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战役遗址

孟良崮战役遗址

英雄 陈毅、粟裕
地理位置 蒙阴、沂南两县交界处
中文名称 孟良崮战役遗址
著名景点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目录导航

由来

       孟良崮战役遗址,位于蒙阴县城东南28公里的蒙阴、沂南两县交界处。孟良崮山势峻峭,主峰与大崮顶、芦山大顶成鼎足之势,突兀于群山之上。1947年5月,为粉碎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之重点进攻,我华东野战军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集中主力,猛攻敌中部突击部队,于14日将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分割包围在孟良崮山区。激战两天三夜,全歼敌之“五大主力”之一装备精良的整编七十四师及援军一部,共32000余人,击毙敌中将师长张灵甫。这一胜利,使国民党进攻山东的计划遭到严重挫折,对扭转华东战局起了重大作用。现战役指挥所、防空洞、击毙张灵甫处等旧址犹存。

  1954年,国务院拨款修建了孟良崮烈士陵园。后在陵园中部修建了乳白色的厅式建筑“孟良崮战役烈士纪念馆”。纪念馆包括正厅、展厅及辅助建筑,陈列孟良崮战役的文物史料。

简介

       孟良崮纪念展馆区由孟良崮烈士陵园、孟良崮医院、孟良崮完小三部分组成;孟良崮烈士陵园内有为陈毅、粟裕大型雕像,碑廊,战役纪念馆和烈士墓地,墓地正中是粟裕将军骨灰撒放处,英烈亭,英烈亭内建有烈士塔,镌刻着2859名孟良崮战役牺牲的烈士;英烈亭后埋葬着山东早期的革命领导人。孟良崮因宋朝名将孟良驻扎于此而得名。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英雄气概,一举歼灭号称“五大主力之首”的国民党“王牌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击毙国民党中将师长张灵甫、少将副师长蔡仁杰,毙伤、俘敌三万二千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

       粉碎了蒋介石对山东省的重点进攻的战略计划,创造了人民解放战争史上山地运动战、速决战的范例。扭转了华东战局,在全国解放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孟良崮由此名扬海内外,被誉为“英雄孟良崮”。1984年蒙阴县人民政府在孟良崮山区大崮顶上修建了一座高30米孟良崮战役纪念碑,正面镌刻着胡耀邦同志题写的“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八个镏金大字,东西两面分别镌刻着陈毅元帅的《蒋军必败》诗词和粟裕大将的“英雄孟良崮”手迹。2005年孟良崮被国家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目前孟良崮战役遗址,正在紧张地进行规划和建设,按照规划设计,2010年孟良崮战役遗址将建设成为集传统教育、战例研究、娱乐休闲、旅游观光、住宿购物于一体的现代化的大型综合场所。

纪念馆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位于孟良崮烈士陵园内,座北朝南,占地面积8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40平方米。馆内共分5个展厅,分别为门厅、战役厅、支前厅、英烈厅和双拥厅。

  门厅正面是中共中央三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题词和孟良崮战役大型沙盘。战役厅以时间先后为序,展示了战役经过及华东野战军战斗序列表和参战部队的进攻、阻援情况。支前厅展示了沂蒙人民踊跃支前的情况。英烈厅展示了部分英模人物、战斗英雄的事迹情况。双拥厅介绍了蒙阴县走出山门,开展异地拥军,获得全国拥军优属模范县的情况。

  纪念馆前面是陈毅元帅、粟裕将军侍马而立的大型花岗石塑雕,雕像高7.75米,其中底座高2.75米。红色花岗石上镌刻着陈毅元帅的《孟良崮战役》长诗,两位将帅雕象栩栩如生,再现了当年作为孟良崮战役主要指挥者的光辉形象。

