、 金融以及外语等知识,这是会计人员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的必要条件。会计人员不仅要面对企业经营中不断涌现的新的经济事项,依据有关规定,作出专业判断,并对这种事项进行记录和反映,而且还要向企业决策者提供决策的备选方案。因此优秀的职业判断能力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 职业素质,而且还要有较强的 综合能力,高度敏感性和较强的洞察力,它是会计人员 学识、经验、能力和道德水平的综合反映,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善于收集有用的资料和总结经验,扩大知识面,提高判断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