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巨虚穴

上巨虚穴

目录导航

功能主治

功能:

调和肠胃,通经活络。

主治:

1.消化系统疾病:阑尾炎,胃肠炎,泄泻,痢疾,疝气,便秘,消化不良;

2.运动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后遗症,下肢麻痹或痉挛,膝关节肿痛。

取穴方法

正坐屈膝位,在犊鼻下6寸,当足三里与下巨虚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穴位释义

胃经气血在处于较低的天部层次。

上巨虚。上,上部也。巨,范围巨大也。虚,虚少也。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处于较低的天部层次,较高的天部层次气血物质虚少。本穴物质为足三里穴传来的气化之气,因其气水湿较多而滞重,至本穴后所处为较低的天部层次,天之上部的气血相对处于空虚之状,故名。巨虚上廉穴等其余穴名之名意与上巨虚同,上廉穴,指上部气血物质虚少、廉洁之意。

穴位配伍

配足三里穴、气海穴治便秘、泄泻。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单纯性阑尾炎等。配天枢、曲池治疗细菌性痢疾;配支沟、大肠俞主治便秘。

日常保健

按摩法:患者取最舒适的体位(坐位、仰卧位均可),用两手拇指按压在两侧上巨虚穴上,其余四指并拢托住小腿肚,按而揉之,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并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并跖屈踝关节,以加强指压的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每次每穴按揉5~10分钟。

定位

在犊鼻穴下6寸,足三里穴下3寸。

解剖

在胫骨前肌中;有胫前动、静脉;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深层当腓深神经。

操作

直刺 l~2寸。

备注

大肠下合穴 按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