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济,字济民,柘城人也。幼读书,即晓大义,以才器见称于时辈间。世祖在潜邸,闻其名,召之以备顾问;既即位,始建省部,俾掌敷奏。世祖以京兆为国重镇,命廉希宪等行中书省于陕西。思济实与偕行,多所赞画。中统三年,诏诛王文统,召廉希宪入中书,思济还,仍掌敷奏。事无巨细,悉就准绳,姚枢、许衡皆器重之。会阿合马入省,耻其位在希宪左,每欲肆意而行,希宪守正不从。及希宪去位,省臣晨集,掾属皆惮阿合马,莫敢前。思济独先以文牍进,阿合马辄于希宪位署押,思济遽掩以手曰:“此非君相署位也。”阿合马怒目视之,众为之惧,思济神色自若。除右司都事,从希宪行省山东,未几召还。至元五年,分命中书省总百揆,御史台正百官,一时黜陟登庸,宪章程式,多出其手。迁承务郎、同知高唐州事,以绩最闻,拜监察御史。时阿合马立尚书省,权在中书右。思济与魏初等劾其不法,帝命近臣正之。御史各以次对,思济独厉声曰:“御史言官也,非为辨讼设!”拂袖而出。授奉训大夫、知沁州,为政简要,不务苛察。迁中顺大夫、同知绍兴路总管府事,承檄谳狱。桐庐有囚羸瘠将死,纵遣还家,候期来决,囚拜请曰:“闻公名久矣,若不早决,恐终不可保。”为阅其案而释之。转同知两浙都转运司事,胥吏侵渔,民困于赋役,悉蠲除之。调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副使,丁母忧去官。二十三年,加少中大夫、同知浙东道宣慰司事。时浙西大水,民饥,浙东仓廪殷实,即转输以赈之,全活者众,檄上中书,奏允之。浙东复旱,祷于名山,雨大澍,民赖以苏。两淮盐课不敷,授嘉议大夫、两淮都转运使,奸弊尽革,商贾通行,岁课以足。擢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使,改池州路总管。江浙行省平章也速答儿威势赫然,摘淘金户三千,括民间田亩,檄下,力上章以止之。累迁通议大夫、佥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事。大德五年冬,以疾卒,年七十。赠正议大夫、吏部尚书、上轻车都尉,追封颍川郡侯,谥文肃。
子诚袭,廕入官,拜监察御史、朝列大夫、佥广西道肃政廉访司事。(《元史·陈思济》)
陈思济(公元1232年-1301年),字济民,号秋冈,柘城县慈圣镇人,襄山陈氏宗亲。为元朝重臣,生于元太宗四年,卒于戍宗大德五年冬,年70岁。赠正议大夫、吏部尚书、上轻车都尉,追封颖川郡侯,谥号文肃。传世有《秋罔先生集》,虞集为之序曰:秋冈先生平生文章之出,沛如泉原之发挥,而波澜之无津;譬如风云之变化,而舒卷之无迹。孙广东廉访使允文手自校储,梓而藏之。《元诗选》收录其诗作10首、《洞宵诗集》卷9收录其词《木兰花慢》一首。
生平事迹见元代虞集《道园学古录》卷42《通议大夫签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事赠正议大夫吏部尚书上轻车都尉追封颍川郡侯谥文肃陈公神道碑》,《元史·陈思济》《陈氏家谱·济民公列传》《柘城县志》等均有记载。
陈思济,年幼读书时,就表现出了聪慧,通读文章就能明白其中要旨,以才能与器识被同辈人称赞。元朝世祖皇帝孛儿只斤·忽必烈在登基前,就召他做了顾问。登基之后,朝廷开始建立各省部,便派他掌管陈述奏进。世祖认为京兆是国家重镇,命令廉希宪等在陕西设行中书省。陈思济实际上和他同去,出谋划策很多。中统三年(1262),下诏诛杀王文统,召廉希宪进中书,陈思济回朝,仍然掌管陈述上奏。事无大小,全按规矩,姚枢、许衡都器重他。
适逢阿合马进入中书省,他因官位在廉希宪之下感到羞愧,常想任意行事,廉希宪坚持正道不听他的。等廉希宪离任,中书省臣僚早晨集合,大家都怕阿合马,没人敢上前。陈思济一人先把文件呈上,阿合马就在廉希宪的位置上签字画押,陈思济赶忙用手遮住说:“这不是您签名的地方。”阿合马瞪眼看他,大家都为他感到害怕,陈思济神色自如。后官拜右司都事,随廉希宪到山东行省,不久召回。
至元五年(1268),下令中书省总管百事,御史台考定百官,一时间罢免任用,规章程式,大多出自陈思济之手。升承务郎、同知高唐州事,因政绩最显著闻名,拜任监察御史。当时阿合马设立尚书省,权力在中书省之上。陈思济和魏初等弹劾他不守法,皇上命令左右亲近的臣子来治他的罪。御史各自依次回话,陈思济一人高声说:“御史是谏议官,不是为判案设的!”拂袖而出。授任奉训大夫、知沁州,治理政事简明扼要,不求苛刻明细。升任中顺大夫、绍兴路总管府同知,奉命审议案件。桐庐有囚犯瘦弱将死,放他回家,等到期来定案,囚犯下拜请求说:“听说您的大名好长时间了,如果不早判,恐怕最终保不住。”陈思济为他审阅案卷并释放了他。改任两浙都转运司同知,小吏侵夺吞没财物,百姓苦於赋税劳役,他全部免除。调任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副使,后为母亲服丧,离任。
至元二十三年(1286),加任少中大夫、浙东道宣慰司同知。当时浙西发大水,百姓饥饿,浙东仓库富足,陈思济运来物资赈济饥民,救活的人很多,文书呈上中书省,奏请允许用粮赈济灾民。浙东又干旱,他到名山祈雨,大雨很及时,百姓靠这场雨而复生。两淮盐税不足,授任嘉议大夫、两淮都转运使,奸官弊政全部铲除,商人通行,年税因此征足。提拔为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使,改任池州路总管。江浙行省平章也速答儿威势显赫,选淘金户三千,在民间田地寻找金子,文书下达后,他极力上书来制止这件事。累迁任通议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愈事。大德五年(1301)冬,因病去世,时年七十岁。赠正议大夫、吏部尚书、上轻车都尉,追封颖川郡侯,谧号文肃,葬于慈圣镇虎陈寨村东南200米处;今墓地为圆形土丘,高2米,直径2.6米,碑文刻“元故正义大夫吏部尚书颍川侯文肃陈君碑铭”,为柘城县、商丘市两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思济有子三人,陈彝、陈麟早卒,唯陈诚承袭爵位,入朝做官,拜南行台监察御史、升朝列大夫、佥广西道肃政廉访司事、中议大夫、中山府知府;有孙三人,陈允武、陈允中,事不可考,长孙陈允文以儒士试吏宪部,历御史大夫丞相掾,授丞直郎吏部主事,连拜西、南两行台监察御史,除西台都事,复拜监察御史。还朝,除朝请大夫、浙东到肃政廉访副使,以中顺大夫移副江西宪。
襄山陈氏,至清朝则科举连绵,代不乏人。据民国二十三年(1934)修《陈氏家谱》卷末《历世文武功名录辑》载,清代陈氏共有三位进士,戚薇居然,三位武举人,从清初绵延到清末达三百余年。其中,陈天清、陈英略、陈朴等人事迹史书有载。
以上,据《元史·陈思济》《道园学古录》《陈氏家谱·济民公列传》《柘城县志》。(陈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