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粥是将水放少一点的粥叫干粥,干粥有不同的原料与不同做法,也不同的食用效果与美容减肥等保健功能。
小米粥干粥:养心安神
干菜泡软了再煮。美容减肥粥:
小白菜木耳粥
木耳、小白菜与糯米同煮,能润肺生津,滋阴养胃,降脂降压,消脂利尿。
减脂提点:清爽减脂 取木耳30克,小白菜250克,糯米100克,加水烧沸后改为小火
银耳菊花粥
菊花气味清香,凉爽舒适,银耳滋阴养身,将它们与糯米同煮为粥,久服能美容轻体,减肥效果佳。
减脂提点:芳香减脂
取银耳、菊花各10克,糯米60克。同放锅内,加水煮粥,粥熟后调入适量蜂蜜即可食用。
火慢慢煮至米粒烂透,再加少量的盐即可
苡仁红薯粥
苡仁为健脾利水之品,番薯热量低,有丰富的纤维素,有刮油减肥,健脾胃、降血脂的功效。
减肥提点:营养减脂
取苡仁30克,红薯300克,糯米100克。将苡仁洗净,红薯削皮切块,与糯米共煮成粥。
干粥
中国人几乎每个人都喝过粥。幼儿时喝米粥长大;生病时喝粥维持水谷的吸纳;寒天腊月时,喝一口热粥能驱寒气、暖身体;炎夏盛暑时,没胃口吃饭时,喝一口稀粥能畅快淋漓。
古往今来,粥一直为中国人所喜爱且百食不厌,它水谷交融、柔腻如一,它介乎于汤、菜、饭之间,既有汤羹之营养,又有菜肴之美味,还有米饭之饱腹功能。
早起喝粥,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为柔腻,使肠胃得以滋养。晚间喝粥,由于营养丰富又易消化,因宜亦不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也不至于如吃其他夜宵而肥胖,且能帮助睡眠。广东潮汕人家日日备有粥,人人日日食粥,所以较少喝“凉茶”。
粳米粥:堪称“第一补物”
广东省中医院药师佘自强介绍说,大米,又称为白米、稻米,是中国人的主食之一,常见的有白、红、黑色等,中医认为大米性平味甘。
从黏性程度上分,大米有糯米、粳米和籼米三种,糯米黏性最强、籼米最弱,粳米居中,所以喜欢吃粳米的人最多,也即是我们平常主食的米饭或煲粥的大米了。
以粳米煮粥,中医认为可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强壮筋骨,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是“第一补物”。粥的特点是制作简易、服食方便,吸收快,不伤脾胃,老少皆宜。大米煮粥时,上面有一层浓滑如膏的稀黏之物,这是米油,也称为粥油,是补益填精的上品,对病人、产妇、老人及体弱者最宜食用。如单取此米油,加上少许食盐空腹服下,效果更佳。
其他的如糯米、黑米、红米等亦可熬粥。糯米配伍莲子、大枣、淮山煮粥,有健脾益气作用,适宜于脾虚泄泻者食用。黑米又名补血糯,是一种营养更为丰富的保健食品,黑米煮粥有补血作用。
小米粥:养心安神
谷类食物中的小麦、玉米、大麦、小米、燕麦、高粱等都可以煮粥,一般在北方较常见。著名的教育家马寅初先生高寿101岁,服食燕麦粥是他平素的饮食习惯之一。中医认为燕麦性平味甘,有健脾益气、补虚止汗、养胃润肠的功能。燕麦粥还有调整性腺功能,保持皮肤弹性和抑制老年斑形成的疗效。小米粥特别容易消化吸收,常用作病人的膳食。
在北方民间还有用高粱配伍甘蔗汁煮成的甘蔗粥,具益气生津的作用,对老人痰热咳嗽、口干舌燥者有食疗作用。
夏日调理用消暑粥品
现正进入夏日,人的胃肠功能因受到暑热刺激,会相对减弱,易头重倦怠、食欲不振。佘自强推荐以下几款理想的调理养生的消暑粥品。
绿豆粥:绿豆性寒味甘,功能清热解毒止渴消暑、利水润肤。与粳米共煮为粥,祛暑消烦、生津止渴和清热解毒效果更佳。
银花粥:金银花性味甘寒、气味清香。先以金银花30克水煎后取浓汁约150毫升,再加入粳米50克、清水350毫升煮成粥。可预防中暑。同时风热患者、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最宜食用。
莲子粥:莲子有清心除烦、健脾止泻的功效,莲子、粳米同煮成莲子粥,对夏热心烦不眠有辅助治疗作用。
荷叶粥:取鲜荷叶一块,洗净切碎,放入纱布袋中水煎,取浓汁150毫升,加入粳米100克,加清水650毫升煮成稀粥,并加入适量冰糖,其粥香甜爽口,为极好的清热解暑良药,有解暑、止渴,降低血压和减肥的功效。
