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江水涨落的影响,珊瑚坝机场也成为季节性机场。枯水时节,珊瑚坝露出“全貌”,工人即在场内临时搭建几十间竹棚作办公和候机之用。这些简易设施存在不少安全隐患,1940年1月27日,珊瑚坝机场机棚曾失火,焚毁了4架飞机及大量器材工具。不过,在机场繁忙时节,珊瑚坝沾了不少“名气”。当时,众多影响时局的中外政要、著名外国记者出入重庆,乘坐的飞机大抵起落于此。1940年7月,叶剑英、周恩来等还在机场留影纪念。而每到夏汛逼近,迫于珊瑚坝会被江水淹没,场内的临时竹棚建筑被拆除,飞机即改在广阳坝机场、九龙坡机场或白市驿机场等处起降。
利用弯跑道转弯起飞
1944年,珊瑚坝机场成功“拯救”一架美国军机,并因此创造了利用弯跑道转弯起飞的先例。据记载,是年11月21日,由美国飞行员布朗上尉驾驶的1架B-29远程轰炸机在执行完轰炸日军的任务后,从上海方向飞回四川,途中因燃料耗尽而迫降在珊瑚坝机场。就在飞机飞回成都空军基地前,遇上了令人头疼的事情。珊瑚坝机场跑道太短,远不足B-29飞机起飞滑跑所需长度,于是,重庆紧急调集上千民工向东加长跑道至江边,仍长度不够,又沿江边转弯加长一段,和原跑道成20度夹角,同时,把飞机上所有装备、弹药卸下,将飞机重量减至最轻。
B-29飞机起飞当天,一边滑跑一边转弯,待转入直线跑道滑跑时,已有较大速度,滑到跑道尽头之前终于安全离地,珊瑚坝机场上演了惊险一幕。
抗战胜利后,珊瑚坝机场的风光逐渐消陨。1949年,国民政府行政院曾明令开放珊瑚坝机场为国际机场,批准9万银元用作扩建,但由于时局剧变,结果不了了之。到1950年长江涨水后,飞机全部改在白市驿机场起降,从此民航结束了使用珊瑚坝机场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市政府曾将该机场辟为市青年游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