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和胃,苏厥醒神,通经活络。主治神志、面口等疾患,如晕厥、癫狂、多惊好卧、梦魇不宁、口喁唇疹、鼽衄、齿痛、喉痹颈肿、心腹胀满、消谷善饥、黄疸、水肿、便秘、便血、热病等。现又多用以治疗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消化不良、鼻炎、齿龈炎、扁桃体炎等。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第二趾外侧,距爪甲角0.1寸处取穴。
胃经经水由此回归胃经的体内经脉。
厉兑。厉,危岸也。兑,口也,八卦之中以兑为口。厉兑名意指胃经的地部经水由本穴回流胃经的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内庭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因本穴有地部通道与胃经体内经脉相通,因此体表经水从本穴的地部通道回流体内,经水的运行如从高处落入危险的深井一般,故名厉兑。
厉兑配条口、三阴交,有温经散寒,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胫寒不得卧。
厉兑配隐白,有宁心安神的作用,主治梦魇不宁。
厉兑配隐白、中冲、大敦,有豁痰醒脑开窍的作用,主治中风昏迷。
现代常用于治疗面肿、齿痛、鼻衄、咽喉肿痛、心腹胀满、胃脘疼痛、热病、多梦。
【特效按摩】用拇指指甲尖垂直掐按厉兑穴,有刺痛感,每次左右各掐按1~3分钟,可以有效的缓解治疗呕吐症状。
【按摩疗法】用手指关节夹按厉兑穴2~3分钟,长期按摩,可以改善咽喉肿痛、癫狂等。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厉兑穴5~10分钟,可以缓解治疗腹胀、腹痛、多梦、热证等。
【注意】承泣穴、厉兑穴二穴皆为胃经连通体内体外经脉气血的出入口,与中脘穴募集的气血物质有较大的关系,中脘穴所募气血中阳气上走承泣穴,阴液下传厉兑。