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于姓来此建村定居,因建村于沟夼荒野之间,故命村名为野夼。另一说,元大德元年(1297年),先居者自文登县迁此,建村于山夼,命名野夼村。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为与南野夼村区别,改称北野夼村。
北野夼村位于海阳市北部,地处东经121°04′,北纬37°07′。北邻栖霞市安东村,南接南野夼村,东连东芦头村、西芦头村,西靠野夼堡村、西季家庄。2000年12月山西头乡撤销后,隶属徐家店镇。 全村有耕地86.7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地瓜、芋头、板栗、苹果等。 2002年,全村有171户,503人。居民有于、王、周、张、傅、李、侯、高、林、孙等10姓,均为汉族,以于姓居多。
1941年八路军进驻,本村解放。
1981年始建村南水库,1983年建成。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9年进行首次村民委员直选。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95公斤,总产6.5万公斤。1979年,粮食亩产220公斤,总产15万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450公斤,比1979年翻了一番。2002年,粮食亩产460公斤,总产29.7万公斤。 1979年以后发展起板栗生产。1989年后,引进板栗新品种,增加栽植面积。2000年,进入盛果期的板栗7公顷,年产优质板栗10万公斤,销往胶东半岛各地。20世纪80年代始栽植苹果,果园水浇条件好,产量高。2000年,有经济林果20公顷,占耕地面积的1/4。 20世纪末以来,全村涌现出不少养鸡、养牛、养羊专业户,致富渠道进一步拓宽。 2002年,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315.7万元,其中农业174.6万元,畜牧养殖业118.6万元,林业4.2万元,其它18.3万元。
第二、三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本村第二产业以石材加工为主,从事此行业的有30多人。另有面粉厂、农机修理部、商店、柴油销售点等。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10人,总收入136.3万元,其中工业127.9万元,建筑业8.4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10人,总收入92.4万元,其中运输业2.1万元,商饮业90.3万元。
文教科技20世纪60年代,建起北野夼小学,规模较小。后规模扩大,接收东芦头、西芦头、北野夼、南野夼等4个村的学生,学生近百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时撤销。自建国到2002年,本村共考取7名大学生。 村重视农业科技教育推广,多次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来村讲授林果管理技术,年年订阅农业科技期刊。村里的高质量板栗园经常有人来参观学习。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不足100公斤。建国后,特别是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生活日新月异。电话、彩电、摩托车、运输车辆进入普通百姓家庭。 村庄建设建国前后,住房没有规划,街道弯曲坎坷。1980年以后,对新建房屋统一规划,统一间距、统一胡同尺寸,村庄建设布局井然有序。2002年,全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2平方米。 集体福利20世纪70年代初,村里建起合作医疗站,村民平常用药药费按一定比例报销。1983年,村里投资用上电网供电,安装了自来水。20世纪90年代后,对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村民,给予适当的补助。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1年,于厚桐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第一名党员。同年3月,成立野夼村党支部,于厚桐为党支部书记。1943年3月,成立北野夼村党支部。曾任本村党支部书记的有侯成立、于厚金、于杰伍、于厚忠、于洪臣、于厚涛、于厚思、于洪敏、刘洪斌、于振海、于建明。2000年1月起,于厚思复任党支部书记。2002年,全村有党员20名。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4月,成立村公所,马洪富任村长。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10月,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委会。1984年5月,始设村民委员会。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于忠顺、于杰伍、于厚金、于忠学、于洪臣、于厚涛、于洪臣、于奎生、于厚忠、于厚明、于洪敏、刘洪斌、于祝基、于洪利、于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