  纪念馆后面是烈士墓地。墓地正中是粟裕将军骨灰撒放处,其后是烈士英名塔,塔身镌刻着在孟良崮战役中牺牲 的2,800多名烈士的姓名,墓区内掩埋着2,800多名烈士的遗骨。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为山东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孟良崮战役纪念碑位于孟良崮旅游区内孟良崮山顶,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平方米,1984年为纪念著名的“孟良崮战役”而建。纪念碑碑高30米,由三块状如刺刀的灰色花岗石筑成,象征着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的武装力量体制。底座为边长20米、高1.6米的正三棱体,组成一个枪托,象征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枪托的周围是红色围墙,象征着高山下的花环。纪念碑的上下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象征着军民团结必胜,人民战争必胜。碑中部正面镌刻着胡耀邦同志亲笔题写的“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八个镏金大字,碑东面镌刻着陈毅元帅《蒋军必败》诗词和粟裕将军的题词,碑西镌刻着刘少奇、朱德、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词。

战役

  1947年3月,蒋介石眼见其有生力量被我军一点点消灭,转而对我山东和陕北解放区实施了重点进攻。

蒋介石调集了24个整编师、60个旅,共约45万人,组成3个兵团,由顾祝同任总司令坐镇指挥,采取加强纵深、密集靠拢、稳扎稳打、步步推进的战法,气势汹汹地向我山东根据地扑来。粟裕、陈毅率领我华东野战军灵活机动,忽打忽停,寻机歼敌,但因敌军高度集中,未能达到预期目的,便于5月上旬率主力转至蒙阴、新泰、莱芜以东隐蔽集结,寻找战机。敌军司令顾祝同见我军东撤,即令各部“跟踪进剿”,并特命第1兵团司令汤恩伯率领整编74师以及25师和83师,进军沂水。于是,我军就此拉开了孟良崮战役的帷幕。

