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鼹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麝鼹麝鼹编辑词条

麝鼹

开放分类:动物哺乳动物鼩鼹亚科

图片

讨论

知识魔块

 

暂时没有知识魔块

 

新知社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QQ空间

网易微博

开心001

天涯

飞信空间

MSN

移动说客

体形较小,成体体长90~150mm。吻部细长向前拱出,鼻端裸露,有肉状小突起。眼退化,极小。耳壳缺失。尾短而细。前足强大,适宜于挖掘,掌呈扇状向两侧分开;爪发达,其长大于趾长。

编辑摘要

编辑信息模块

中文学名: 麝鼹 中文别名: 鼹鼠、地排子、地串子、瞎瞢鼠子
二名法: Scaptochirus moschatus Milne—Edwards 界:,动物界
纲:,哺乳纲 目:,食虫目
科:,鼹鼠科 分布: 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鼹鼠,分布于东北地区南部、河北、山东、安徽、山西、陕西、甘肃及内蒙古东南部。

目录

[隐藏 ]

1 形态特征 2 生物学特征 3 生长繁殖 4 综合治理策略 5 生态及经济意义

麝鼹 - 形态特征

麝鼹

 体背棕黑色或棕褐色,体毛柔软,无一定毛向。尾部背腹面毛色均与体腹面毛色相同。体腹面毛色棕灰,全身毛色均带金属光泽。

    

头骨纤弱,脑颅呈高圆形,颧弓纤细。鼻骨狭长,棱嵴不明显。

    

上颌门齿3对,犬齿大而尖锐,前臼齿3枚。臼齿3枚。 [1]

麝鼹 - 生物学特征

    麝鼹属华北温湿种,喜栖息于较为干燥的沙壤及壤土中,或河滩、堤坝上。居民点也偶有见其活动的痕迹。

    食性杂。喜食甲虫及其幼虫、蚯蚓等地下昆虫,也取食作物、杂草的根系、块根、块茎、地表茎、叶部和树根皮。

    终生营地下生活,有时也爬出地面取食或迁移。听觉、嗅觉灵敏,在地面爬行速度快。地面常因挖掘而出现的大量龟裂纹。

    不冬眠,靠贮粮越冬。

    独居。洞系较复杂,洞道长4m左右,深80~180cm,有窝巢、粪洞、盲道、仓库。挖掘洞道时将土推出地面,形成一堆小土丘。[1] 

麝鼹 - 生长繁殖

  1年可产2~3胎,每胎3~6仔。春季进入发情期,至夏末结束。[4]

编辑本段为害特点

  盗食种子,造成缺苗断垄,咬断地中茎,顺垄拉断根系,咬食主根,在地面上咬食叶片。掘起的土丘掩埋禾苗。河北某地几十公顷西瓜因其为害损失达50%以上。还在堤坝上挖洞筑巢及咬食堤坝杂草,对防洪堤坝造成破坏。亦剥食果树主侧根的韧皮部,减弱树势,甚至使其枯死。

麝鼹 - 综合治理策略

  1.捕捉 人工捕捉或放养蛇、猫等动物。   2.药物诱杀 在老鼠出没的洞口行道投放毒饵诱杀。代表种 麝鼹

①敌鼠钠盐0.05%饵料:即每100公斤谷物拌入事先溶解的敌鼠钠盐50克,翻拌均匀。   ②杀鼠迷0.04%饵料:即每100公斤谷物拌入事先溶解的杀鼠迷40克。   [5]

麝鼹 - 生态及经济意义

  栖居森林、草甸、河流岸边草地及灌丛、农耕地及荒漠。终生营地下生活。主要以土壤中的昆虫、蠕虫为食,也取食植物的地下部分。每年繁殖一次,春季进入繁殖期,孕期约30天。麝鼹以昆虫及蠕虫为食,对人类有一定益处。当他们挖掘洞道觅食时,经过之处,农作物的根系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其毛皮绒多,细密柔软、色泽美观,可用来做领口,衣袖之饰品。由于数量较多,有一定的产业价值。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