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莫干山

七绝·莫干山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作品名称 《七绝·莫干山》
创作年代 1955年
目录导航

诗词原文

《七绝·莫干山》毛泽东

1955年

翻身复进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

(最早发表在《党的文献》1993年第六期上)

注释译文

莫干山:在浙江省德清县西北。相传因为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曾派剑工在此铸造“莫邪”(mò yé)、“干将”二剑而得名。

七人房:指作者当时的卧车,可坐七人。

峰峦:层叠众多的山峰。峰:大而尖的山;峦:小而坚的山。

莽苍:郊野之色,遥望不甚分明。莽:空旷无际。苍:青绿色。

四十八盘:泛指莫干山山间曲折的盘山公路。

钱塘:指杭州市。古时候称为“钱塘”。[1]

写作背景

五十年代中期,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外交事业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国家各项事业都按照计划顺序发展的阶段。毛泽东的心情很是舒畅。夏秋之际,他来到杭州休息,游历了杭州附近著名的一些山水名胜,此诗即写景抒怀游历莫干山的感怀。

诗词鉴赏

整体把握

全诗28字,毛泽东写于1955年。此诗和《看山》、《五云山》都是写于同一时期,作者在游历杭州时候写的。驱车回程途中,余兴未尽,乃再口占一绝,抒发轻松愉快的心情。

全诗即景抒情,诗句轻快,语言明白如话,诗趣意兴盎然。

逐句分析

全诗一二句叙写作者乘车在下山的路中穿行,回头看抛在身后的峰峦已入莽苍。

三四句写诗人还沉浸在对莫干山盘旋陡峭的山势的回味之中时,回程的路不知不觉地走完了。说明诗人此次游兴极好,心境闲适,以致慨叹时光走得太快了。

赏析

    “翻身复进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这是写毛泽东乘车归途回望莫干山。翻身跳进汽车里,回头看大大小小的山峰,已隐人到迷茫不清的草色中。诗人和随同人员,由莫干山的主峰塔山下来,很快地上了汽车,这时汽车已经发动。“翻身复进”即转身跃入,表现了乘车人动作敏捷,状写了上车的动作快而有力,说明心情欢愉,游兴未尽,不但体力未减,而且有所增强。杜甫《哀江头》有:“翻身向天仰射去,一笑正坠双飞翼。”毛泽东将手稿中的“复人”改为“复进”,避免『与下旬中的“入”字重复。诗人将可坐七人的轿车称为“七人房”,通俗而幽默。“翻身复进七人房”一句,揭示了诗人动作轻快、心情欢愉的情状。“回首峰峦人莽苍”,轿车急驰,回头看时,莫干山的峰峦已进入苍茫的野色之中,越来越辨认不清了,形象而真切。从乘车下山,到“回首峰峦入莽苍”,对时空转换与行车速度,诗人只用“回首”二字,刻画出对名山胜境未了的兴致。诗人用“峰峦”来代指莫于山,很恰当。“莽苍”,古人多用于迷濛不清、空旷无际的田野之色,诗人用于山色也很贴切。因为那里“百道泉源飞瀑布”,青竹野树翠无边,云生雾绕,远远望去,只能是迷茫一片,同广阔无边的田野浑然一体。

    “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更是长距离的空间转换,四十八道盘旋山路才走过,风驰般的汽车已经到达了杭州。“四十八盘”是指莫干山山间曲折盘旋的公路;“钱塘”是杭州的代称,历史上钱塘长期为杭州州治所在地,故以“钱塘”代指杭州。“四十八盘才走过”是说离开莫干山的时间不长,好像才走过似的,有力地衬托了汽车行驶之快。“风驰又已到钱塘”,用“风驰”来写车速,当然也是比喻。用“又已到钱塘”这一完成时的动作,写出汽车之快。“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这两句在句式上,跟诗人的《沁园春·长沙》中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一致。“才”……“又”……的句式,说的都是刚离开一个地方又到了另一个地方,不仅表明地理位置的转换,也显示时间的快速和诗人的心情舒畅。从莫干山到杭州,本有百里之遥,但诗人却有风驰电掣的快速之感,这是诗人借助这种时空的急遽变化,抒发自己的欣喜之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诗中的“回首峰峦入莽苍”,写得十分清新自然、闲适飘逸。

    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色:风格轻快。体现在归途人的心情与动作的轻快上。上汽车的动作“翻身跃人”,体轻敏捷,干净利落,“跃”字传神,显得老当益壮,非常活跃。在回首山色时,看到的是“人莽苍”,反衬出汽车远离莫干山以及行驶之快,一个“人”字,更加突出车速之快,又表现了作者心情的轻快。这种轻快的艺术风格,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很相似。在不知不觉当中,已经走过“千里”之程,诗人完全沉浸在轻松快乐之中,显得轻舟的神速。两者都体现了一个“快”字,表现的是一个“松”的心境。所不同的是,一个在陆上,一个在水上;一个坐车,一个乘船;一个“回首”,一个“旁观”。[2]

相关诗词

《游莫干山》:郭沫若

盛暑来兹颇若秋,紫薇花静翠篁幽。

晨登塔岭亲吴越,夜看银河贯斗牛。

射击稚儿欣获鸟,校雠旧集听鸣蜩。

山居最好劳盘骨,蹬道千寻赴上游。

《莫干山上的风雨》:刘大白

朝朝暮暮,尽是风风雨雨,挟着些云云雾雾,向高山喷喷吐吐。

花翻草覆,藤飞树舞;不管淋漓零乱,颠狂得不由自主。

记得满山楼阁,参差无数;怎朝也白茫茫一片无寻处,怎暮也黑漫漫一片无寻处?

亏它近处几星灯火,云雾也难遮住;到晚来依稀透露,约略是邻家三五。

《和韵》:陈其采

丁亥夏,来游莫干山,承浦江郑卓人贤兄枉

诗投赠,咏而善之,爱步原韵答和。

登高四望满修篁,天与名山特地凉。

解得万竿怀叶老,剑池空自惹人忙。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