  整编74师原为国民党军74军。该师全系美械装备,为甲种装备师,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是蒋介石指定的典范部队。师长张灵甫毕业于黄埔军校第4期,在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受过培训,抗日战争时期,曾被誉为模范军人,在湘西会战中,又因战功卓著而荣获自由勋章,因此深受蒋介石青睐。在江西高安战役中张灵甫一条腿被炸断,送往香港治疗后安上了橡皮假腿。此人仗着蒋介石的器重,骄横异常,出发前口吐狂言:“把陈毅赶进东海里喂鱼去!”华东野战军领导全面分析了敌我态势后认为,我主力正位于坦埠及其两侧地区,可出其不意集结数倍于敌的兵力 加以围歼,完全可打有把握之仗。5月13日黄昏,华东野战军领导指挥第1、第8纵队利用地形掩护,穿插揳入74师纵深,割断了74师与其他蒋军的联系。经过了一天的激战,到15日拂晓,第1、第6、第8纵队分别攻占了垛庄和万泉山,完全截断了74师的退路,将其合围于孟良崮及其以北的狭小地区内。得知74师被围,蒋介石急令各部齐头并进,拼死也要解张灵甫之围。遂一方面命令张灵甫坚守阵地,吸引共军主力,另一方面严令孟良崮周围的10个整编师,特别是李天霞、黄百韬的部队尽力支援整编74师,以期内外夹击,聚歼华东人民解放军于孟良崮地区。陈毅命令各阻击部队坚决挡住援敌,同时根据战场情况,重新调整部署,1纵从西,4纵从北,6纵从南,8纵从东,9纵从东北,5个纵队同时对74师发起了总攻。敌人负隅顽抗。李天霞与张灵甫素有矛盾,所以,在蒋介石的催逼下,他的整编83师只派出一个团的兵力弛援。而黄百韬的整编25师则是不遗余力地执行了蒋的命令。凭借武器之利,到14日上午他们已将战线推到了黄崖山、狼虎山一线。黄崖山距孟良崮6公里,两地隔一段开阔地带而相望,这道山峦自然成了整编25师通往孟良崮的最后障碍,甚至可以说,谁占有了黄崖山,谁就把握了这次大战的主动权。此时,华东野战军6纵16师昼夜行军,开始了夺取黄崖山的行动。48团作为其前锋部队,克服疲累、饥饿之苦,一边行军,一边睡觉(这是在特殊环境下培养出来的特殊能力);一边跑步,一边嚼炒米,终于在15日的拂晓抢到了黄崖山主峰的山脚下,这时候,黄百韬的一支先遣部队也刚好开到了西面山脚下。胜败就在毫厘之间展开了比拼!“冲!”3营9连连长翟祖光毫不犹豫地带人从东坡攀援而上,敌人则从西坡匍匐而进!比速度!比耐力!比毅力!50分钟后,当翟祖光他们登上峰顶,抢占了制高点时,这股敌人离山顶仅有30米,1分钟的行程!“打!”翟祖光一声令下,百十支汤姆枪、步枪一齐朝敌群扫去,敌人哭喊不迭,丢下尸体,仓惶滚下山去。黄崖山主峰因此控制在了48团手里,16师的其余部队则相继占据了黄崖山附近的猛虎山,万泉山等要点,尽管黄百韬随后出动营、团级的集团冲锋,企图夺回这些阵地,但地形上的劣势使他的一切努力都化作了徒劳,他只能听着整编74师在枪炮声中沦入灭亡而“爱”莫能助!32年后,当年的6纵司令员王必成在武汉回忆这一段历史时,对抢夺黄崖山之战仍然感慨不已:倘使敌人先我1分钟到达山顶,阻击25师的战斗,乃至整个孟良崮战斗恐怕就是另一番场景了。孟良崮上双方展开了争夺战,战况非常激烈。我华东野战军23师夺取万泉山后,立即向74师中心阵地猛扑。副师长戴文贤从师警卫排和部分连队中,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了突击小组。时任23师69团1营2连班长的葛兆田有幸入选,并担任主攻。每个突击小组7人,轮番冲锋,猛攻张灵甫的指挥部。不料,前几个小组都失败了。葛兆田一挽袖子,跟着副连长冲了上去。张灵甫的指挥部是在一座山崖根儿里,前面用石头垒了道石墙以防流弹。等葛兆田冲上来,只剩下他、副连长和一名战士。葛兆田持枪高喊:“1营在东,2营在西,3营堵正面,告诉他们缴枪不杀,谁动打死谁!”这时听见敌军指挥部里有人喊:“别开枪,我们投降!”一群官兵随即从指挥部里走了出来。走在最前头的一个军官见只有3名解放军战士,端起冲锋枪就扫。这时副连长受了重伤。葛兆田一下子火了,也抱起冲锋枪“嘟嘟嘟”一梭子。这名军官和一串敌军士兵应声倒地,余下的敌人赶紧高喊:“别打别打,我们真投降!”葛兆田厉声命令:“一个一个地出来,把枪扔在门口!”待敌人全部走出后他数了数,一共83人。这时,葛兆田走过去看那个被打死的军官,身材高大,肩上有两颗将星,胸前还缀满了勋章。当山风掀起他的裤管时,葛兆田发现他的一条腿是橡皮假腿。当时葛兆田也闹不清他是谁,心想反正这个官儿小不了。正在这时,副师长戴文贤率领后续部队冲了上来,一见躺在地上的敌军官,问道:“这个军官是谁打死的?”葛兆田还以为要受表扬,便得意地回答说:“我打死的。”不料,戴副师长发了火:“你为什么打死他?我要处分你!”葛兆田也来了犟脾气,一拧脖子说:“他打我,我不打他?蒋介石打我,我也敢开枪!”戴副师长也不好再说什么,对他说:“那好,你先把俘虏押下去吧!”孟良崮战役胜利结束了。国民党整编第74师及整编第83师一个团共3万余人全部被歼!蒋介石痛失虎将,哀叹74师被歼是他“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事”。陈毅司令员兴之所至,挥笔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篇:“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