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泽穴中医腧穴。
1)手太阴肺经腧穴。
2)手太阴肺经五输合(水)穴。
鬼受(《备急千金要方》;鬼堂(《千金翼方》)。
前臂内侧称尺;泽,指沼泽,低洼水聚之处。本穴是手太阴经之合穴,属水,位在肘窝,手太阴脉气至此,象水之归聚处,故名。
咳嗽,气喘,咳血,鼻衄,潮热,咽喉肿痛,喑哑,胸胁胀满,心烦,乳痈,肘臂挛痛,肩内侧痛,上肢不遂,手不能伸,胃痛,腹痛,急性吐泻,中暑,口舌干渴,发热,丹毒,小儿惊风,抽搐,绞肠痧,小便频急,淋沥涩痛,心痛,无脉症。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急性胃肠炎、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
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仰掌并微曲肘的取穴姿势。穴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仰掌,微屈肘取穴。
(1)配合谷穴,有行气活络,祛瘀止痛的作用,主治肘臂挛痛,肘关节屈伸不利。
(2)配肺俞穴,有降气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
(3)配委中穴,有清热化湿的作用,主治吐泻。
(4)配太渊穴,经渠治咳嗽,气喘。
(5)配孔最穴治咳血,潮热。
(6)配曲池穴治肘臂挛痛。
(1)治咳嗽,气喘:尺泽,列缺、肺俞。
(2)治急性咽喉肿痛:独取尺泽,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3)治肘臂挛痛、肘关节屈伸不利:尺泽,合谷。
(4)治急性吐泻、中暑:尺泽,委中。
(5)用手按摩尺泽穴可有效泄除肺热。
按摩方法:微屈肘,用一手拇指放在尺泽穴上,其余四指放在合适的部位,相对揉捻36次。然后用同样的手法再揉捻对侧的尺泽穴36次,有放射性酸胀感则效果好。
皮肤---〉皮下组织---〉肱桡肌---〉肱肌。浅层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桡神经干经过,并有桡神经深支,肌皮神经肌支和桡侧副动脉前支(肱深动脉分支)分布。
尺泽穴位置示意图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尺泽穴〖取穴方法〗 人体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解剖〗 在肘关节,当肘二头肌腱之外方,肱桡肌起始部;有桡侧返动、静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直下为桡神经。
〖主治疾病〗 咳嗽,气喘,咳血,哮喘潮热,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肘臂挛痛。
〖人体穴位配伍〗 配太渊穴,经渠穴治咳嗽,气喘;配孔最穴治咳血,潮热;配曲池穴治肘臂挛痛。
〖刺灸法〗 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 手太阴经所入为“合”。
尺泽穴 肺经合穴,属水。
〖别名〗 鬼受,鬼堂。
〖穴义〗 肺经浊降的阴液在此汇聚而成小泽。
尺泽。尺,小也。泽,池也。尺泽名意指侠白穴浊降之雨在地部形成的小泽。何以侠白穴降地之雨在地部只形成小泽而非大泽?这是因为人体的不同经脉分属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区域。肺应秋,属西方,为经过长夏之后的时序,土地干燥(脾部肌肉要比其它经脉所属区域的干燥),侠白穴天部的雨降大部分为脾土吸收,故而在地部只能形成小泽。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量少,性温热(即是血液)。
〖运行规律〗 气血物质的运行分二个方面,一是汇合本穴的经水循肺经下行孔最穴,二是穴内的经水不断气化并上行天部。
〖功能作用〗 汇聚肺经阴液并循肺经的地部渠道运行。
〖治法〗 寒则点刺出血或灸之补之(灸胜补),热则凉药水针或泻针出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