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石塘的修筑方法十分特别,全部用整齐的长方形条石,呈“T”形,自下而上顺次叠砌。为了解决钱塘江水流冲刷、掏挖塘身造成的技术难题,古代中国人巧妙地运用了中国稻米的一个特点:粘性,来代替惯用的粘合剂。每块条石之间用最具粘性的糯稻米打浆、灌砌,再用铁锔扣榫;石塘顶部使用铁锭扣锁,防止松脱;塘身后加帮土墩护塘。这样的塘,从侧面看塘身,层次排列如同鱼鳞,整齐美观且坚固,所以就有一个美丽的名字:“鱼鳞石塘”。[1]
现有海塘高度,只能防御20-25年一遇的洪潮水位,加固工程将其抬高到防御百年一遇,还能抵御12级台风入侵时掀起的大浪。另外,还根据具体情况,分段采取海塘基础保护措施。有的塘段,在塘脚密密麻麻地打满了10-12米的钢筋混凝土桩,有的塘段,修筑了密集的丁坝群。第一期工程,总投资5亿6千万,每加固一米海塘,需要一万八千到两万元人民币。
鱼鳞石塘是防钱塘江潮汐之患而筑,它始建于1700多年前。五代时吴越钱王在位时,曾征泥工大规模修建海塘。[2]此后历代均有修筑,到了中国的元代,开始使用一种独特的筑塘方法——木桩石塘法。筑塘工艺继续发展下去,明代王玺创纵横叠砌之法筑样塘大获成功,浙江水利佥事黄光昇改进此法创筑鱼鳞石塘。[3]到了公元1718年,中国的清代初期,国家决定在盐官修筑鱼鳞石塘。[1]
嘉靖二十一年(1542),浙江水利佥事黄光昇调查研究了海盐凶猛海潮的特点,找到了修筑海塘的办法。他总结前人筑塘的经验教训,认为海塘易圮的原因是“塘根浮浅”、“外疏中空”。他精心研究塘基处理和条石纵横叠砌方法,在海盐首创筑五纵五横鱼鳞石塘,取得成效。所谓鱼鳞石塘,简言之,如鱼鳞紧贴,冲吸无罅,即取极厚极大之石纵横鳞叠,方方向合,面面相重,上面盖以两纵一横大石,称其谓双盖五纵五横鱼鳞塘,内复以土塘。五纵五横鱼鳞桩基石塘直抵潮之正冲岿然不动。从此,海盐塘线才得以固守不再后退。
鱼鳞石塘(5)此后直至清代,在沿海险要地段所砌石塘,大多采用黄光昇筑塘法。人们把鱼鳞石塘修筑得更臻完善,加大塘身断面,筑双盖鱼鳞塘,以增强抵御潮水冲刷的能力。至此,鱼鳞石塘屹立在海盐的海岸线上,并向西钱塘江北岸延伸上百公里,号称“海上长城”,这是钱塘江海塘工程建筑技术上的一项突破。此外,黄光昇还将海盐海塘按《千字文》字序进行编号、分段,这一措施在清代被扩大用于杭州湾南、北两岸海塘的建筑。
关于乾隆和鱼鳞塘,民间还流传着许多生动的故事。乾隆四驻海宁陈阁老家,野史有它的说法,但清代皇帝特别关注海宁,有着更加重要、更加实际的原因。海宁的钱塘江海塘,北面是宽阔的太湖平原,历为是富饶的地区,在清代,这个地区上交的皇粮定额几乎占全国的一半。但这个粮仓并不稳固,历史上,钱塘江摆动频繁,北线的杭州、海宁一线海塘,全是危急地段。粮仓告急,皇上不能坐视不管。所以,不惜投以巨资,大规模修筑钱塘江海塘。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140年间,规模较大的修筑工程有十三四次。每一丈(现在的七尺半)需8000两白银,乾隆还亲自抓过打桩。清代还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海塘的保固制度规定,在保固期内,海塘如有损坏,承修官员必须赔修,即使官员本人去世,也须由家属赔修。
正因为从组织上、制度上、经费上对维修海塘进行保障,明清时修建的鱼鳞石塘,仍然屹立在钱塘江畔,有33.4公里,如同一座历史的丰碑。
新中国成立,对钱江海塘进行了全面的修复整治和扩建,海塘建设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钱塘江北岸海塘加固工程,44.7米的险工地段,作为国家重点扶持项目,1998年5月19日正式开工建设,这是明清以来,规模最大的海塘修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