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分穴

附分穴

目录导航

取穴方法

【位置】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取法】俯卧位,平第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当肩胛骨脊柱缘处取穴。

穴位释义

【穴义】脏腑外输脊背的气血物质在此构成膀胱经经脉的附属分支。

【名解】附,随带、附带也。分,分开、分出也。附分名意指膀胱经的气血物质在此形成一条经脉的附属分支。

功能主治

颈项强痛,肩背拘急,肘臂麻木。

穴位配伍

配大椎治颈项强痛。

临床运用

现代用于治疗颈椎病,颈部肌肉痉挛,肋间神经痛,副神经麻痹,肺炎,感冒。

位置

附分穴,足太阳膀胱经穴位[1],在人体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穴义] 脏腑外输脊背的气血物质在此构成膀胱经经脉的附属分支。

[名解] 附,随带、附带也。分,分开、分出也。附分名意指膀胱经的气血物质在此形成一条经脉的附属分支。

补充内容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干热风气。

[运行规律] 循膀胱经上输头颈。

[功能作用] 运化膀胱经水湿上行天部。

[治法] 寒则补之或微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注] 附分至秩边各穴所在的膀胱经经脉与紧邻脊骨的膀胱经经脉相比较,此为分支,紧邻脊旁的膀胱经为正经。分支中各穴比正经中对应的各穴气血偏于阳热干性,正经则水湿稍重,分支气血稍弱,正经则气血较强。从功能作用看,分支作用于肩背外侧强,而正经作用上下前后部强,分支与正经对应各穴功用又大体相似。

[定位] 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 在肩胛岗内端边缘,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髂肋肌;有颈横动脉降支,当第二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二胸神经后支。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手、足太阳经交会穴。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