荷叶扁豆猪苓泽泻粥:这是广东民间传统的消暑粥,每逢大小暑时节或天气很炎热之时,几乎家家都熬这消暑粥。其材料以新鲜荷叶、连皮的冬瓜、中药的猪苓、泽泻、灯芯花、扁豆、薏米、赤小豆、莲子等或选其中几味,配以粳米熬为稀粥,或入糖或入盐,可甜可咸。作用为降温解暑。
藿香粥:取藿香15克(若用鲜品加倍量),加入清水200毫升,煎煮2~3分钟,去渣留汁。再以粳米50克熬粥,将熟时加入藿香汁煮2~3分钟即可。藿香性温味辛,功能理气化湿,为夏令常用药。藿香粥对中暑高热、消化不良、感冒胸闷、吐泻有理想的防治作用。
广东民间特色养生粥
红豆粥:红豆有滋补强壮,健脾养胃的功效。红豆粳米煮粥既能健脾胃又能利水湿。
花生粥:花生有补益脾胃,润肺化痰,理血通乳之功效。花生粳米煮粥有补养脾胃、润肺利水、抗衰老的作用,亦可用于血小板减少症。还可加入柴鱼干为柴鱼花生粥,有益脾胃、宽中下火之功。
牛乳粥:有补虚损、益肺胃、补气养血、生津润肠的功效。对小儿发热病后胃纳欠佳,疲乏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薏米粥:薏米利水,清热排脓,健脾止泻。薏米粳米煎粥有健脾除湿的作用。
腐竹白果粥:腐竹是广州人对豆腐皮的叫法,其性平、味甘、淡,功能清肺、养胃,《纲目拾遗》认为它有“养胃、滑胎、解毒”的作用。白果性平,味甘、涩,功能温肺益气,止咳平喘,有滋养、固肾、补肺的功效。腐竹白果粥有养肺养胃的作用,常为早餐粥品,现广州各酒楼饭店早茶、夜宵皆有。
皮蛋瘦肉粥:皮蛋有敛虚热、降虚火的功效。皮蛋、猪瘦肉和粳米煮粥是广东民间常用的降火粥品,有补虚劳,降虚火、去胸中烦热的作用。
番薯粥:番薯有补中、暖胃的作用,《本草求原》说它能“宽肠胃,通便秘”、“产妇最宜”。《随息居饮食谱》记载它“煮食补脾胃益气力”。番薯粳米煎粥有补中、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的功效。广东民间亦常用于辅助治疗老人肠燥便秘,妇女产后便秘等疾病。亦是潮汕一带民间常用的粥品。
芋头粥:芋头功能宽肠散结,芋头粳米煮粥有散结、宽肠、下气的功效。对大便干燥硬结、妇女产后恶露排出不畅等有辅助治疗作用。广州及珠三角一带亦常以芋头石螺煲粥,气味鲜美,也是有名的小食之一。
荔枝干粥:为广东东莞、增城一带民间常用粥品,有生津益血,和脾开胃的功效。荔枝功能生津、益血、理气,为有名的岭南佳果。
菜干粥:广东民间有名的“聚火”粥,所谓“聚火”即下火、消炎、去热气的意思。以白菜晒干为白菜干,用其和粳米煎粥有利咽、生津、下火的作用。
牛百叶粥:牛百叶是广州人对牛胃的叫法,也叫牛肚。牛百叶煲粥有益气血,健脾胃,助消化的功效,民间常用以治疗小儿病后虚弱,食欲不振,气血不足等疾患。牛百叶功能补虚弱,益脾胃。烹调时要注意的是用食盐把牛百叶搓洗干净,切成小块。
鲫鱼糯米粥:民间常以之治脾虚食欲不振,日渐消瘦,肌肉乏力等症,亦是病后体虚的饮食调养粥品。鲫鱼有和胃、通阴利水的功用。要注意的是最好用纱布袋装好鲫鱼再同煲,以免鱼骨掉进粥内。
木棉花粥:又称为祛湿粥,有利湿的功效,民间常用以辅助治疗尿道炎、肠炎、湿疹、暑疖等症。木棉花功能清热、利湿、解毒、止血。
生病可用粥来调养
民间流传的健康粥歌,是普罗百姓智慧和经验的结晶,生动形象,概括了各种粥的功效。
“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要想皮肤好,米粥煮红枣;气短体虚弱,煮粥加山药;治理血小板,花生衣煮粥;心虚气不足,桂园煨白粥;要治口臭症,荔枝能除根;清退高热症,煮粥加芦根;血压高头晕,胡萝卜粥灵;要保肝功好,枸杞煮粥好;口渴心烦躁,粥加猕猴桃;防治脚气病,米糖煮粥饮;肠胃缓泻症,胡桃米粥炖;头昏多汗症,煮粥加薏米;便秘补中气,藕粥很相宜;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若要双目明,粥中加旱芹。”
主料:粳米100克
辅料:葡萄干 50克
调料:白砂糖 5克 各适量
1. 将葡萄干拣净,用冷水略泡,冲洗干净;
2. 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3. 锅中加入约1200毫升冷水,倒入葡萄干、粳米,先用旺火煮沸;
4. 再改用小火熬至粥成,下入白糖调好味;
5. 再稍焖片刻,即可盛起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