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村处沟夼且多苇塘,故命村名宫家苇夼。 宫家苇夼村位于海阳市北部,地处东经121°01′,北纬37°02′。东与晶山后村、晶山夼村相邻,西与修家苇夼村相连,南与田家苇夼村相接,北与程家沟村相望。隶属徐家店镇,北距镇政府驻地5公里。 全村有耕地60公顷,山岚60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花生、苹果等。 2002年,全村有173户,488人。有宫、孙2姓,均为汉族,宫姓占99%。
1941年本村解放。
1942年11月22日(农历十月十五日)日军胶东拉网大扫荡,杀死本村男女老幼21人。
1947年开展土改复查运动,批斗地主、富农17户。经华东工作队批准,1人被执行枪决。
1953年成立互助组。
1954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2处。
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40公斤,总产7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250公斤,总产12.5万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450公斤,比1978年增长200公斤。1989─1999年,共修小型大口井4个,水利条件得到改善。2002年,粮食亩产445公斤,总产20.7万公斤。 1991年以来,在村党支部的带动下,开发荒山17.5公顷,主要栽植红富士苹果、板栗、柿子等。 2002年,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237.4万元,其中农业96万元,畜牧养殖业80万元,林业60万元,其它1.4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前,仅有织麻布、袜子等手工业。20世纪60年代,办起了粉坊、豆腐坊、挂面坊。1980年后,村先后成立了石矿开采厂、石子厂,从业人员60余人。1985年,村集体办起了日产5000公斤的液体氯化钙厂。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46人,总收入134.7万元,其中工业94.9万元,建筑业39.8万元。
第三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村党支部发动群众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先后办起了机电维修部、商店及运输等行业。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93人,总收入486.5万元,其中运输业95.7万元,商饮服务业390.8万元。
文教科技1942年,村成立中心完小,设1-6年级共10个班,教师18名,周围村庄的5-6年级学生到完小上学,学生约280人。第一任校长王志玉,第二任校长姜振安,胶东抗日工作队孙素平也曾任学校校长。1985年,改为联小,学生250余人。自建国至2002年,全村共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学生16名。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不足百公斤,生活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粮。建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7年,人均粮食250公斤。1978年,人均粮食400公斤,全村收入9万余元。2002年,全村有各种运输车辆130辆,摩托车43辆,电话53部,彩电140台,电冰箱20台。 村庄建设建国后,居民住房条件逐步改善。1981年,村统一规划街道,修建学校16间。1982年,修建16间办公室及库房,并将村中大街北的南厅草房翻新为水泥预制板平房。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由建国初期的不足6平方米,扩大到20多平方米。 集体福利1979年,办起幼儿园,幼儿免费入园。1982年,投资3万元,用上了电网供电。1987年,投资3万元,安装自来水。1995年,投资4万元,安装闭路电视。1999年,投资3万元,进行农电线路改造。1989年后,对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每人奖150─200元。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4年1月,建立党支部,宫文基任党支部书记。之后,曾任党支部书记的有宫焕令、宫淑贞、宫彩贞、宫焕安、宫焕虎、宫钦法、宫焕运、宫焕金、宫龙波。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3个,党员33名。 1990年以来,村党支部两次被评为海阳县(市)先进党支部。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春,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1984年5月,始设村民委员会。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宫焕保、宫聚典、宫彩贞、宫淑贞、宫焕广、宫祝典、宫钦法、宫焕运、宫焕金、宫龙波、宫彩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