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在肩胛部,岗上窝内侧端,当臑俞与第2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
【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筋膜、斜方肌、冈上肌。皮肤由第一、二、三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重叠分布。斜方肌(腱)由副神经支配, 冈上肌由肩胛上神经支配。该神经有肩胛上动脉伴随, 经肩胛横韧带下方, 至冈上窝内的冈上肌, 并经肩胛颈切迹, 至冈下窝。
【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富含水湿的脾土微粒。
【藏象】由天部归降地部并堆积穴周内外。
沉降小肠经之浊。
【刺灸】直刺或斜刺0.5~1寸。
前倾坐位或俯卧位,在肩胛冈内上端凹陷处,约当臑俞与第二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穴义】小肠经经气中的脾土尘埃在此沉降。
【名解】曲,隐秘也。垣,矮墙也。曲垣名意指小肠经经气中的脾土尘埃在此沉降。本穴物质为秉风穴传来的风气,风气在运行至本穴的过程中是吸湿下行,至本穴后天部气态物中的脾土尘埃沉降地部,脾土物质堆积如丘,如矮墙之状,故名曲垣。
【功效】舒筋活络, 疏风止痛。
【主治】古人记述:肩胛疼痛。
近人报道:冈上肌腱炎, 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疾病, 呼吸困难等。
配天宗、秉风治肩胛疼痛。
1)治肩胛下神经痛∶曲垣,臑会,天宗,肩禺(骨旁)。
2)治冈上肌腱炎∶曲垣,臂臑,阳陵泉。
3)治肩背痛∶曲垣,大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