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野夼村

中文名 南野夼村
耕地面积 61.5公顷
目录导航

基本概况

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另一说为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马姓来此定居。其北部的北野夼村于姓建村较早,家资殷实,将女许与马姓,随嫁大量粮田,逐渐形成村落。因建村于沟夼荒野,为与北野夼相对应,遂命村名南野夼。

全村耕地面积61.5公顷,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花生、苹果、板栗等。 2002年,全村有190户,510人。有周、李、于、马、刘、宋、傅、徐、陈等9姓,均为汉族,以周姓居多。

大事记

1941年本村解放。

1953年农业生产互助组成立。

1954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76年在村南建成占地26.7公顷的水库,部分农田实现自流灌溉。

1981年用上照明电。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5年修成长25米的出村河桥,使本村与县级公路连通。

1999年进行首次村民委员会直选。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仅有60公斤。1976年水库建成后,水利条件得到改善,粮食产量迅速提高。1978年,粮食亩产210公斤,总产10万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300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提高到483公斤,总产23.2万公斤。 1984年起,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栽植苹果。1989年后又发展了板栗等,收入占种植业的30%。2000年,果品总收入80万元。 20世纪末以来,又因地制宜地发展了养牛、养羊、养猪,产业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 2002年,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325.9万元,其中农业201.7万元,畜牧养殖业95.1万元,林业8.2万元,其它20.9万元。

第二、三产业改革开放前,由于地处山区,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工商业一直没有起色。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石材加工及商店、豆腐坊等。2002年,全村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60人,收入113.2万元,其中工业69.4万元,建筑业43.8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6人,总收入80.9万元,其中运输业40.3万元,商饮业33.7万元,服务业6.9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20世纪50年代,本村成立小学,90年代初撤销。自建国到2002年,全村共考取11名大中专学生,有9人在各类学校任教,有2人成为新华社高级记者。

人民生活

解放前,村民衣食短缺。解放后,特别是1978年以后,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2002年,人均粮食800公斤,全村有各种运输车辆20台,摩托车50辆,电话50部,手机10部,彩电90台,冰箱20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破烂不堪,村民住房大多是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的危旧草房。20世纪80年代后,对街道进行数次规划整修,住房条件也获改善。2002年,全村人均住房面积由建国初期的6平方米,扩大到20平方米。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20世纪30年代,马洪富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最早的党员。40年代初,于厚桐等人入党。1941年3月,成立野夼村党支部,于厚桐任党支部书记。1943年3月,本村单独成立党支部,先后任党支部书记的有马洪富、王翠英、周吉云、李春芳、周殿起、周悦德、周才云、周福茂、李丕军、周悦文、周长兴、周悦谦、周悦军、周秀林。2002年12月起,周长兴复任党支部书记。2002年,全村有党员21名。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1年3月,成立野夼村公所,马洪富任村长。1943年3月,本村独立设村政府。1958年10月,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委会。1984年5月,始设村民委员会。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王翠英、刘同生、周典起、李春芳、周吉云、周悦军、周悦奎、周建永、周长兴、周亭军、周悦文。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